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摘要: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班级就是自己的一份“责任田”。
管理班级, 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 更需要创造, 因为班主任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 天天批评这、批评那, 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班主任累, 学生也累。
那么,面对新课程改革, 班主任工作也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 班主任的角色也同时发生着变化。
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以人为本,准确把握教育契机,讲求工作技巧和灵活恰当的方法,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工作,才能让自己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良好班风舆论导向真情实感艺术手法前言美国著名教育家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复杂的关心品质,教育智慧最具有个性色彩。
班主任,这个“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
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学生有事时第一反应就是找班主任,学生在学校里一天中接触最多的也是我们班主任。
所以,对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就是一门艺术,尽管多是些琐事,但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像消防队员一样,整天疲于扑火,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班级问题。
古人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认为成功的班主任应是一名“劳心者”。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尝试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了解你的学生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班集体是一个开放的多向量信息传递动态系统。
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着班主任与外界环境、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
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个性到共性也始终处在不停的量变和质变中。
首先,新学期伊始,了解学生是关键。
在班主任眼里,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学生成绩,也要看到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通过仔细阅读学生入学信息材料和家长填写的《孩子入学调查表》,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毕业学校、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及家庭地址等,为组建临时班委会提供参考信息,更重要的是拉近班主任与孩子和家长的距离,让家长提前了解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以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让家长理解、支持并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这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感悟,那就是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即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一些摩擦,家长也能理解老师,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要重视第一次。
重视师生见面的第一次,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军训、第一次家长座谈会、第一次运动会、第一次主题班会等),学生个人展示的第一次、第一次考试等,使学生为之自豪,并自觉珍惜、维护,整个班集体就会形成一种蓬勃向上的凝聚力。
二、塑造良好的班风古人云:“久熏幽兰人自香。
”这说明了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强化效应。
班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可以被所有人感知的。
它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举止上,让人感觉到这个班级不同于其他班级,是一个班级特有的气质。
班风影响了班级成员的表现,班级成员的表现也会体现班风。
班风虽然看不见,但并非虚无缥缈,可以用一些物化的手段和方式加以呈现、强化。
班名,引领班风特点,阳光、积极、振奋人心,比只是简单地说一个番号要强得多,是最浓缩的班风标志。
现所带的2016届1班,孩子们阳光活泼、充满朝气,因此,我班班名是“青葵园”。
“青”意为青春、青涩、清纯;“葵”意为向阳、向上、向善;向日葵是我们班的“吉祥物”。
班训(或班级口号),班级共同的格言,是最能反映班风特点的,实在、朴实、亲切,不要太长,一句话即可,学生都能够牢牢记住。
我们的班训就是“阳光向上乐学善思”。
刚入学的新生,树立自信心很重要。
我借班级序号“1”,大做文章,给孩子灌输一个思想:我们是一班,我们理应成为最优秀的班级,我们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No.1。
于是“一班一班,非同一般,阳光自信,奋勇争先”也就成为了我们的班级口号。
孩子们在每节课上课前,齐呼口号,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我们的目标是“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
班歌,青春励志、激情飞扬、传递美好情感,可以用耳熟能详的旋律自己填词,如:《和你一样》《我的未来不是梦》《蜗牛》等。
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如:温馨提示牌,“静能生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风采展示,把学生最闪亮的一面展示出来,以真善美主导班风。
特色角,如:图书角、文化角等。
良好的班风对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无形的、巨大的约束力量。
我认为要形成积极进取的班风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1、充分利用学校每周的“流动红旗”和每学期的“优秀班级”评比。
“流动红旗”的评比,让学生想争第一,想当第一。
在学校每周一集会宣布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中,一旦有自己的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被彻底地调动起来。
通过优秀班级的评比,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要做就做最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力而为。
