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A5—1 施工单位投资集团单位工程名称南城项目
施工部位主体施工内容在有限空间与封闭空间拆模
、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工具
榔头、撬棍、扳手、工具箱、氧割等。
2.作业条件
2.1在拆除作业开始前, 应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査, 以防止由于疏忽而使任何隐患存在, 确保拆除过程中的技术安全。
2.2模板拆除要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 有项目部发放拆除通知书后, 方可拆除。
构件类
型
构件跨
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
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
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
壳
≤8 ≥75
>8 ≥100
悬臂构
件
—≥100
2.3拆模前,光线不充足处架设低压照明电线,特别是死角部分。
二、施工工艺
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以及先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撬硬砸。
表A5—1 施工单位投资集团单位工程名称南城项目
施工部位主体施工内容在有限空间与封闭空间拆模
1.拆除流程:
柱模:拆斜撑→拆对拉螺杆→拆柱箍→拆柱模板→清理、刷脱模剂→堆放整齐
墙模:拆穿墙螺杆→拆除水平撑和斜撑→拆模板→清理、刷脱模剂→分类堆放
梁板模:拆除梁侧模→分区域拆除活动顶撑→拆除梁、板底模→清理、刷脱模剂→拆除完毕的区域及时回顶→分类堆放整齐
2. 吊模拆除
(1)当砼强度达到1.2Mpa后,拆除模板。
(2)拆除螺栓后应随时放入工具箱内。
(3)拆除后的模板清理干净,按部位,编号分类堆放。
(4)模板拆除时禁止用大锤和撬棍硬撬硬砸。
3. 墙模、梁模、现浇板模拆除
(1)梁模拆除、板模跨度不大于8m,砼强度达到75%时,可以拆除。
跨度大于8m 时,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2)梁模,顶板模板拆除前必须等到28天砼强度报告后,由技术负责人填写拆模通知单后方可拆模。
(3)板底模拆除时,应遵循原拆模体系,大于4m且小于8m跨度,砼强度必须达到75%以上。
(4)拆除墙模内楞,外楞及斜撑时,应使模板与墙面逐渐脱离。
4. 楼梯模板拆除
该部位模板拆除必须等到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根据28天砼强度填写好拆模通知单后方可拆模。
三、安全文明成品保护措施
1. 工作前仔细检查工具及安全带是否系牢,以防坠落伤人。
2. 拆模后,从模板上铲下的砂浆、撕下的海绵条必须要及时清走干净。
3. 模板拆除时禁止用大锤和撬棍硬撬硬砸。
模板拆除后,螺杆、螺丝等应及时回
放,死螺杆割掉后及时清理。
4. 拆模后,模板不得靠在其他物体上,防止滑落,倾倒。
5.所有梁板顶撑拆除后,还应注意分类堆放整齐,以备周转使用,模板、木方上的
钉子应及时拔除,以免误伤他人,并做好小型工具的回收工作。
6.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当风力超过5级时,禁止吊模。
7.模板拆装区域,禁止非木区人员入内。
吊装模板时,先挂好吊钩,绷紧吊索,吊
钩应垂直于模板,不得斜吊。
摘钩时手不离钩,待吊钩超过头顶时才可松手。
吊物越过障碍物1.0m以上时才能行车或转臂。
表A5—1 施工单位投资集团单位工程名称南城项目
施工部位主体施工内容在有限空间与封闭空间拆模
8.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带,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应待该片模板全
部拆除后,方可将模板、扣件、支架等运转到指定地点,并按要求码放整齐。
9. 操作人员不得吸烟,明火等,以防发生火灾事故,拆模区域内必须放置灭火器
以备用。
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门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
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进入有限空间涉及到其它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三、有限空间的危害识别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有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
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填入相应栏
内并确认。
四、作业安全措施
1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
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或措施的内容。
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与限空间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要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无“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
并应在有限空间的入口
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4.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
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
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开关箱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6.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7.以上措施如在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设备作业。
五、作业监护人的资格与职责
1.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表A5—1 施工单位投资集团单位工程名称南城项目
施工部位主体施工内容在有限空间与封闭空间拆模
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拒绝作业。
3.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有限空间作业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4.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
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六、作业人员职责
1.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进
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中的作业条件。
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列的作业条件应经落实确认,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内
作业。
3.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
业,并向上级报告。
4.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
如发现作
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
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字
交底
时间
年月日
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