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细节描写,让人物生动起来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细节描写,让人物生动起来

细节描写,让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教案)1.学习目标:(1) 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抒发能力。

(3) 研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包括口头和文字表达)。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2.教学重点细节描写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3.教学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4.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怕你忘了回家的路一位年迈的老母亲,被亲生儿子背着抛弃到山里去。

一路上,母亲折下树枝丢在路上。

儿子十分奇怪,问她为什么这样做。

母亲回答说:“我怕你忘了回家的路啊!”这则短暂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语,作者只写了一个细节——母亲丢树枝。

就是这个细节,充分地展示了伟大的爱。

读后谁不怦然心动?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作文中,若能围绕观点,扑捉并写一两个感人的细节,这篇作文就有闪亮之处。

二、传授新课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鉴赏经典1. 动作细节描写。

例如:(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鲁迅《孔乙己》)(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1)句中,“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

(2)句中“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

(3)“……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契诃夫《变色龙》)(4)“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契诃夫《变色龙》)(3)(4)中“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份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

“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而是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

一“脱”一“穿”的细节,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2. 语言细节描写。

例如:(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

”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以上句(1)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

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以上句(2)属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

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3. 服饰细节描写。

例如:(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2)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鲁迅《藤野先生》)以上句(1)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

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以上句(2)是留级学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

4. 心理细节描写。

例如:(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句(1)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现一个小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情激动到了极点。

句(2)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5. 场景细节描写。

例如:(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一课》)(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以上句(1)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

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

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以上句(2)和句(3)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

句(3)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如许的写:一个眼神:称许、讽刺、酷寒、无如、呆滞、惊骇、惊讶、征询、请求给予、渴望、焦炙、难过、鼓舞、掉望、绝望、希冀……一句话语: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懊悔、伤透人心……一个动作:微笑、握手、摸头、拥抱、鹄立、拍肩膀、拍屁股……一处景物:春夏秋冬、雾雨闪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一番感触感染: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如……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触感染,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凸起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

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

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什么是细节描写?它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比较片段1.(想家):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手机回家,接手机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想家):初一刚住校,我是那末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末生疏,生疏的同学,生疏的教师,生疏的教室,生疏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生疏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评语: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

“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2.写给爸爸妈妈你们是我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星期天,我在看书,奶奶在咳嗽,你们在看电视,你们叫奶奶别咳嗽,说影响我的学习,还叫奶奶去洗衣服。

奶奶只好洗衣服,她洗得很辛苦,但最后还是把衣服洗完。

爸爸妈妈,你们这样不好。

不是我理想中的爸爸妈妈。

2.写给爸爸妈妈你们是我的爸爸妈妈,可不是我理想中的爸爸妈妈。

星期天,我正在家里阅读我最心爱的作文书,奶奶的房间里传来阵阵咳嗽声。

这是,只见爸爸走进奶奶的房间,对奶奶说:妈,我女儿在学习呢,你就忍着点咳嗽吧!等会儿我和她妈有点事,你把家里的脏衣服洗洗!说完,爸爸关上奶奶的房门,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奶奶无力地走出房间,在客厅里弯腰将几堆脏衣服抱进卫生间。

一会儿,卫生间里传出用力搓衣服的声响。

我坐不住了,走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和你一起洗吧。

”奶奶用她那沾满泡沫的手,捋了捋满头白发,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更多了:“让我慢慢洗,你去学习吧!”说着,又低头“吭哧吭哧”地搓起来,还不是地停下来咳嗽一阵。

奶奶多可怜呀!我正想着,爸爸妈妈的房间里传出了笑声。

你们不是有事出去吗?在干什么呢?我轻轻地推开房门,原来你们在看电视。

我愤愤不平地说:“你们为什么让奶奶洗衣服,自己却在看电视?”说着瞪了你们一眼。

“出去做你的作业!”爸爸无情地吼道。

我不敢顶嘴,只好退入客厅。

这时,卫生间里传出奶奶剧烈的咳嗽声,房间里传出你们的说笑声。

我很不平静,愤愤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写起来。

爸爸妈妈,我是多么希望你们有一天能成为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呀!评语:本文写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谴责了父母不孝敬老人的行为。

“奶奶无力地走出房间”,“弯腰将几堆脏衣服抱进卫生间”,“奶奶用她那沾满泡沫的手,捋了捋满头白发,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更多了”这些感人的细节,把奶奶衰老、病弱的神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文中还把奶奶“吭哧吭哧”的搓衣服声、剧烈的咳嗽声与爸爸妈妈的说笑声对比着写,使作者再也不能平静了,拿起笔来为奶奶鸣不平。

由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细节进行刻画,才打动读者的心。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1、选用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朱自清《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路流下来。

作者把心细如发,爱子如母的父亲写得可亲可感,打动人心。

2、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

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

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

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3、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