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2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三个维度)
1、熟读课文,背诵文章。 2、实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小组研讨,理解本文意思,感受 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事孟 你母 知三 道迁 吗的 ?故
告诫人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 好的人才能学到好的习惯)
作家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 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 (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 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 圣公",尊称为"亚圣",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 仁政; 。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 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 即仁、义、礼、智。
作品介绍
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其 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写完成, 属语录体散文集。 链接:‚四书五经‛ 是四书和五 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 《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 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和《春秋》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 《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 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 合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呢?结合文章,用自己的 话谈谈什么样的人才能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首先,富贵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有些人富贵起了来,就被富 贵冲昏了头脑。把当初的凌云壮志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是什么为富不 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其次,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志。贫贱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 但生活中确实要经历贫贱的阶段,要通过在贫贱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 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要学会在贫贱中忍耐和寂寞,在一切诱 惑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第三,在压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邪恶的势力摧眉折腰。只有坚 持俊迈的节操,不屈不挠,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进而赢得光明的前途。
4、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 ②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③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富贵不能淫‛。 2.完成优佳学案108页习题。
重点词归纳
之 的 用 法
代词
父命之、母命之、往送之 门、诫之
往之女家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 广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丈夫之冠也、女子之冠 也
动词
助词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 独立性。
使动用法:淫、移、屈
合作探究 重点释疑
1、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 ‚是‛和‚此‛各代指什么? ‚是‛指像公孙衍、张仪一样顺从诸侯的意思往 上爬,没有任意道德的原则,不能坚持仁义。即奉 行‚妾妇之道的人‛。 ‚此‛指不受富贵迷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 力屈服的仁人志士。即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人。 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正字正音
公孙衍
yǎn
丈夫之冠
gu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往之女家
rǔ
同“汝”,你
富贵富贵不能淫
yí n
翻译注释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吗?他们发起怒来,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 息,天下太平。‛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过 礼吗?男子行成年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要出嫁 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 了你丈夫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 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理。大丈夫应 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仁,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上——礼,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实 现志向了,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遵照;不能实现 志向,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不受富贵迷惑,不为贫 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