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激素调节
昆虫生命活动的调节
• 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 • 维持动物个体和群体的稳态。
外激素(信息激素):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的 挥发性化学物质 ,借空气或水等媒介物传播, 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影响和控制同种的其他个体, 使它们发生反应 。
名称
性外激素 聚集外激素 告警外激素 追踪外激素
作用
引诱同种异性个体来交尾。 如雄蛾靠触角来识别雌蛾分泌的性外激素。 使群体中各个成员聚集在一起, 昆虫个体间的信息联络 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受到袭击时用来向同巢个体告警
作用于咽侧体和前胸腺等, 脑激素 脑神经 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 分泌细胞 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卵到成虫的几个阶段都受脑激素、
保幼 保持幼虫状态, 咽侧体 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的协调作用所控制。 激素 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 蜕皮 控制幼虫期的蜕皮 前胸腺 (前胸腺至成虫期退化消失) 激素
内激素 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
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离巢外出时能顺利归巢
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
幼虫、蛹和成虫, 特点:经历蛹期, 各期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差别显著, 如蚊、蝇、蝴蝶,飞蛾,蜜蜂,瓢虫及蚤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 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 变态 。如蝽蟓、蝗虫,螳螂,蟑螂等
正常情况下,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输送到 前胸腺和咽侧体,使前胸腺产生和释放蜕皮激素,在 蜕皮激素的作用下昆虫蜕皮,进一步发育。 由于幼虫的头结扎起来,前胸腺不能得到脑激素 不能分泌蜕皮激素,从而使昆虫的变态发育受阻。
分泌器官
传输途径
作用对象
昆虫自身的生 内分泌器官 长发育等生命 内激素 体液运输 或某些细胞 活动起调节作用 借空气或水 影响和控制 外激素 体表腺体 等媒介物 同种其他个体 传播 使它们发生反应
(1)图中A是 保幼激素 ,B是 蜕皮激素 。 (2)为了提高蚕丝产量需要让蚕儿结出更大的茧, 应在图中①~⑤发育时期的 ③或④ 时期采用 措 给予保幼激素的类似物 施,目的是 幼虫不化蛹,继续长大 , 从这种幼虫发育出的成虫,其子代能否结大茧? 因为: 激素的作用只限于当代,不会改变遗传物质, 。
控制昆虫蜕皮的作用
脑神经 分 脑激素 分泌细 泌 胞
前胸腺
分泌 分泌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咽侧体
使虫体保持幼虫状态 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
内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下降
蜕皮激素 缺乏保幼激素
后一龄幼虫快化蛹时,把幼虫的头结扎起 来,幼虫能变为无头蛹,这种无头蛹能生 活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直到死亡也不变为 成虫,其直接原因是( ) C A 脑激素缺少 B 保幼激素增加 C 蜕皮激素缺少 D 甲状腺激素不足
小结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渔业:催情激素(如:鱼类脑垂体激素)提高鱼 类受孕率。 引诱同种异性
农业: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防治害虫 个体前来交尾。 在田间释放适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性外激 素),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联系,使雄虫无法 判断雌虫的所在地,致使雌、雄虫不能正常交尾, 因而不能产生后代,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同 时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有益保护环境。 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如保幼激素)提高(蚕丝的) 产量 畜牧业: 1)注射生长激素,促进生长; 2)阉割猪提高产量,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2 直接影响昆虫种内互助的激素是 ( ) A 脑激素 B 蜕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信息激素
D
1 将具有分泌功能的咽侧体移植到大天蚕的老龄幼虫体内 导致该老龄幼虫迟迟不能进入蛹期,该实验证明咽侧体 分泌 ( ) B A.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脱皮激素 D.信息激素 2 蜜蜂螫人时,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促使其他蜜蜂一 起进攻,这种化学物质是 (D ) A.性外激素 B.蜕皮激素 C.脑激素 D.外激素 3 (多选)下列关于昆虫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脑激素直接调节昆虫的蜕皮过程 AB B.幼虫成熟时,保幼激素分泌十分活跃 C.可以用性外激素诱捕害虫 D.在田间散布性引诱剂,可提前使昆虫交尾 4 (多选)下列属于昆虫内激素的是 ( ) AC A.蜕皮激素 B.信息激素 C.保幼激素 D.性外激素
神经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共同维持个体和群体的稳态 激素调节
昆虫激素:昆虫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 液中或体外,对其他器官或同种其他个体具有 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内激素
外激素
内激素: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 体液中 ,对昆虫自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 调节作用 。
名称 分泌部位 作用与特性
脑激素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昆虫变态是指其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 虫四个发育阶段,变态是与保幼激素和蜕皮激 素有关的,两者共同作用进,保持幼虫状态并 蜕皮成下一龄幼虫;而当保幼激素分泌量减少 后就化蛹。家蚕发育到四龄末就吐丝结茧和化 蛹,蛹再羽化成为成虫。超龄期的幼虫体大, 所结的茧大,产丝也多。下图表示家蚕从4龄 到羽化阶段①~⑤时期体内二种激素量的变化。 昆虫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具有激素A活性的人工 合成物质C和能抑制激素A生物合成的物质D, 并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据图分析回答:
(3)菜青虫和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的菜青虫, 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昆虫学家利用激素的 作用原理成功防治菜青虫。试说明其方法 和原理。
给予抑制保幼激素合成的物质
幼虫不能正常合成保幼激素,缩短幼虫期尽快变成成虫, 不能正常生活而死亡。
1 一种激素渗透到玉米螟幼虫体内,使它提前变成蛹, 发育成不正常的成虫,这种激素是 ( A) A蜕皮激素 B 保幼激素 C 脑激素阻止取食他 的昆虫分泌保幼激素,导致昆虫迅速发育成成虫。 9 蜜蜂在遇到敌害时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 同伴一起向敌害进攻。这种物质是由蜜蜂 分 泌的一类外激素,又称 。
体表腺体 信息激素
10 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几个阶段,都是受 _____、_____和_____的协调作用所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