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时尧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时尧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时尧
发表时间:2018-06-27T09:55:15.9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时尧
[导读] 摘要:在变电运维值班中,传统的“三班倒”值班模式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大了工作强度,时常出现无人可用的问题。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52)
摘要:在变电运维值班中,传统的“三班倒”值班模式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大了工作强度,时常出现无人可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常白班”值班模式,可以大大减轻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其无疑是对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
1现阶段变电运维值班模式
现代社会对于电的需求逐日递增,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值班出现了问题,则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和变电运维单位一定要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变电运维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创新运维值班模式。

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是三班倒,因为工作强度大,所以容易出现变电运维值班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就很大。

所以人们就将传统的值班方法加以创新,使其既可以提高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从而使电力系统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使整个电网企业也能获得更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对现代变电运维值班方式及其创新进行分析:
1.1四班二倒值班方法
这是一种将运维人员分成四个组进行值班的方法,在第一天白天的时候,需要连续工作8h,第二天的夜班再连续工作16h,每4d进行一次轮转。

这样算下来,每个小组内的运维人员一周的工作时间平均为42h。

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连续工作的时间和每周工作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后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休息和进行其他工作,而且这种方法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运维工作人员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熟悉各个环节和应做的工作后再展开工作,这对值班的配合性有很大帮助,也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弊端:①就在于4组之间工作交换的非常的频繁,导致工作没有连续性,容易出现一些在交班时出现一些配合上的失误。

②4组的排班固定,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

如若遇到一些特殊的紧急情况,很难实现短时间内调动大型操作人员,无法实现及时配合其他工作的进行。

1.2四班一倒值班方法
这是一种将运维人员分成4个组进行值班的方法,每个组需要连续工作24h,在结束工作后进行3d的休息,每4d进行一次轮转。

这样计算下来,平均每个小组内的工作人员在一周需要工作42h。

这种方法最明显的优势就在每周的工作时间短,但不足也很明显,就在于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使人精神很疲劳。

1.3纯三班一倒值班方法
这是一种将运维人员分成3组进行值班的方法。

需要每个组连续工作24h,结束工作后休息2d,每3d进行一次轮转。

这样算下来,每个运维工作人员一周的工作时间长达56h。

采取这种方法主要的优势就是,每个运维小组的人员固定,在管理上来说具有一定的便捷,对于值班长来说,容易安排当值工作,对于统筹规划是有好处的。

再者说,这种方法不存在倒班运维的问题,所有的运维工作人员都是在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环节的情况下上岗,对于整体值班工作的配合,是一个提升。

但是这种方法的劣势在于,每个组的人数要求多一些,这样才可以完全照顾到各个环节进行正常的工作。

对于运维人员来说,排班是固定的,没有可以调整的余地,缺乏机动性,而且每周的工作时间太长。

且进行一整天的工作后,运维人员缺乏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休息,这样会滋生运维人员的不满情绪,使其在工作期间出现抱怨的情绪,这对于工作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1.43+N值班方法
该方法将其中一些运维人员分成3个倒班班值,执行三班一倒,剩下的运维人员则分成3个机动班和运维班,倒班和运维班每月进行一次轮转。

具体的工作时间为,倒班,工作24h后进行2d的休息,三班一倒,每周工作56h。

运维班,上4d的白班后休息2d,每6d一轮,每周工作42h。

机动班,每周正常上班休息2d,每周工作45h。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白天的时候,在站值班力量比较强,人员可以进行灵活的调动,并配有相应的机动班,可以处理一些突发的故障。

劣势就是,倒班与运维班的轮换周期长,倒班人员工作量比运维人员要大,容易使倒班人员出现不满情绪。

并且在夜间人员的调动不如白天灵活,每周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量大,工作人员抱怨的情绪较高。

1.54+1值班方法
该模式下,运维人员将被分为4个班值,每班要工作24h后倒班,次日白天换成运维班,休息2d,4d一轮。

这种方法运维与倒班连续,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连贯性,且人员相对稳定,白天的时候人员调动方便,且在站值班力量强,夜间配有备班,可做应急。

不过连续工作32h,对工作人员的精神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且倒班周工作时间长,职工怨言较大。

2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的优化设想
2.1变电运维的“4+N”值班模式设想
结合以上对于常见值班模式的论述,我们对于以往值班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也有了与一定的了解,基于此,初步提出了“4+N”值班模式的设想。

这种值班模式是将值班人员划分为10组,每组成员约3人左右,其中4组为值班组,6组为运维组,值班组与运维组之间定期轮换,以保证工作的新鲜感。

值班组轮值期间需要工作24小时,休息3天,每4天一次轮换,并循环往复。

而运维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副班组、作业组、巡检组和应急组,每个班组工作时间为9小时,连续工作4天后,休息两天,每6天一次轮换,并循环往复。

并按照副班组、作业组、巡检组和应急组的顺序来安排值班组的备班工作,以应对突发情况。

“4+N”值班模式中值班组可以按照每组3人,共12人来划分,运维组可以按照每组3-4人,根据实际工作人数与变电运维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

例如,某市的某变电运维站,有管理人员4人,其余工作人员共计31人,运用“4+N”的值班模式来进行排班,将值班组按照每组3人,共12人的标准安排,将运维组按照5组每组3人,剩余1组4人的标准进行安排。

“4+N”的值班模式相较于其他常见的值班模式,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且工作之间不会发生中断,这对运维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同时,这种值班模式每个值班组或运维组人员相对固定,这便于工作人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会提高工作效率。

而相较于
其他的值班模式,“4+N”值班模式的工作时间相对较短,给予工作人员充足的休息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

但除此之外,这种值班模式每次轮值的工作人员较少,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故障事故,紧急调动正在休息的其他班组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

2.2变电运维的常白班值班模式设想
除了“4+N”值班模式之外,我们提出了一种“常白班”的值班模式,相较于其他的值班模式,这种方式更加符合人的正常作息规律,且工作时间不算太长,能够保证值班人员的体力与工作热情,不会出现疲劳工作的情况,能够保证变电运维的工作效率。

应用这种值班模式,可以在常规的值班人员之外安排机动组,用以处理紧急情况与电网故障。

这种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充分降低企业的运维成本。

2.3变电运维工作的其他优化建议
除以上对于变电运维工作值班模式的优化设想之外,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来提升变电运维工作效率,并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尽可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3.1合理引进先进管理制度与工作经验
优化与改进变电运维工作,首先要积极参考并学习其他同类企业在这方面的先进管理制度与工作经验,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与变电运维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开展,适当调整值班模式与轮班制度,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公布,以提升这种制度与模式的威信力。

2.3.2增加交接管理力度
现阶段,变电运维工作问题通常会发生在不同值班组工作交接前后,这是由于上一班值班组工作即将结束产生了懈怠心理,而下一班值班组还没有进入到工作状态。

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于变电运维工作交接的检查与管理,只有在确认情况正常时,才可以进行工作的交接,以此明确责任归属。

3结束语
从上述的情况不难看出,没有最理想的变电运维值班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劣。

各地需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灵活的使用和创新,找到最适合的方法,以便于使工作更为的顺畅,电力系统运维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鸣飞.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运维水平提升[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202.
[2]戴劲峰.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J].电子测试,2016(20):157+1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