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
学校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级化学*班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调查背景 (1)
二、调查时间 (1)
三、调查地点 (1)
四、调查对象 (1)
五、调查方法 (1)
六、调查内容 (1)
七、调查结果 (2)
八、分析结果 (2)
九、建议 (4)
十、附件 (8)
一、调查背景
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因为兴趣是获得只是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先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然后再去激发、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18日
三、调查地点
****中学
四、调查对象
初***班全体学生
五、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六、调查内容
调查了学生对化学是否感兴趣,是什么方面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这种兴趣是刚接触产生的还是会坚持下去等方面的内容。

七、调查结果
发出45份调查问卷,回收45份有效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

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八、分析结果
表格一
从大家对化学的兴趣程度来看,100%的学生是对化学感兴趣,其中89%对化学很感兴趣,11%对化学的兴趣程度一般,这也充分说明大家对于化学这一新的课程并不讨厌,我们要保持并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

表格二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初学化学的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他们从解决题目中感受到快乐的很少,
说明我们要多给他们接触化学的机会,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实验新发现最感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性。

表格三
表格三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化学的兴趣度以及对化学的清晰认识,化学离不开实验。

表格四
从表格四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升学为目的学化学的占到了22%,希望这部分同学能够从升学这个出发点中走出来,去真正去体会化学的奇妙,老师要充分利用化学的奇妙来唤醒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从而真正因为化学本身而去对化学感兴趣,去学化学。

表格五
表格五中,78%的学生选化学不需要像物理那么努力,说明大家学习化学的知识,基本上都能听懂领悟。

表格六
从表格六中可以看出,没有同学认为考试不会影响化学兴趣,说明同学们已经对考试深恶痛绝,因此我们要换一种角度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课堂提问、知识抢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校方领导、指导老师及学生们表示感谢!
九、建议
(一)、表演化学小魔术,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先避开书本,做了两个实验。

首先,“魔棒点灯”。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问这是为什么?但我并没急于回答。

接着,我将带火星的小木条让学生看,他们说小木条会熄灭,这时我把它伸入到一集气瓶中,他们惊讶的发现小木条复燃了,他们急切地问我瓶里是什
么气体?我还是不回答,我告诉他们:“在以后的化学的学习中,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你们,化学会让你们收获许多惊喜!你们喜欢化学吗?想学好化学吗?”当然他们给了我肯定的回答。

这些简单的小魔术激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不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求知,化学实验对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就要在创设问题情境上多下功夫。

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课题里,我将一枚鸡蛋放在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让学生观察现象。

鸡蛋在稀盐酸中反复浮沉,一下子便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一个个问题便接踵而至:为什么会这样呢?鸡蛋壳的成分是什么?鸡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是什么?这既自然切入本课
主题,也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由于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迫切希望领会其中的道理。

从而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进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年龄,教师一定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三)、恰当运用比喻,引导学习兴趣
恰当地以生活现象为例,用生动的比喻引起学生兴趣,运用联想开拓思路,能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非但不难学,而且满有趣味。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核外电子是由近及远,能量由小到大排列的,针对这一难题,我借鉴了一个比喻:这好比一位老奶奶照看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婴儿”离老奶奶最近,需要抱在怀里;“会蹒跚走路的孩子”离老奶奶稍远,可在老奶奶身边玩耍;“再大一点的孩子”,离老奶奶更远,可去远处玩或去上学。

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连连点头称是,欢笑不已。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解了难点,掌握了知识。

这也体现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四)、运用动画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很强,致使许多学生感觉到了学习化学的难度,以至于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恰当的运用动画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轻而易举地唤回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教学中,我在大屏幕上展示水电解的微观动画,学生先看到了众多的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绿色的小球)和一个氧原子(蓝色的大球)构成的,接下来他们看到每个水分子破裂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进而看到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学生看到众多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众多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学生当然对眼前的动画片兴趣盎然,他们甚至要求再看一遍,那些会跑的小球俨然是大明星,他们觉得特好玩。

我抓住他们兴致勃勃的大好时机,让学生根据观赏到的整个动画过程讨论:在化学变化中,
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还是原子?他们就很快回答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破裂为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进而自己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这就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

他们喜欢直观形象,动画片对孩子们更富有亲和力。

(五)、借助课外活动,巩固学习兴趣
适时适当的课外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阵地。

竞猜化学谜语就是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之一。

例如,创设一节活动课,主题就是化学谜语竞猜。

其形式可以是学生分组也可以是师生互动。

“包公静卧水晶房,清风吹来喜洋洋,突然烈火平地起,包公变成关云长。

”(打一化学实验)。

于是,谈笑间学过的知识便被大家“消化”和深化。

再比如组织故事会,让大家收集整理并演讲“我最敬重的化学家”等。

还有让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自制炭黑、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用家中的物品进行过滤液体的实验等。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发展学习兴趣。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在情感上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哪
怕是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会使学生信心大增。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我们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

同时,我们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伺机用不同凡响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扉,在恰当的场合张扬自己的才华,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幽默,和学生打成一片。

这样慈爱优秀的老师,才能引发情感共鸣。

爱屋及乌,学生就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对其所教的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打开化学之门的金钥匙。

十、附件
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表
您的基本情况是:男()女()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化学兴趣怎样?()
A.很感兴趣
B.一般
C.没兴趣
2.在化学学习中,你什么时候最愉快?()
A.教师精彩的讲解时;
B.在实验时发现新问题时;
C.自己独立完成学习时;
D.在课堂上得到教师表扬时;
E.在考试取得好成绩时;
F.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验问题
3.你认为实验对化学学习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一般必要
C.没有必要
4.你对化学学习感兴趣的原因是()
A.受到化学教师的影响
B.化学学科本身很有理
C.要升学
D.化学要做实验
5.你是否觉得:要学好化学,要比物理更加努力?()
A. 是
B.不是
6.考试成绩会影响你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吗?()
A.影响很大
B.有影响但不大
C.无影响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