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验同一测试内部的一致性程度的信度是指:A.分半信度B.再测信度C.复本信度D.同质性信度2•采用带有程度差异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词组表示不同等级水平的评价尺度是:A.等级式评价尺度B.数量式评价尺度C.量词式评价尺度D.定义式评价尺度3•路径一一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A.保罗•赫西和肯•布兰查德B.亨廷顿C.罗伯特•豪斯D.斯乔贝克4•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A.泰勒B.弗鲁姆C.马斯洛D.斯金纳5 •适用于企业职能管理类人员的工资制是:A.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制度B.市场定价法C.工作评价法D.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6.第6题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因素,这体现了绩效的那一特性:A.多维性B.动态性C.多因性D.多元性7.第7题将员工按工作绩效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是:A.配对比较法B.排序法C.人物比较法D.强制分配法8.第8题绩效薪酬的提出者是:A.泰勒B.弗鲁姆C.马斯洛D.斯金纳9.第9题目标管理的的理论基础是:A.X理论Y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双因素理论D.公平理论10.第10题使用具有量的意义的数字表示不同等级水平的评价尺度是:A.量词式评价尺度B.定义式评价尺度C.数量式评价尺度D.等级式评价尺度11.第11题管理者提出明确的指示,下属不参与决策的领导风格是:A.指示型领导B.支持型领导C.参与型领导D.成就指向型领导12.第12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或方面去分析和评价绩效,这体现了绩效的那一特性:A.动态性B.多因性C.多主体性D.多维性13.第13题将每一个评价对象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与其他评价对象意义进行对比。
这属于哪一种评价方法:A.排序法B.配对比较法C.人物比较法D.强制分配法14.第23题适用于生产性工人的工资制是:A.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制度B.市场定价法C.工作评价法D.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15 .第24题由评价者通过对评价对象日常工作情况的观察,将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记录下来的绩效评价方法是:A.能力记录法B.态度记录法C.工作业绩记录法D.指导记录法16.第25题让组织发现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那一目的:A.管理目的B.战略目的C.评价目的D.开发目的17.第26题领导情景理论的提出者是:A.罗伯特•豪斯B.保罗•赫西和肯•布兰查德C.亨廷顿D.斯乔贝克18.第27题领导对下属很友善,而且更多地考虑下属的要求,关怀下属的领导风格是:A.参与型领导B.成就指向型领导C.支持型领导D.指示型领导19.第28题一名员工刚刚进入某一部门之初热情高涨,一下子达到了很好的业绩,给上级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容易产生:A.评价者首因效应B.评价者逻辑效应C.评价者晕轮效应D.评价者近因效应20.第34题评价者填写工作业绩记录卡,观察并记录评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实, 分阶段记录所达到的工作业绩的绩效评价方法是:A.态度记录法B.能力记录法C.工作业绩记录法D.指导记录法21.第14题盖斯特的战略匹配类型包括:(ABCDEA.战略互动性匹配B.突发性匹配C.理想实践匹配D.整体性匹配E.捆绑式匹配22.第15题设计面谈过程包括:(CDEA.如何进行结束语B.明确面谈关系C.如何进行开场白D.明确面谈目的与预期效果E.确定面谈顺序23.第16题绩效薪酬的理论基础包括:(ABC )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C.代理理论D.控制理论E.公平理论24.第17题系统应具备的特征有:(ABCDEA.目标一致性B.层次性C.开放性D.要素区别与相关性E.动态性与静态性25.第18题四种竞争战略包括包括:(ABCEA.总成本最低战略B.产品领先战略C.全面客户解决方案D.系统营销战略E.系统锁定战略26.第19题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遵的原则包括:(ABCA.目标一致性原则B.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C.可测性原则D.可描述性E.可迁移性27.第20题绩效评价的过程包括:(ABCDEA.确定目标B.分析判断C.建立评价系统D.整理数据E.输出结果28.第21题对错误行为进行反馈的方法包括:(BCEA.现实反馈B.负面反馈C.中立反馈D.双向反馈E.正面反馈29.第22题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包括:(ACA.市场定价法B.内部定价法C.工作评价法D.客户评价法E.关系评价法30.第29题绩效的性质包括:(BCDA.模糊性B.多维性C.多因性D.动态性E.稳定性31.第30题效度标准包括:(ABDA.内容效度B.效标效度C.复本效度D.构念效度E.再测效度32 .第31题绩效计划的步骤包括:(ACEA.准备阶段B.审核阶段C.沟通阶段D.签署计划阶段E.制定计划阶段33.第32题建设性沟通的合理定位原则包括:(CDEA.对事也对人定位B.及时准确定位C.对事不对人定位原则D.责任导向定位原则E.