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汇总

山东省高中化学合格考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考内容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混合物 胶体浊液 有机化合物物质 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盐碱酸非金属 单质金属 胶体溶 液 胶体 浊液1、分散质大小(nm ) <1nm 1-100nm >100nm2、胶体的性质:本质是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聚沉:加热、加入电解质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的移动 渗析:用于提纯胶体与胶体性质有关:明矾净水、豆浆、黄河三角洲形成、雾霾、鸡蛋清。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煮沸的沸水中逐滴滴加的FeCl 3溶液,直至产生红褐色胶体 FeCl 3+H 2O ∆Fe(OH)3(胶体)+HCl一、 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 -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 A 表示。

约为6.02x1023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公式:n=NAN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V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VnB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步骤:①. 计算 m=c×v×M ②.称量③. 溶解④.转移(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⑤.洗涤(两到三次)⑥.定容⑦.摇匀⑧装瓶贴签三、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单质参与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表现: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记忆口诀,升失还氧,降得氧还解释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如何判断物质氧化性强弱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对于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如,Fe+CuSO4====FeSO4 +Cu,则有氧化性: CuS04>FeSO4;还原性:Fe>Cu.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1)氧化性金属的活动性越弱,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2)还原性金属元素的活动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表示方法:单线桥双线桥2e- 失去2e--1 0 -1 0 0 -1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得到2e-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部分金属氧化物、水非电解质包括:非金属氧化物、NH3、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 SO2 CO2 NH3等)强酸HCl H2SO4 HNO3 HI HBr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 )2大多数的盐弱酸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碱水3、离子共存问题(1)在溶液中,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生成沉淀2、生成气体3、生成弱电解质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发生络合反应4、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做题方法(1)一看颜色:即先看溶液颜色。

若题中说明是无色溶液,则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Cr2O72-(橙色)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2)二酸碱:即看溶液的酸碱性。

在强酸性溶液中,与H+反应的离子肯定不能大量共存,如OH-、CO32-、SO32- 、S2- 、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与OH-反应的离子肯定不能大量共存,如H+、Al3+、Mg2+、Fe3+、NH4+、HCO32-等6、三反应: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②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③生成难电离(弱电解质)的物质5、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例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物中生成的铁是Fe2+的,不是Fe3+。

(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强电解质不一定都拆,弱电解质肯定不拆。

(3)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H2O====Na++OH-+H2↑Fe3++Fe====2Fe2+(4)看是否有漏掉的部分例如: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SO42-+Ba2+====BaSO4,漏掉了Mg2+和OH-的反应(5)看阴阳离子配比是否正误例如:Ba(OH)2与H2SO4反应:Ba2++OH-+H++SO42-=====BaSO4 ↓+H2O(6)看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量处理这样的题目时,量少的是反应的根本和决定性因素,以“量少”为反应的标准,为了体现量少在离子方程式中完全反应完,把“量少”化学计量数设为“1”,量少的配合量多的来反应。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器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溴水 CCl4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不用酒精萃取六、离子的检验焰色反应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专题二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1、金属元素一、钠单质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 软 、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从钠的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 与O 2反应⎪⎩⎪⎨⎧==+==+22222a a 2a 2a 4O N O N O N O N :加热时,化学方程式为: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2)与水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 浮:钠的密度比水要小;溶:钠的熔点较低,且反应是放热的; 游:生成的气体推动钠移动;响:氢气与水摩擦和氢气燃烧爆炸产生响动; 红:酚酞变红色,说明生成物为碱性。

注意:把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 2CO 3粉末。

(3)与酸的反应 2Na+2H +=====2Na ++H 2↑a.若酸过量,则只考虑钠与酸的反应。

b.若钠过量,钠首先与酸反应,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4)与盐的反应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a.与NaCl 、Na 2SO 4、NaNO 3溶液反应:实质是与水反应。

b.与CuSO 4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与CuSO 4反应。

写出Na 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Cu 2++H 2O=Na ++Cu(OH)2↓↑+H 2↑4.钠的用途①制取纳的重要化合物 ②作为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冶炼Ti.铌锆钒等金属④钠光源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的比较 物质名称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组成结构由Na+与O2-构成,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由Na+与O22-构成,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氧元素的价态-2 -1 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盐酸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H2O 与SO2Na2O+SO2==Na2SO3Na2O2+SO2==Na2SO4石蕊溶液—————遇石蕊先变蓝,后褪色用途用于制备氢氧化钠等可作漂白剂(漂白织物等)、强氧化剂、供养剂(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产生氧气)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颜色、状态溶解性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热稳定性———2NaHCO3 Na2CO3 +H2O+CO2↑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比Na2CO3剧烈NaHCO3+HCl==NaCl+H2O+CO2↑与NaOH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相互转化除杂:2CO3固体(NaHCO3)充分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 NaOH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的方法。

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或着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钠先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

2、铝、铁、硅一、铝及其化合物铝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1.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cm3较强的韧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2)化学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4Al+3O2====2Al2O3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与强碱反应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④铝热反应 2Al+ Fe2O3 2 Fe + Al 2O3 焊接铁轨,制难熔金属2.Al2O3 (两性氧化物)与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与氢氧化钠反应Al2O3+2NaOH==离子方程式Al2O3+2OH-==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与酸反应Al(OH)3+3HCl==3AlCl3+3H2O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NaOH==离子反应: Al(OH)3+OH-==受热分解 2Al(OH)3 Al2O3+3H2OAl(OH)3实验室制取: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化学方程:AlCl3+ 3NH3·H2O== Al(OH)3↓ +3 NH4Cl离子方程:Al3++ 3NH3·H2O== Al(OH)3↓+3 NH4 +4.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3H2O==Al(OH)3+3H+ ,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吸收了水中悬浮物而下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