众所周知,公司能否顺利上市,主要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市场占有率、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
而专利则是考量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旦上市成功,专利等无形资产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市值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
下面说说上市公司应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哪些?
1.因知识产权出资产生的法律问题
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也是最重要的义务,是公司法的基本问题,因为出资不仅关系到股东身份及股权结构,同时与公司的资本制度密切关联。
在法定资本制度下,资本确定、资本充实和资本维持原则正是通过股东出资行为的规则实现的。
正是如此,创业板发行条件也从上市主体资格和股权清晰两个方面对出资问题进行规范:发行人的注册资本足额缴纳、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发行人的股权清晰。
因此出资问题是上市审核的重点问题,出资瑕疵可能构成公司上市的重大法律障碍。
申请创业板上市的不少公司所拥有的资产中知识产权的比例一般较高,以知识产权增资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但是,不少公司因为处于发展的前期,在扩大公司资本的冲动下,以知识产权出资时容易产生一些出资不规范的行为。
这些不规范行为会影响到公司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和充足性,同时也会影响股东及股权结构。
在奉行严格的实收资本制的公司法律体制下,这往往成为公司日后申请上市的重大法律障碍。
不同于现金或其他实物资产出资,知识产权因其特殊性,股东用知识产权出资时更容易引发争议。
根据我们对部分上市案例的分析,公司上市时因知识产权出资问题引发的上市障碍,主要表现在:拟出资的知识产权存在权属瑕疵;以及知识产权的出资价值较难确定。
2.拟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质量不高
创业板上市的拟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知识产权质量不高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司申请或者实际获得的专利权的创新性不高,多为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少。
另一方面,拟上市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与其核心技术或主营产品不具有关联性或者说关联性不强,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知识产权纠纷
《首发管理办法》、《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分别在第三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发行人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
”
作为公司生产和销售的重要资产,知识产权纠纷特别是核心知识产权的纠纷不仅会使公司负担较大的诉讼成本,影响其当期的财务状况,而且会使公司进一步发展或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而不确定即意味着公司对这些知识产权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
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往往构成公司上市的“硬伤”。
4.知识产权的信息披露与实际信息不一致
导致此情况的原因列举如下:
1)该专利由于未缴费导致的专利失效;
2)该专利状态为公开审查状态,并未授权;
3)该专利已过保护期限而失效;
4)该专利已经被无效而失效;
5)该商标已经被撤销;
6)该专利的专利权已经转让给他人;
7)其他导致知识产权的信息披露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形。
拟上市公司针对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需要具有哪些对策?
1.上市准备前的自我核查
核查的内容包括:
(1)有无受让或授权的知识产权,以及该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具有排他性;
(2)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技术、商标是否侵犯他人的专利权或商标权;
(3)拟申请的专利、商标是否已经被他人在先申请;
(4)是否有其他公司侵犯我方的知识产权。
2.法务部门的定期维护
如商标的续展、专利的续费、专利著录项目的变更等。
3.主动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
(1)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给予职务发明的适度奖励;
(2)增加研发投入,努力占领行业内的技术制高点,并在研发过程中发掘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以申请保护,如专利、电路布图设计、软件著作权等。
4.对涉及侵权行为的处理
(1)购买他人的知识产权。
(2)积极运用诉讼手段,如无效他人专利、分析并找出对方专利与本方技术的不同之处等。
(3)自主研发,绕过对方的专利技术。
(4)其他合作方式,如专利入股、签订专利许可合同等。
毫无疑问,拥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优势的公司将在市场洗牌中占据先机——这已经是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对自身知识产权资产的不断重视和提升,才能使他们在企业竞争的决战中更迅速地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上市公司应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汇桔网不断追求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与知识产权行业深度融合,凭借一流的运营管理团队,强大的资金、专业、渠道等资源优势,汇聚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等战略合作伙伴及众多知商企业,
合作,让企业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