事实导向定位34.第33题组织绩效评价系统设计应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BCD A.可控性与不可控性B.量化与非量化C.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D.单一性与多重性E.经济性与非经济性35.第35题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维度包括:(ABDEA.财务层面B.客户层面C.价值链层面D.内部流程层面E.学习与成长层面36.第36题评价尺度包括:(BCDEA.经验式评价尺度B.量词式评价尺度C.等级式评价尺度D.数量式评价尺度E.定义式评价尺度37.第37题根据领导情景理论,领导风格包括:(ABCEA.指示B.推销C.参与D.集权E.授权38.第38题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包括:(CDEA.模糊评价B.双向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E.描述法39.第39题基本薪酬制度包括:(AE)A.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B.以团队为基础的薪酬制度C.以关系为基础的薪酬制度D.以层次为基础的薪酬制度E.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制度40.第40题网络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有:(ACDA.公开、公平、公正原则B.业绩优先兼顾态度和能力C.业绩、态度和能力并重D. 分级分类评价原则E. 统一化原则 第三部分《绩效管理》综合训练题第一章 概论综合训练题三、不定项选择题1、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必须具备以下构件(ACDE ) A 、反馈效绩 B 、预期绩效C 、计划绩效D 、评价绩效E 、监控绩效A 、泊森和莱西格B 、迈尔尼斯C 、麦肯那D 、弗雷德•卢森斯 2、 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括( ACD )的目标体系。
A 、企业绩效目标B 、组织的战略目标C 、部门绩效目标D 、员工绩效目标E 、企业发展目标 3、 绩效评价系统对员工的行为引导体现在( ABCD )。
A 、评价主体B 、评价周期C 、评价标准D 、评价指标E 、评价对象4、 下列属于财务性指标的有( ACD )。
A 、每股收益率B 、次品回收率C 、投资回报率D 、收益增长率E 、业务达成度5、 通常我们可以下哪些方面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
(ABC ) A 、工作质B 、工作量C 、工作效率D 、工作经验 第四章 绩效评价(三)综合训练题三、不定项选择题1、 通常,人们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主要有三种思路:(B ) A 、目的、行为、结果B 、特质、行为、结果C 、特质、类型、产出D 、方式、过程、产出2、 以下哪种评价尺度体现出的评价标准更为具体并有针对性。
(D ) A 、量词式评价尺度B 、等级式评价尺度C 、数量式评价尺度D 、定义式评价尺度3、 绩效评价中以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是指以下哪类指标。
(B ) A 、工作业绩指标 B 、硬指标 C 、结果型评价指标 D 、软指标F 、改进绩效 2、 在评价绩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 、时间 B 、类别 3、 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有( A 、管理监控系统 E 、决策支持系统、 4、 绩效的性质有( A 、时效性 B 、BDE ) 多因性 C 、行为BDE ) 决策系统 ACDE ) D 、结果 E 、方式 C 、信息技术系统C 、偶发性D 、多维性ADF ) C 、环境 D 、方式5、 绩效是指那些经过评价的( A 、工作行为 B 、反应 第四章 绩效评价(一)综合训练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1、1971年,(B )分析了 30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绩效评价系统, F 、态度 D 、组织实施系统 E 、动态性 F 、具体性 任务 F 、结果出版了《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一一实证研究》 。
4、混合标准量表法是美国学者布兰兹在1965年提出的,这种评价方法属于以下的哪种评价方法(A)A、行为导向型量表法B、强制分配法C、等级择一法D、行为对照表法5、哪种绩效评价方法,亦称普洛夫斯特法。
(A)A、行为对照表法B、行为锚定法C、行为观察量表法D、目标管理法6、哪种绩效评价方法是最典型的结果导向型量表法。
(C)A、描述法B、量表法C、目标管理法D、行为对照法7、根据绩效评价的方式分类,可以把评价指标分为(D)。
A、业绩指标、能力指标、态度指标B、软指标、硬指标C、量化指标、非量化指标D、特质、行为、结果CEG)。
8、绩效评估指标可以从特定的方向来考核员工是否完成了工作的目标,为了便于考核工作,选择绩效指标应遵循的有A、相关性原则B、易操作原则C、目标一致性原则D、定量和定性原则E、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F、有针对性原则G、可测性原则9、定量考评的结果是否客观、准确,关键取决于(ABD )。
A、指标设置是否合理;B、所得数据是否客观;C、上级领导者是否满意;D、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E、考评是否有群众投票10、绩效的改进计划大致包括:制定个人发展计划、(B)和运用强化的方法改进绩效。
A、组织发展计划B、处理好员工的绩效问题C、进行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