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郭广思王连琪沈阳理工大学2006年10月一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之一,反映了水流在流动时,位能、压能、动能之间的关系。
1.了解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的变化规律;2.了解总水头线在不同管径段的下降坡度,即水力坡度J的变化规律;3.了解总水头线沿程下降和测压管水头线升降都有可能的原理;4.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不同管径流速水头的变化规律(二)设备简图本实验台由高位水箱、供水箱、水泵、测压板、有机玻璃管道、铁架、量筒等部件组成,可直观地演示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上述三种能量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
(三)实验原理过水断面的能量由位能、压能、动能三部分组成。
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三种能量不断地相互转化,在实验管道各断面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即可演示出三种能量沿程变化的实际情况。
测压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和压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之前两项:gp Z ρ+,测速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压能和动能之和。
即伯努利方程中三项之和:gv g p Z 22++ρ。
将测压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测压管水头线,反映势能沿程的变化;将测速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总水头线,反映总能量沿程的变化,两线的距离即为流速水头g v 2/2。
本实验台在有机玻璃实验管道的关键部位处,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适当的调节流量就可把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于测压板上。
注:计算所的流速水头值是采用断面平均流速求得,而实测流速水头值是根据断面最大速度得出,显然实测值大于计算值,两者相差约为1.3倍。
(四)实验步骤1.开动水泵,将供水箱内之水箱至高位水箱;2.高位水箱开始溢流后,调节实验管道阀门,使测压管,测速管中水位和测压板上红、黄两线一致;3.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微小溢流;4.如水位和红黄两线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连接橡皮管中有气泡,可不断用手挤捏橡皮管,使气泡排出;二是测速管测头上挂有杂物,可转动测头使水流将杂物冲掉。
(五)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
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六)讨论题1. 什么是速度水头,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什么关系?2.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二 局部阻力综合性实验(一)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1.实验目的(1).测定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
(2).验证伯努利方程的正确性。
2.设备简图3.实验原理在文丘里流量计入口I~I 断面,在其喉部收缩段处取Ⅱ~Ⅱ断面,由于流量计系数水平放置,则可列出上述两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如下,(不计水头损失):gva g p Z g v a g p Z 222222221111++=++ρρ (1)其中: 21Z Z = 根据连续性方程得:Q A v A v ==2211 (2)令: 121==a a解(1)(2)两式可得计算流量的公式如下:g p p g A AA Q ρ2121222)(1-⋅⋅-=或 g p p g d dd Q ρπ21412222)(14-⋅⋅-=式中gp p ρ21-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亦即测压计内的液面高差△h 。
令 g d d d k 2)(1441222⋅-=π (1)上式可写成h k Q ∆⋅= (2)因此,测出测压计水位高差△h 后,即可求出计算流量Q 。
由于实际上所取的两个断面之间存在着水头损失,所以实际流量Q 0一般要略小于计算流量Q 。
实际流量Q 0用体积法测定。
tQ ∆∇=0 (3)∇为t ∆时间内,水由管道流入计量箱内的体积。
如令 QQ 0=μ (4)则μ是一小于1的数,称为流量系数。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流量系数μ的具体数值。
4.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① 记录仪器常数d 1,d 2并计算出k 值。
② 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水平(此时Q=0),如果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必须将橡胶管内空气排尽,使两测压管的液面处于水平状态,方能进行实验。
③阀门1、2为实验阀门。
可先调至较小开度。
④文丘里流量计收缩断面(测点2),经常处于负压状态,实验前应将连接胶管灌满水,才能进行实验,否则往里进气。
2.进行实验:①开泵,此时1、2测压管内应出现较小高差。
②缓慢开启阀门1,使压差调到最大(如2号测压管中液位降得太低可关小阀门2,使液位抬高。
如测压计中液位太高,可用压气球加压,压低液位)。
注意事项:如出现测压管冒水现象,不必惊慌,可把阀门2全开、或停泵重做。
5.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
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6.讨论题影响流量系数的因素是什么?(二)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1.实验目的(1)测定阀门不同开启度时(全开、30º、45º三种)的阻力系数。
(2)掌握局部水头损失的测定方法。
2.设备简图3.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伯努利方程式可表示如下:W h gv g P Z g v g P Z +++=++2222222111ρρ其中: 21Z Z =21v v =对测点1、2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式,可求得阀门的局部水头损失及 )(221L L + 长度上的沿程水头损失,以h w1表示:1211h gp p h w ∆=-=ρ (1)对测点3、4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式,可求得阀门的局部水头损失及(L 1+L 2)长度上的沿程水头损失,以h w2表示,则:2432h gp p h w ∆=-=ρ (2) ()()122- 即为阀门的水头损失h w :122w w w h h h -=所以,阻力系数:gv h h h h 2/)()(222143---=ξ4.实验步骤(1)开泵。
调节进水阀门,使测压管1、2、3、4种出现压差,如管中液位太高,可用压气球打压,使液位降低,以增加量测范围。
(2)先闭进水阀门,测压管中水位应一平,如不平,说明连接胶管中有气泡,应赶净后再进行实验。
(3)用流量计量侧流量。
注意事项:如出现测压管冒水现象,不必惊慌,可把出水阀门全关或停泵重做。
5.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
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6.讨论题什么叫局部阻力,影响因素是什么?三 流体沿程阻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不同雷诺数Re 时的沿程阻力系数λ 2.掌握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二)设备简图(三)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伯努利方程式可表示如下:f h gv g P Z g v g P Z +++=++2222222111ρρ其中: 21Z Z =21v v =对Ⅰ、Ⅱ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可求得L 长度上的沿程水头损失h gp g p h f ∆=-=ρρ21 根据达西公式: gv d L h f 22⋅=λ用流量计测得流量,(仔细阅读流量计使用方法),并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即可求得沿程阻力系数λ22Lv gdh f =λ(四)实验步骤1.开泵,调节进水阀门,使测压管中出现 高差。
2.关闭进水阀门,测压管中水位应一平,如仍有高差,说明连接管中有气泡,应赶净。
3.用流量计测流量。
(五)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
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六)讨论题什么叫沿程阻力,影响因素是什么?四雷诺实验(一)概述1883年英国科学家雷诺(Osbome Reynolds)在他著名的雷诺试验中揭示了流体流动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型态——层流和紊流。
这两种流态不仅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不同,其水流内部结构也有着本质的差异。
雷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判断层流和紊流的标准——临界雷诺数。
(二)设备简图(三)实验目的及意义1.了解流体流动的两种流态,并观察其临界状态及转变过程。
2.测定上临界雷诺数Re:(四)实验步骤水箱上水,并保持微小溢流,打亮灯箱,小开出水阀门和颜色水(可用红墨水)阀门,使颜色水成一条细线,此时为层流状态。
逐渐开大出水阀门至颜色水线开始微微颤动,此时为临界状态,量测流量、水温,查表得运动粘性系数,即可求出上临界雷诺数:νυD =Re 式中d 为实验玻璃管内径,上临界雷诺数是一个不稳定的数值,>1200,甚至更大。
因此Re 就没有实际意义。
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Re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将出水阀门继续开大,使颜色水完全混乱,达到紊流状态。
在逐渐关小出水阀门,使颜色水恢复成细纹,说明水流又由紊流变成层流,量测流量、水温。
计算下临界雷诺数:νυD =Re 根据大量实验资料,下临界雷诺数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数值,约为2300,因此在工程上都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判别流动型态的标准。
一般实验设备由于进水口、边界条件等不尽完善,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当Re 超过1000时,就进入紊流状态。
(五)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
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六)讨论题雷诺数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判断管内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流体沿平板流动如何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