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法的基本概念:
1、法的本质: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
2、法的基本内涵:
①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②国家意志的表现
③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④由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实施
⑤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二、新闻传播法规的定义:
新闻传播法规,即广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但也不能滥用)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四、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
1、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
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方法》,规定: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并由人民日报负责转载。
2、设立新闻发言人的目的是:加强同外国驻京记者或临时来访记者的联系,向
他们提供中国的情况,阐明中国的立场和方针、政策,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以扭转西方媒体多年来丑化、歪曲中国形象的行为,树立、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3、对于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应有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级气象台站按照
职责公开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
4、媒体不应以任何形式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气象预报。
未经发布气象预报台
站的同意,媒体不得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
5、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我国广告发
布的第三条基本原则。
五、煽动,即煽惑,鼓动。
它是指通过语言。
文字公然宣传,或借助于广播、影
视、喜剧、书画等方式鼓吹自己的观点,以打到其非法的目的。
煽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论。
煽动的四个特点:1、表达方式的非理性。
一般使用浮夸的情绪化的蛊惑性的语言。
2、内容的非真实性。
造谣诽谤,虚张声势,夸大其事。
3、表现形式的公开性。
它直接面向公众,公然散布。
4、有激发他人反常行为的目的。
煽动的目标不是“书生空谈”,而是希望激起他人反常性狂热,采取不利于社会的行动。
六、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1、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识相的批准制度。
4、新闻发布制度。
七、新闻传播如何维护公序良俗从整体把握(详见书本)
1、禁止刊载有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2、禁止淫秽色情内容。
3、禁止宣传邪教、暴力和其他危害社会的内容。
4、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
八、新闻侵权行为:新闻侵权行为也称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
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九、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1、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
2、行为的违法性
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
4、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
十、隐私权:指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私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
权利。
十一、抗辩事由:抗辩事由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对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基本条件:客观性、对抗性法定性、适用的范围性)
十二、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
1、履行舆论监督的智能
2、公正评论
3、权威的消息来源
4、公众人物和公众兴趣
5、合理使用
6、受害人同意
十三、新闻侵权的工作预防
1、与人为善,改进工作
2、公正评论,不当裁判
3、文风朴实,不违法律
4、细节真实,事实清楚
5、用词准确,切忌浮夸
6、严格审稿,兼听则明(善不是指手段的善,而是指内在的善说出缺点为了更好)
十四、新闻传播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见书本)
经济条件: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思想条件:近现代新闻传播法的产生发展得益于新闻自由理论
政治条件:作为现代国家的部门法,同国家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以一国的民主政体为基础,同时又是一国民主制度的体现和组成部门
十五、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要求: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职业道德也呈现着极大的丰富性,但总的来讲无论哪一种职业道德,其核心内容都不外乎是对职业活动中职业责任、职业权利、职业利益三者关系的调整。
职业道德就是要求任何一种合法职业的从业者在行使社会赋予他的特定职业权利,通过职业活动获取合法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使自己每一个职业行为都能经得起伦理的拷问。
意义:在现代人类生活中,职业生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发展。
而职业生活的有序发展又有赖于各行各业和每位从业者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因此加强职业道德非常重要。
十六、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定义: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是从新闻欣喜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十七、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十八、有偿新闻: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或明或暗的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
费用的活动
十九、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解读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正确舆论方向
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4、发扬优良作风
5、坚持改革创新
6、遵纪守法
7、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