当然,班主任也不能为了评比而评比,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且要把在评比中养成的良好习惯、优秀品质、良好的作风潜移默化到学习、生活、待人接物中。
2、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契机。
譬如,为让孩子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我开展了“我爱我班”主题班会。
通过讲故事、诗朗诵、记者采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才不会干涸”的道理,明白了从今天开始,每一个人都要与这个班级荣辱与共。
我的行为代表的是班级,我违纪,那就是给班级抹黑,影响的是班级的荣誉。
因此,学生一旦出现违纪行为,他们就会主动要求为小组或班级做好事。
于是,课堂上他们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申请打扫教室、公区的“卫生死角”等等。
课堂上,有同学走神、开小差或说话、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同桌就会友好提醒。
班上有什么问题出现,我会很快知道,并迅速解决。
孩子间不会相互包庇,有问题会友好指出,这是让我感到欣慰的。
孩子的集体意识强了,自我约束能力强了,也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了。
其次,结合班情学情,开展不同的辩论会,引导舆论。
班主任在组织辩论会时,要在题材的选择上动一些脑筋,将班风建设巧妙地融入其中。
可以将班级里出现的热点问题,作为辩论会的题材,如:校内吃零食、带手机进校园等,让学生在“辩”的过程中,明辨是非,形成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
三、引导正确的集体舆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和树立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我的办法是以表扬先进和正面教育为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冲击学生的心灵,推动学生的成长。
作为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悉心发现榜样并积极扶植宣传,以榜样的伟大品德振动更多学生的心弦,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完善自我,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集体战斗力会起到催化作用。
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班级孩子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最能得到体现。
但任何比赛都有输有赢,孩子们要能“赢得起”,也要能“输得起”。
在初一上学期的合唱比赛中,虽然我们班未获得名次,但我还是表扬了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集体荣誉感,以及对班级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我也在当天发给家长的信息中写到:“我为孩子们的表现喝彩,谢谢孩子们!”。
我要让学生知道: 在积极备赛的过程中,我们在认真对待,而且我们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我们努力了,虽然结果不太如意;但我们会总结经验,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去改进。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受挫能力。
四、诚挚的情感感染学生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
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
古人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仿人之言,深于矛戟。
”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视作心灵培育的艺术,可以说爱和宽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
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不可低估感情的教育作用,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感情纯真,热烈而又稚嫩脆弱,更需要班主任的爱护。
他们来到学校,除了要获取知识,还渴望得到感情的尊重与交流,因此,做“个别”学生的工作时,我力求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通过帮助,让他心服口服,哪怕他是痛哭流涕,也会从内心感谢老师。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给学生反思的空间,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也能心平气和,而不是阴云密布。
来点情趣教育,我觉得这一招很管用,学生更愿意和你接近。
班上有什么问题你也能第一时间知道,而不是学生相互隐瞒,不让你知道。
那样的话,班上就会没有正气,班级管理起来就会很费劲。
四、转变学生要得法班主任要对学生所有发生的各种问题迅速捕捉,准确做出判断,用最佳的工作方法处理。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师的智力、工作经验、教育技巧以及多种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水平的统一,是智慧和热忱的结合。
1.心理辅导十五六岁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快速成长,自我意识及成人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他们渴望摆脱对老师和家人的依赖,但客观上其心智和能力又不足以实现其心中的“成年独立梦”。
于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涌现,情绪的起伏也特别大。
清楚了初中生这一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班主任面对班里时不时的偶发事件,也就能以理解和宽容的眼光来看待了。
脆弱、敏感的学生看到班主任有如此处变不惊、沉着冷静的大将风范,便也随之心宁气定,对班主任有了一定的信心,在主观上为班主任即将展开的心理造势、铺路。
2.情绪管理班主任善于引导学生情绪,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即是有效的情绪管理。
一般而言,学生在情绪过于高亢激动或低迷消沉之时,不易接受老师正面的批评和善意的建议。
所以,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首先要管得住自己的情绪,遇到学生的过激言行,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
因为行之有效的沟通必须在师生双方都情绪平稳之时才能展开。
同时,班主任面对情绪失控的学生,应采取冷却处理、善于倾听、对症下药的策略。
冲动型的学生往往主观上积极向上,只是遇事不够冷静,只要其情绪平定下来,不和班主任闹对立,其内心矛盾的焦点通过诉说充分发泄出来,那么,顺畅的沟通平台也就为师生双方搭建好了。
面对情绪低落的学生,班主任的情绪管理宜以理为主,以情为先,由情入理是最适宜的。
班主任对其要少说大话、大道理,多讲“好”话,即安慰话和亲切话。
因为此时的学生面对种种挫折,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们的内心犹如湿透了的火柴,一时无法燃起向上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