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商质量业绩月度评分标准

供应商质量业绩月度评分标准

供应商质量业绩考核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促进供应商质量业绩持续改进,确保供货稳定,以满足公司不断发展的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本公司批量供货的合格供应商。

3、职责
3.1制造中心:负责生产现场零部件质量状况统计汇总。

3.2采购部:执行供应商质量业绩考核结论。

3.3客户服务部:负责上市产品退货质量状况的统计汇总。

3.4品质部:负责来料交检批合格率、上线零部件合格率、质量改进完成率以及上市产品零部件退货率等方面的评分,对供应商质量业绩考核进行汇总和公布,对供应商质量业绩考核结论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并提出改进要求。

4、考核内容
4.1考核项目
主要由四方面构成:来料交检批合格率、上线零部件合格率、零部件质量改进完成率以及上市产品零部件质量状况。

4.2
5、考核方法
5.1对目前合格供应商依次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进行考核。

A类供应商:提供关键的零部件,并对最终产品性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如气阀、进气管、漏电保护电源线、电源变换器、各类型电炉盘、能量调节开关、分段调节开关、热电熄火保护装置、点火器、控制器、风机、电机、传感器、火排、发热管、温控器、电磁阀等各类电器配件)
B类供应商:提供主要的零部件,并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如接线端子、微动开关、连接导线、指示灯、电池盒、电池、热电偶、五金冲压件、火盖、炉头、点火针、感应针、炉架、铝件、铜件、塑料件、泡沫、包装箱、玻璃面板、陶瓷面板、弹簧、水箱等)
C类供应商:提供辅助的零部件,对最终产品性能没有影响。

(如标准件、印刷品、不干胶制品、包装件、塑料袋、广告用品、铝标牌等)
5.2来料交检批合格率得分:(满分:30分)
1)来料交检批合格率X=月度检验合格批次/月度检验总批次×100%
1) 上线零部件合格率Y =1-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数/生产投入总数量×100%
1) 零部件质量改进完成率Z=1-未完成改进项目数/需改进的总项目数×
100%
当月上市产品供应商零部件没有退货的该项指标得满分。

对于当月上市产品的零部件出现批量退货,经技术部、品质部、销售部及总裁办共同鉴定为供应商质量事故,该项指标得零分,并按6.2.2第8条款对供应商进行经济处罚。

5.6对于零部件在交检出现的“让步放行”情况,交检合格率X 得分在原有的分值情况下采用倒扣分方式进行统计,出现1次扣1分,2次扣3分,3次扣5分,4次或以上该考核项目得0分。

(因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不纳入考核范围)
5.7对于零部件上线出现批量质量问题,上线零部件合格率Y 在原有的分值情况下采用倒扣分方式进行统计,出现1次扣2分,2次扣5分,3次扣10分,4次或以上该考核项目得0分。

(因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不纳入考核范围)
5.8总分S = X +Y +Z +W -扣分。

6考核等级及奖惩
6.1考核等级分为A 、B 、C 、D 四级,具体见下表:
6.26.2.1考核结果的运用
1)对在月度质量业绩考评中“A ”的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加大采购量。

2)对在月度质量业绩考评中“B ”的供应商,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可正常采购。

3)对在月度质量业绩考评中“C ”的供应商,暂且保持供货关系,督导其限期改善提高,必要时提供援助。

若连续三次月度质量业绩考评“C ”,暂停供货,供应商限期整改,合格后可限量采购。

4)对在月度质量业绩考评中“D ”的供应商,暂停供货,供应商限期整改,合格后可限量采购。

若连续二次月度质量业绩考评“D ”,取消供货资格。

6.2.2供应商供货出现以下情况,需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1)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无条件退货并扣除该批货款的10%作为经济处罚;
2)供应商未按要求提供零部件出厂检验报告或填写不规范,对供应商处罚500元/次;
3)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重复出现相同的质量问题,未采取有效改进措施照常送货,停止对该零部件的验收并对供应商处罚2000元/次;
4)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未经我司技术部门同意,擅自更改零部件结构,停止对该零部件的验收并对供应商处罚5000元/次;
5)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当月出现3次或以上的“让步放行”,限期整改并对供应商处罚2000元;
6)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上线后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并造成生产线停产,对供应商处罚5000元/次;
7)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因质量问题要求其限期改进,在期限内没有采取有效改进,停止对该零部件的验收并对供应商处罚2000元/次;
8)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上市后出现批量的退货,经我司鉴定为供应商质量事故,根据影响程度对供应商处罚2~5万元/次。

7质量业绩反馈
每月10日前,品质部依据各供应商上月质量业绩的得分进行评级,并填写《月度供应商供货质量业绩反馈表》(附表1)向各供应商通报供货业绩,并在公司内公布表现最佳的供应商和急需改进的供应商名单。

8、记录
8.1《月度供应商质量业绩反馈表》附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