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愚与治贫哪个更重要

治愚与治贫哪个更重要

立论
当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谋求发展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两大障碍,那就是贫穷和愚昧,在受到一定国情与资金的限制下,治贫和治愚,哪一个更为重要,便是看将重点放在何者上时,更有利于个体人民摆脱困境以及社会整体长久发展。

首先,什么是“治贫”与“治愚”,两者有同一动词为“治”,即二者均为手段或者说是措施。

“治贫”即是治理贫困状况,“贫”则为因贫穷而生活窘困;“治愚”即是治理愚昧状况,“愚”则为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

二者整治的结果既不需要大富大贵,亦不需要大智大慧。

首先,我们来看以治贫为重所带来的效果。

以我国为例,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但在一些地方,“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半月谈》杂志曾披露这样一串数字:陕西安康扶贫7年解决了大约69万人的温饱,而累计返贫人口却达33万人之多;安徽六安返贫人口去年就有60多万,远远超过前年年底15万多的贫困人口。

在扶贫计划中,国家着重考虑了自然灾害、器材设施、硬件设备等客观因素,却忽视了当地人民知识的匮乏,以致在扶贫计划实施后出现“返贫现象”,而这种现象也说明,以“治贫”为主要手段不为长久之计,贫困地区人民的知识匮乏使其不能创造财富,成为脱贫的“拦路虎”。

进而考虑第二点:以治愚为重,脱贫做连带效应。

对于个体,治愚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行为人。

授之以钓鱼之术,使其长久发展。

我国开始实施“综合扶贫”政策,正是意识到“治愚”的重要性,从意识上改变个体行动力,获取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

让更多扶贫对象意识到自身的愚昧,懂得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运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无限的财富。

即使我们最后退一步,站在整体社会角度比较“治愚”与“治贫”两种手段的作用,可以发现,“治愚”会给我们带来更高的效益:“治愚”可以治理穷人不科学观念根深蒂固之愚,治理愤青不合理爱国行为之愚,治理贪官不懂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之愚等、社会中的愚昧现象,社会的长久发展需要物质基础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治愚”提高认知水平、作用于发展生产力,加强经济建设,同时推动文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特定范围内的比较,治愚比治贫更长久根本;宏观视角下的比较,治愚比治贫更能创造价值,改善社会各阶级人类中的愚昧状况,让人类的真善长存,让人民的行动力长青,从而为我们带来一个长盛不衰的美好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