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343)
一九四六年,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法庭判定他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的芳名)度过余生。
在监狱里,安迪因为懂得如何帮人逃税,而赢得了监狱长的青睐。
不久,有小偷锒铛入狱。
这名小偷竟然掌握着安迪被冤枉的证据。
为此,安迪找到监狱长,希望获得自由。
但是,监狱长却将小偷杀了,目的是让安迪继续为自己服务。
向往自由是人的天性,安迪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一把锤子把监狱厚厚的墙壁打出了一个洞,在雷电交加的夜里逃了出去。
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要情节。
安迪使用的那把锤子,一直安放在监狱长的书橱里。
在监狱长的眼皮子底下,这把锤子被封闭在一本《圣经》里。
那本书的中间,事先被凿空,成为一把锤子的形状。
把锤子放进去,然后合上书页,一切都天衣无缝。
就是这把锤子,让安迪得以逃生。
扔掉金子的人(428)
□一凡
在上世纪末,美国一位年轻人在清洗自家的池塘时,发现了一块金子,这块金子足有2.7公斤重。
这件事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是谁扔掉了这块金子呢?扔掉金子的人,正是这位年轻人的爷爷,那他为什么要扔掉金子呢?年轻人最初也不得其解,后来,他在家中找到了他爷爷写于50年前的一篇日记,并把它刊登在美国的《新闻周刊》上。
爷爷的日记这样写道:昨天,我在溪水里发现了一大块金子,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拥向这儿来淘金,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搭建的棚屋,挥洒汗水开垦的菜园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以及山雀、树木、天空和草原,大自然赠予给我们的这些美好和自由,将不复存在。
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池塘溅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从我眼前消失。
其实,我扔掉的,只是一块金属,而保住的,却是我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金子。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为了金钱和财富,不惜丢掉自己的情趣、志向和爱好,甚至自由、健康和良知,其实,这些正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