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技术课程《探究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课程《探究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探究结构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单位:山东省泰山中学授课人:李品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三节《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第二部分内容:“结构的稳定性”。

该章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结构”与“设计”是该章的两个核心概念。

本课是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而结构的稳定性则是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使学生对结构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与巩固,为后续结构的设计等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结构的基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多些涉及结构的稳定性的生活实例,便于师生进行互动探讨,帮助学生加深对影响结构稳定因素的理解。

学生对三角形结构的结实稳固和物体结构的重心越低越稳定相关知识已经通过其它学科有所了解,但对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缺乏系统认知。

三、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试验,引导学生掌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理解稳定结构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有机联系,增强技术意识。

2.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要素分析;让学生领悟稳定性结构的实际运用,培养工程思维。

3.通过综合分析技术问题,让学生能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利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简单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

五、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必须以“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主线,并以这条主线进行展开。

探究三个因素时,分别采用分组试验、演示试验及对比试验三种不同的试验方法来进行。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试验,图片举例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以达到应用知识的目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进行探究试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支撑面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时,控制两个模型的重心位置相同;探究重心高低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时,设计模型科学严谨,控制支撑面积相同的同时,还要确保模型质量相同,以防学生认为影响因素是质量的大小而并非重心位置的高低。

另外,教学过程中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会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资源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教具多边形模型、自制教具小桌模型、自制教具简易稳定性测试仪、自制教具物体稳定实验仪以及其他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让学生总在听,还让他们动,既动手,又动脑。

试验活动以学生体验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做中学”和“学中做”。

另外实验的器材进行精心选择,以自制教具为主,一方面经济适用,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学到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