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总结一、民间借贷的含义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
《民法通则》第92条;《合同法》第196条。
二、借贷主体附:《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一)借款人主体1.企(事)业单位贷款;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种借款方式。
企业的贷款主要是用来进行固定资产购建、技术改造等大额长期投资。
2. 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经济组织;3.个人贷款注:国家机关法人不具备借款人主体资格。
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借款人主体资格问题的批复》。
(二)贷款人主体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1.商业银行;2.城市或农村信用社(详);3.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4.小额贷款公司(详)国务院在2004—2006年间连续三年通过三个一号文件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政策支持,并与2005年6月开始了“商业性小额信贷”的的全新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于2008年5月4日联合颁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5.担保公司附: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9.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七部委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公司法》、《担保法》等。
6.典当行(详)主要是依据《合同法》、《物权法》、《民法通则》、《担保法》等相关法律,而《典当管理办法》在有的地方法院会参考,有的地方法院不看,认为它是部门规章,不是法规。
7. p2p网络借贷平台(详)P2P网贷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目前已初步形成三种发展路径:第一种是通过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予以规范。
比如,温州、鄂尔多斯成立了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公司的方式引导P2P平台入驻,要求将有关交易数据登记备案,对P2P的业务进行监管,这是一种较规范的方式。
第二种是通过信息服务行业协会进行规范,这种模式在上海已开始尝试。
如何给P2P平台定性,一直是行业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在目前法律环境下不能将P2P平台定性为金融机构,因为中国对金融机构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准入要求,所以把P2P平台定性为信息服务机构较准确,通过行业协会探索自律规范也是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三种是成立P2P行业的自律联盟。
我们国家要成立一个行业协会需要先找到主管部门,然后才能去民政部门审批。
目前的问题是P2P没有主管部门,通过审批非常困难。
目前一些P2P有关的组织是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没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更需要靠企业自律。
国外成功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Zopa:2005年3月在伦敦成立,目前已拥有超过24万注册会员,除Zopa UK外开发出Zopa Italy, Zopa Japan, Zopa USA。
国外成功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Prosper:成立于2006年,目前拥有超过98万会员,超过2亿的借贷发生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P2P借贷平台。
二、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规定1、利息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附:《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本条同时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如果公民之间的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贷款方就无权收取利息。
关于支付利息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而现实生活中,公民之间的借款往往没有约定得如此明确。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贷双方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如果双方最终仍不能确定支付利息的期限的,根据《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2、借款期限《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3. 诉讼时效:2年诉讼时效。
附:《民法通则》第135、141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担保(一)种类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
(二)范围1.保证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2.抵押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
抵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3.质押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
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4.留置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
(三)1.抵押合同中,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自抵押物登记之日起生效,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自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2.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
3.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二、企业之间的借款是不合法的,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第二十一条、第六十一条(一)企业之间借款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58条企业之间借贷关系被确认无效后,对涉及的借贷本金、利息及损失主要作如下处理:1.对借贷本金的处理:借贷本金作为无效借贷合同的标的物,必须全额返还给出借方,而不适用损害赔偿予以替代。
2.对借款利息和损失的处理:在借贷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对合同中约定的利息和利润一般不予保护。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二)尽管在我国金融法律法规中,对企业之间的借款不作为合法行为,但根据现行相关文件规定,企业之间的借款及由此收取的利息或者资金占用费,视同金融业的贷款行为,应予以征收营业税,而不论该等借贷行为是否与现行金融法规相符。
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
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资金增值收入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1]1007)中,又再次强调: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六条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所以,企业之间发生的借款行为所产生的利息,贷款人是需要缴纳营业税。
对于借款人而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不超过规定限额的范围内从所得税前扣除。
三、因借款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
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九条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全同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1.l.21 法[2001]8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案例:从2011年9月到2012年2月,深圳一对杨氏夫妻推出所谓的“异业结盟”、“蕃茄屋”联营模式,号称投资者可以分期分红,投资回报率接近100%,半年内竟骗得400多人信任,吸收公众存款2700多万元。
2012年10月,深圳龙岗法院对这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8年,处罚金40万元;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5年半,处罚金30万2.集资诈骗罪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将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归纳为:(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案例:吴英,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07年3月16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依法逮捕。
2009年12月,被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一审判处死刑。
2012年1月1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2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未核准吴英死刑,该案发回浙江高院重审。
2012年5月2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吴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2012年11月27日,两起和房产相关的吴英"案中案"在浙江金华中级法院开庭重审。
(二)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附: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法发〔1996〕32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典型案例1.吴联大合同诈骗案;促使项目合作成功后收取中介费用;2.吴来泉合同诈骗案;以口头合同形式实施诈骗;3.贺雅翠合同诈骗案;在履行合同中,采用伪造或虚报居民动拆迁户的手续,骗取国家动拆迁费并将其私分;(三)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具有信贷资格、已获得信贷资金的个人或单位。
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贷款通则》(1996.6.28 中国人民银行令 (1996)第2号)四、借款的最新发展趋势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是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及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民间借贷融资占比有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