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
『教材分析』
“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这节主要是对文本输入之后的进一步艺术加工,使文字设计,排版更美观,也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合作能力、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得更彻底,并切身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和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插入表格,艺术字和剪贴画的作用。
技能目标:
学会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
初步掌握表格的使用方法;
掌握艺术字的设置。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各种艺术字的特殊效果,以及不同艺术字之间的区别。
难点:学会应用艺术字的格式、变形、自由旋转等
『教学任务』:
利用Word中的表格,艺术字和剪贴画等效果制作一份简单但美观的板报!
『教学策略』
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从“比较--尝试---懂得--提高”的设计思路出发。
以“比较法”引入新课,以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然后由学生自行初步尝试,初尝成功的喜悦,提出疑惑;然后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了解基本知识;最后通过综合实例的制作,使学生得以巩固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本课以学生自行实践为主,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小组同学之间合作,将小组同学之间的想法以个人喜欢的方式进行讨论、整理和排版,制作出各小组自己满意的板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教案,课件
上课资料:
在Word中用普通形式制作一份板报;
用艺术字,剪贴画,和表格的形式制作一份板报,供上课时对比演示。
教学简易过程:
观察作品,导入新课:
显示用普通形式制作的板报;
显示用艺术字等设计的板报.
思考:比较上面的两份板报,你更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理由吗?
设计意图:通过强烈的对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引入新课: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妆扮”你自己的板报—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
围绕教学目标讲授:
在Word 的“艺术字”中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字式样,这些都是专业人员设计并制作的图形,可以用来“妆扮”您的文档。
该字库中的字体式样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