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图形设计中的配色原理分析

信息图形设计中的配色原理分析

·200
·美学技术
摘 要:众所周知,通过图形符号的辅助来进行信息传播,效率要比通过纯文字更加迅捷。

在如今这个信息冗繁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一些多样性的可能来传达信息,信息图形化的方式由此应运而生,改变了信息传达的方式和状态。

本文重在探讨色彩元素在信息图形设计中的作用,色彩如何使信息图形设计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其视觉识别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设计;图形化;色彩
信息图形(infographic)设计是指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可视化表现形式。

它的意义在于使复杂的文字、概念、数据,在更短时间内被识别和理解,呈现更多的含义,表现出的设计理念是化繁为简,也让读者可以更轻松地在脑海中留下印象。

近10年来由于其浅显易懂的表达形式,信息图形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数据统计、交通运输、广告等多个领域。

信息图形中的元素未必要和所表达的信息在语义上一致,但是必须达到向受众清晰传达正确信息的标准。

信息图形的色彩设计对其传达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传播内容对于色彩的要求也不同。

信息图形化中的色彩使用的主要特征是在生存环境中,调节设计物的色彩视觉效应,以适应于整体功能的要求,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色彩的物质功能,运用色形搭配原理,将物理色彩向心理色彩进行最佳转化。

也许有时色彩在信息图形中只起到了单纯的装饰性作用,但是人们观察到图形是接收到的第一个信息一定是它的色彩,这正是色彩元素区别于其他元素的潜力与优势。

1 色彩传递的情绪冷暖色系的区分是色彩设计原理中的基础,它造成的视觉体验能够打破人类文化中的差异,明确地传达出信息想要表现的情感倾向。

顾名思义,红黄橙等暖色系会让人们觉得温暖、热情,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蓝绿等冷色系则会使人冷静,常常用来展现客观、科学、严谨的内容。

在做更深层次的设计时,同色系内部的情感变化也需要被熟知和掌握。

以暖色红色为例,明度提高可以使它由“热”到“暖”(对比色值C55M55Y50K50与C0M100Y100K0)。

因此,假如想要做一些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说明,适合选用明度较低的暖色系来搭配,可以更好地营造当地的气候氛围。

从纯度的角度来说,偏向于黄色的橘红(如C0M80Y90K0)给人温和,积极的印象;如果接近紫色(如C40M100Y50K0)则显示出优雅的气质;“活泼”、“可爱”的粉色(如C0M30Y10K0)更适用于年轻的女性和恋爱题材。

综上所述,如果你的受众是女性,那么群体的年龄越大所选用的红色纯度应该越高。

另外进行色彩设计有一个初级误区,设计师们为了使整体图形看起来和谐统一,往往会采用同一色相的颜色进行搭配,改变其明度和纯度进行组合。

这样的方法虽然是作品初看上去协调一致,但非常容易是受众产生生理上的视觉疲劳。

在手术室中医生和护士都会穿着浅绿色的工作服,就是因为作为红色补色的绿色可以帮助他们缓解长时间注视患处,血液红所带来的视觉刺激。

同一色相的单独应用本身也不符合自然中颜色的构成规律,画面会充斥着单调荒凉的感觉,让受众觉得索然无味。

2 多种颜色搭配的处理当我们提到颜色搭配的时候,有一个颜色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白色。

我们会下意识地把它排除在外,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白色是一种最为简便安全的搭配选择。

它可以充分表现简约的设计风格,是其他颜色较好的得到统一。

如果图形信息需要更加活泼一点的气氛,同时也没有特殊的年代感要求,那么选择不同明度纯度的三原色搭配主色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
择。

在信息图表设计中,可以采用同一色相不同纯度或明度的颜色来表示信息之间的递进和层级关系;如果信息的分类是并列的,则要使用相同明度与纯度,但是不同色相的颜色。

通过色彩的重量对比可以反映信息之间的关系层次,让受众更容易地找到同类,标注区别。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信息图表成功案例,对于同种属性元素的色块划分更有利于学习者方便快捷的记住他们,颜色视觉刺激能够更有效地辅助人们的记忆。

在最初版元素周期表被概括出之后,科学家们现在又陆续发现了16种新元素,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信息图形的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信息的概括也能反映一个清晰地体系架构和模板式的特质。

3 与自然图形搭配的协调所谓自然图形,指的是没有经过人为提炼的取自于实物的素材。

例如,风景照片或静物摆拍等等。

如果信息图形的全部元素都是人为设计的符号图形,那么由于提炼逻辑关系的协调,形状之间很容易得到统一,色彩氛围也可以灵活多样。

但是对于那些取自实物的素材,尤其是动植物或是食品,通常需要传达的都是一种天然的纯朴感,当我们进行再设计和排列组合时,就应当注意尽量完整的保留这种自然的感觉。

与这类元素搭配的颜色不宜纯度过高、过厚。

高纯度的颜色会给人一种时尚,流行的感觉,设计意味明显,而取自然的素材通常都会受到很多环境色的影响,纯度不高。

如果使用高纯度的色彩搭配就会造成整幅作品喧宾夺主的结果,也与素材需要的淳朴感背道而驰,让受众忽略素材主体所要传达的内容。

为自然图形配色有一个简单而实用地方法,就是在素材中吸取一种颜色,是设计整体变得协调统一。

2007年美国杂志《名利场》刊登的当年度财富报告是用自然元素制作信息图表的典范之作。

它用纯白色作为背景,以一种简单而又有趣的方式,像读者展示了有哪些富豪,赚取了多少资产以及如何发家的手段。

图表中的图形元素有大小不一的圆形图案,既有手工绘制而成的,也有直接利用圆形物体原样的。

绘制的圆形都采取了提高明度及半透明的处理,使得图中的实物光盘和金色圣诞彩球更为突出。

藉此来对比2007年度美国一批顶尖富豪赚取的财富。

图中还对他们的财富数额进行注解,如最大最突出的金色“星球”属于比尔·盖茨,作为世界首富代表他的图形颜色最为显眼夺目,然人一目了然。

4 结语本文详尽地论述了色彩在信息图形中的搭配要点与方法,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作品本身的形状架构有一个好的表现。

可以说图形形状与色彩的关系,就像骨骼与衣服。

形状是本质,色彩是外在。

在设计元素的重要性排序中色彩是排在形象结构之后的。

色彩可以帮助你的作品锦上添花,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糟糕的信息架构设计。

我们在做信息图形设计构思时应该谨记这一点,不要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1] 维基百科.信息可视化[G/OL].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ttp:///w/index.php?title=%E4%BF%A1%E6%81%AF%E5%8F%AF%E8%A7%86%E5%8C%96&oldid=11673820 . 2015-03-21.[2] 李砚祖,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奥博斯科编辑部.配色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4] 木村博之(Hiroyuki Kimura).图解力——跟顶级设计师学作信息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信息图形设计中的配色原理分析
张宵临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30)
(上接第254页)现状[J].内江科技,2005,32(5):25.[2] 温庆武,周秀梅.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 蒋粤闽.艺术设计专业采风与考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曹国章(1974—),男,文学硕士,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现任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艺术设计及理论。

信息图形设计中的配色原理分析
作者:张宵临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30
刊名:
艺术科技
英文刊名: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5(3)
引用本文格式:张宵临信息图形设计中的配色原理分析[期刊论文]-艺术科技 201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