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零件图
6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二、零件图的内容
3.技术要求 标注或 说明零件制造、检验 应达到的各项要求, 如表面结构要求、尺 寸公差、形状和位置 公差、热处理、表面 处理等要求。
4.标题栏 标题栏 画在图框的右下角, 需填写零件的名称、 材料、数量、比例, 制图、审核人员的姓 名、日期等内容。
26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3.1 表达方案选择原则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要考虑两点: (1)安放位置:应符合零件的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或者自然放置 位置。 (2)投射方向:以反映零件形状、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 关系最充分的方向为投射方向。
2.视图数量及表达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在主视图确定以后,分析该零 件还有哪些内容没有表达清楚,再考虑选择适当的其他视图或剖视图、 断面图、简化画法等。此时,应优先选择基本视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4)钻孔结构 用钻头钻孔时,应使钻孔轴线垂直于零件表面,以保证钻孔准确
和避免钻头折断。
24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特别强调:零件的各种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等,其形状和尺寸大小在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 均有规定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规范化设计,不可随意确 定,以免给加工带来困难。
4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一、零件图概述
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生产过程中主 要的技术文件,是制造、检验和维修零件的重要依据。
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二、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图形 根据有关标准和 规定,用机件的 表达方法表达零 件内、外结构形 状的一组图形。 2.尺寸 零件 图应正确、完整、 清晰、合理地标 注零件制造、检 验时所需的全部 尺寸。
8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8.2.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举例
零件的功能和构形特点是零件构形设计的主要依据,依
此可将机器中的一般零件分为4类:
轴套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箱体2 零件构形分析与设计 1. 轴套类零件
功用: 轴一般是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的。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 向定位的。
27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3.2 典型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以铣刀头上的轴、端盖、箱体为例,学习三类零件的零件 图表达方案的选择方法。
28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1.轴类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29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轴套类表达方案选择说明: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3.叉架类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3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叉架类零件表达方案说明: 1.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铸件或锻件毛坯,形状较为复杂, 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工作位置又是倾斜的或多变的,在 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应选放正的位置(自然的位置) 为主视图。有利于形状特征的表达和便于画图。 2.叉架类零件常带有倾斜或弯曲部分及肋板等结构,形状 较复杂,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的视图。除用主视图及其他 基本视图外,还常采用斜视图、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方法。
2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倒角和倒圆
为了去除零件的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孔的端部,一般 都加工成倒角;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往往加工 成圆角,称为倒圆。
2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凸台和凹坑 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保证零件表面之间接触,通常在铸件上设
1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3.叉架类零件
功用: 叉架类零件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 操纵机器、调节速度。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的作用。 构形特点 : (1)结构形状不规则 且较复杂;但一般可 归纳为由工作部分、 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 组成; (2)零件上常见结构: 圆筒、肋板、安装板、 凸台等结构。
16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变得不 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① 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17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铸造圆角
②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切点附近断开
8.2.4 零件结构设计要形象美观
零件的结构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仅要考 虑工艺要求,更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零件的形象进行 构思、比较,以满足使用者的审美要求。
2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如何运用前面学过的机件表达方法,恰当地选 择一个零件的表达方案,完全、正确、清楚地表达 零件的形状、结构,并且符合生产要求,这是本节 的重点。
(3)常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零件上细小结构的形状。 (4)轴向较长且断面相同,或长度有规律变化的轴,可采用
折断画法。
3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2.盘盖类零件表达方案选择
3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盘盖类零件表达方案说明: 1.与轴类零件相似,盘盖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
(1)轴套类零件一般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体特 征和加工位置(零件加工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确定主视 图。将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轴上孔、键槽等结构画图时可
以朝前,便于加工时读图看尺寸。轴类零件的主要结构是回
转体,一般只画一个主视图。 (2)常采用断面图、局部剖视图、局部视图等来表达轴上孔、
键槽的结构形状。
③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18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由于铸件断面过厚,造成补缩不良形成缩孔。铸 件壁厚不均匀,在壁厚部分热节处(最后凝固部 分)由于没有补缩会产生缩孔或缩松。如果壁厚 一致则冷却速度相同,不存在先后凝固问题
(3)壁厚均匀
山西农业大学
第八章 零件图
主讲教师:张淑娟 山西农业大学 工学院
第八章
零件图
目录
基本要求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8.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8.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6 读零件图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八章
零件图
基本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以应按形状特征和加工位置来选择主视图,将轴线水平
放置; 2.一般采用主视图与另外一至两个基本视图(左视图和 右视图)。主视图常用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左视图或 (和)右视图表达零件的外形轮廓和各部分如凸缘、孔、 肋板、轮辐等的分布情况。
凸缘是指零件上本身的 突出部分,是为了减小 加工面积和安装用的。
3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构形特点: (1)一般是由同轴回转体组成; (2)轴向尺寸远远大于径向尺寸; (3)零件上常见结构:键槽、倒角、退刀槽、螺纹等。
1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盘盖类零件
功用: 盘盖类零件一 般用来传递动 力和扭矩,盘 主要起支撑、 轴向定位以及 密封等作用。 构形特点: (1)多数是由同轴 的回转体组成;如 齿轮、端盖、皮带 轮、手轮等。 (2)径向尺寸远远 大于轴向尺寸。 (3)零件上常见结 构:均匀分布的孔、 轮辐,键槽等结构。
计出凸台或加工成凹坑。
2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3)退刀槽和越程槽
退刀槽、越程槽还可 以保证两配合面紧贴
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 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工面,通常在零件待加工面的末端,先车出螺 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2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砂箱
15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2 零件的构形分析与设计
(2)铸造圆角
铸件的凹角圆角半径太小,使尖角处型砂 传热能力降低,凹角处凝固速度下降,同 时由于尖角处型砂受热作用强,发气压力 大,析出的气体可向未凝固的金属液渗入, 导致铸件产生气缩孔。
铸件毛坯在表面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角,这样既能方便起模, 又能防止浇铸铁水时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以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 生裂缝或缩孔。
2.能正确阅读和绘制零件图;
3.尺寸标注要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 4.能正确注写表面结构要求代号及公差带代号等。
3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机器和部件都 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关系装配而成的。
铣刀头轴测装配图
除标准件和常用件之外的所有零件,统称为一般零件。
在浇铸零件时,为避免铸件各部分冷却时因冷却速度的不同产生内应力 而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
19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缩孔: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出现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纯金属、 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易产生缩孔。产生缩孔的基本原因铸件在凝固冷却期间,金属 的液态及凝固收缩之和远远大于固态收缩. 铸件壁逐层凝固的方式进行凝固。缩孔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液态合金填满铸型后。 因铸型模具吸热,靠近型腔表面的金属很快就降到凝固温度,凝固成一层外壳,温 度下降,合金逐层凝固,凝固层加厚,内部的剩余液体,由于液体收缩和补充凝固 层的凝固收缩,体积缩减,液面下降,导致原本充满内部的金属液体在变为铸件固 体后内部出现空隙,直到内部完全凝固,在铸件上部形成缩孔。已经形成缩孔的铸 件的铸件继续冷却到室温时,因固态收缩,铸件的外形轮廓尺寸略有 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