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证据 ppt课件
刑事诉讼证据
• 只说两点。一是“象”。真象是大象,不是相片 。
• 第二点 上面明确规定了三类文书,好象不太对。 为什么没有起诉意见书和不起诉决定书?
刑事诉讼证据
• 一、第一款修改证据的定义。
• 以前对于证据的定义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我们 如果对于此定义作简化的话,变成事实是证据,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 这与我们司法实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对于不真实的证据仍然是作为证据使 用的。一个犯罪事实的发生,具有既定性。一经发生不可改变。但是在我们 办案实践中,一份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包含有事实,但是也经常包 含不真实的事实。那么这不真实的部分是证据吗?按照先前的定义,不应当 是证据。
• 我们另外注意到,此款的规定,与第三款规定有相互矛盾的地方。说的是真 实的情况是证据,第三款却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 案的根据。既然证据都是“真实情况”,又何须“查证属实”?
刑事诉讼证据
• 新刑事诉讼法采用“材料说”。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都是证据。 证据成了反映案件事实的载体,而非案件事实本身。至于证据实质上能否证明 案件事实,只有经过审查判断、经过法定程序查证以后才能确定。因此,按 照证据的新定义,相关性是证据的本质属性。
问题的规定》第29条有规定。
• 五、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最佳证据规则。物证、书证能用原物的,不能用照片和复制件。能用书证、
物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不得用证人证言。
• (二)1.单位不能作证人,因为单位本身没有感觉和知觉,不能感知案件情况,也 无法承担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
2.证人作证的两个基本规则:一个是证人的不可替代性,另一个是证人身份的优先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高科技, 不是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 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乔治 布什
刑事诉讼证据
刑事诉讼证据
• 刑事诉讼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从何而来?从证据中来。没有证 据就没有事实。证据是证明犯罪事实的唯一手段,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和灵魂 。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的规定仅有八条,修改后的对于证据的规定 增加到十六条。翻了一番。此次修订,主要完善了证据的种类,行政执法与 刑事司法的衔接,明确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在刑诉法典中 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证人的保护和补偿制度五个方面。以下我就证 据这一章的规定,逐条进行浅显的解读,有一些是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 对于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指正。
• 另外,从这个定义上看,证据的三性,即关联性、合法性、客观性(可采信 性)在审查判断的时候,是有顺序的。一个材料要成为证据,只需要具备关 联性。其次审查合法性。最后是可采信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证据证明力 的大小。
刑事诉讼证据
• 一、把物证与书证分为两类
• 物证是以其物质属性或者外部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证则以其记载的内容或者表达 的思想来发挥证明作用的。实践中比较好区分,只是注意有二证同体现象。查获的淫 秽光盘。
性,即证人的身份与本案当事人以外的其他诉讼参与人身份发生矛盾时,证人的身份
优先。
•
3.证人与见证人不同。见证人的证明行为并不针对案件事实。
•
(三)对于证据种类,1979年刑事诉讼法强调“证据有下列六种”,1996年刑事诉
讼法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这被认为是一种“封闭列举式”表述。新刑事诉讼法
则采用了“开放列举式”的规定,使用的是“证据包括”,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意
• 此类证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鉴定人和鉴定单位必须有资质,二检材必须有来源。
• 三、赋予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的证据地位
• 这两种证据在办案实践中一直是作为书证或者证人证言及犯罪嫌疑人供述在使用。这 次修改赋予了明确的证据地位。但是我认为,辨认笔录没有必要单独列出。按照辨认 人的诉讼地位来确定辨认笔录的证据种类即可。也就是说,如果是证人辩认,则为证 人证言,被害人辨认,则为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辨认,则为犯罪嫌疑人供述。
刑事诉讼证据
• 看到这句话让我更加坚信,如果没有独立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立法权一旦 专横起来丝毫不亚于行政权,而且可以连基本的常识性逻辑都不讲 。(税)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与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是相矛盾的。 (某日,全国人大) 如实回答的前提是必须回答,而不是可以回答,这是没有选择的,是义务, 必须履行。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的前提是不愿意回答就不回答,愿意回 答就回答,回答和不回答都是权利,而权利可以放弃。 很明显这两条规定的 前提就是有矛盾的。这一条规定最重要的意义恐怕就是个态度。 但是,仍然 为中国法治的进步,虽然它仅仅是个态度。
• 二、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
• 这一修改是对这种证据更准确的定位,因为鉴定结果只是鉴定人基于个人专门知识的 认识和判断,表达的也只是鉴定人的个人意见,对整个案件来说,它只是诸多证据中 的一种,而不是最终的裁判认定结论,使用“结论”容易产生误解或者误导。另外, 这样一种名称的变化也体现了立法者意图加重办案人员的责任。一个案件中如果有不 同的鉴定意见,那么使用那份作为定案的依据,要求办案人员作出决策。
味着证据不仅仅有八种,也意味着随着社会生活和证据制度的发展,将会有新的材料
被认定为新的证据种类。
刑事诉讼证据
•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搜集或者提供证据,并有运用该证 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成立的义务,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有一句 话叫“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实践中一直是这样操作的,这次是在立 法上予以明确。这一条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和内容在举证环节的落实 。
刑事诉讼所谓“电子数据”即电子形式的数据信息,所强调的是记录数据的方式而非内容。
它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电子签名、域名等
形式。新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规定为同一种证据类型,可以说是司法实
践的结果,同时也满足了实践的需要。 此类证据在《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