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读了《你在为谁工作》之后,感触很多,经常感觉到老师的工作压力大,薪水低,特别是班主任,每天起早贪黑,弄不好还要被批,有时候真的想不做班主任了,甚至不想做老师了,但是看过这本书后,我真的该变了。
就想谈谈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的问题,每个人一生当中在职场的时间将是人生的1/3,如果这1/3的时间里,你不开心或者不幸福,那么就等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生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怎么找到乐趣呢?这里谈谈我的感触。
99年参加工作时候,我的热情非语言能够形容,毕竟当了16年多学生,终于要当老师了,不是一般的感觉,那个时候工作条件差,但是每天总感觉有的是精力,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也不厌其烦。
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工作了,当老师了,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让原来那些看不起我的老师瞧瞧,我一样可以很出色!抱着这样的想法,我送走了初中毕业生,又送走了高中毕业生,7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这期间我成家也有孩子了,虽然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远,每周回家2次,但是那个时候感觉我是快乐的,是充实的。
后来回到县城工作,离家近了,一日三餐也有规律了,可是工作的压力,薪酬的偏低,每每看到其他同学开着车,抽名牌烟,喝好酒,开始感觉有点不甘心,我为什么就非得做这样的工作?拿这么少的工资,却要付出这么多?思想上有了懈怠,工作上明显就不如从前,也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了,每天来到学校就感觉很累很累,看到需要做的工作就牢骚满腹,敷衍了事,现在不是幸福了,而是痛苦了,这个时候,真想算了,干点什么不行啊,非要在这里吊死,我工作是想要快乐的,现在恰恰相反,感觉在受煎熬。
只是,在我最懈怠的时候,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在慢慢的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正是这个时候我拜读了《你在为谁工作》,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工作可以这样做的,我知道我找到了工作的乐趣了,这就是你要寻找工作的幸福感。
首先,要改变自己,重新定位角色,角色定位准了,幸福感就有了。
工作包括职业、事业、志业。
职业就是你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是为了钱而做的事情。
有时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职业而不得不去做。
事业是能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有一份满意的收入而志业是不为了钱而却愿意用一生去付出和努力的工作。
那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变成事业最后成为你的志业。
这就需要你改变你的角色,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
我们一直给自己定位在一个老师的身份,这个身份也仅仅就是一个糊口的工作而已,这样你工作起来就缺乏乐趣,缺乏创新。
如果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未来的教育家,你就会用积极地心情去面对你的工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天24小时,8小时用来睡觉,和别人没有差距。
8小时用来工作养家糊口,也没有任何的差距,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另外8小时。
如果你把这8小时用来研究法律,你就是一名优秀的律师。
如果你把这8小时用来研究教育你就是一名教育家。
我们只要在一件事情上持续一万个小时,我们就会成为这个领域内的顶尖人物。
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教育家都曾经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都是从教学开始。
他们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仅用爱,责任更是用心。
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要做一名普通的老师,而要做一名教育家。
要做这个领域内的优秀者和成功者,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人。
就算自己没这么高的理想,但是我想我可以把自己定位为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至少若干年后,他们想起我,会感觉当初做我的学生很幸福。
我的定位有了,所以工作起来就不感到那么没劲了,每天早起去教室等学生们来教室早读,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我的学生每一个都能按时到教室,无论刮风下雨从没有人搞过特殊,我感到很幸福;每天上课尽量把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教给我的学生,看到他们认真整理作业的样子,
我感到很幸福;每天晚上检查宿舍,看到学生们熟睡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
其次,工作越勤奋,幸运就越多,有成就感了,幸福感自然来了。
学校用你只有一个目的:解决问题不是提出问题,很多人刚刚进入教师的行业,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但是过不了几年就对一切变的冷淡,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这样你的幸运就会越来越少,那就更没有幸福感了。
所以只有工作越来越勤奋,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幸运也就越来越多。
学校里安排的一切工作都是你应该做的而且一定要做到最好,所有脏的累的活更是你应该做的,而且要积极乐观地去做。
越是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做,就越能成功。
成功的人永远做别人不爱做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而且当别人问你累不累的时候,永远就只说两个字,不累。
因为即使你说累,别人也不会怜悯你。
你也不会减轻疲惫,还不如自己调整自己。
受别人受不了的委屈,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才会享别人享不了的福。
世上无巧合,做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
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只要你努力而且是全力以赴,只要你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和积极的心态。
你就会在你的工作里面找到幸福,你的人生也一定会很幸福。
最后,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热情对待懈怠,用积极对付消极,当然会有幸福感了。
教师应该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怀着满腔的爱和热情投入工作,快乐地与学生交往,在平凡的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平凡的职业与新一代的成长、与自己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欣慰的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
当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大大小小的荣誉都成为自己引以自豪的家珍的时候,工作中的苦便不再是苦,吃苦的同时就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因为有了对工作的热爱,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乐曲;因为有了对工作的热爱,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只要听到上课铃声,自己就精神振奋,满面笑容;只要一走上讲台,自己就激情满怀,陶醉其中。
陶行知曾写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用以自勉。
的确,教师的职业就是奉献的职业,不过,在献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收获,收获着快乐、收获着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一切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我们的回报也让他感受到绵延地快乐;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节日里的一声真诚的问候、大学的一张录取通知书、学生参加工作后受到单位嘉奖……都能让我们为此而高兴上好多天!
静下心来,让自己回归到最初的原点,我在为谁工作?不管为谁工作,现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我找到了工作的乐趣,找到了工作的幸福感,这就够了。
于澎
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