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税源监控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讲义)
税源监控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讲义)
高低税负辨证分析
税收与收入不同比例缩小,税收缩小幅度小 于收入缩小幅度,必然造成虚假高税负
增值税实行购进抵税,企业存货增量会造成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正常的低税负或零税负
修正税负原理
剔除库存及运费等影响因素,推算其在进货与销货 等量的基础上账面的利润水平与税负水平
修正税负公式
修正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金-运费税金-(期末存 货-期初存货)*适用税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金+运 费税金+(期末存货-期初存货)*适用税率 =应纳税 额+期初留抵-期末留抵+运费税金+(期末存货-期初 存货)*适用税率 修正税负=修正税额/销售额*% 本期修正毛利率=修正税负/适用税率
增长量
8382.28 2114.54 2497.97 1594.15 885.88 1045.55 480.04 898.59 1238.03 1291.85 554.81 -1.05 238.06 69.36 -296.42
增长量 结构%
100.00 -25.23 29.80 19.02 10.57 12.47 5.73 10.72 14.77 15.41 6.62 -0.01 2.84 0.83 -3.54
不能出 错
预警值的测算(例一)
某行业(工业)2011年采购成本与销售收 入的配比计算 企业名称 A B C D 合计 加权平均 2011年销 售收入 5000 4500 1000 9000 19500 4875 2011年 采购成 本 3500 3200 800 6000 13500 3375 2011年度 购销额比 70.00% 71.11% 80.00% 66.67% 69.23% (单位:万元) 与平均值的差 (绝对值) 0.77% 1.88% 10.77% -2.56% 15.98% 4.00%
一是在税收信息处理环节,由专业的数据稽核人 员对税收征管软件信息进行“数据整理”。
二是在日常管理环节,设计《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分析表》、《纳税评估通用指标配比分析表》 实现税收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表、各项指标自 动生成的简便操作,以筛选出异常数据。 三是加大应用税务执法预警系统。 在与各关联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组织 人员广泛采集本辖区各行业相关数据,进行科 学计算、分析,在充分考虑其生产经营特点、 盈利及税负水平,最终确定该行业各项指标的 预警区间。
分类
增值税 增值税 所得税 消费税 消费税 „„ „„ 税收征管数据分析 分析对象 财务数据分析 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税 税
种 种
税收征管数据分析
数据源
ctais 金税 出口退税 四小票 …… …… 分析方法及指标 税负分析 发票流向 修正税负
低税负可能有问题 高税负未必无问题
申报状况
避免唯税负论
税源监控分析指标与 分析方法
江苏省税务干部学校 2013.07 陈惠萍
一、税源监控的思路与框架
(一)税源监控的概念
税源监控的实质是通过对税源运行状况的 跟踪观测,用观测所得指标和标准指标比 对,发现税源运行中的风险点,采取相应 措施控制或排除风险点,使得税收和税源 的运行保持稳定协调关系的过程。
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 或者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数量分析——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 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根据税收与相 应的经济观测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可以 求出一定的关系式,称为回归模型,回归 方程式确定后,可以根据自变量的数值推 测出因变量之值。
(五)如何做好一个行业的税源监控 1、了解行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变动趋势,影响行 业发展要素。 2、了解宏观经济层面与税收收入高度相关的指标。 3、了解生产、建筑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批发零售企业的 经营流程;了解服务企业的服务流程。 4、了解企业必须执行的行业法律法规。 5、了解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财务指标和税负指标的标准 值。 6、了解行业税收政策。 7、了解行业会计核算办法。 8、对于有标准约束的行业,按照生产经营流程中产生的应 税环节建立评估标准。 9、对于没有标准约束的行业,按照同类企业税源调查数据, 按照生产经营流程中产生的应税环节建立评估标准。 10、对于易于变化的费用类指标按照横向比与纵向比的办 法确定评估标准。 11、同时建立行业财务指标评估办法。
增减%
10.71 -7.63 18.83 22.12 16.53 20.37 9.96 28.84 59.16 76.64 29.33 -0.06 16.00 5.73 -20.48
各行业增长对 总增长的拉动 率% 10.71 -2.70 3.19 2.04 1.13 1.34 0.61 1.15 1.58 1.65 0.71 0.00 0.30 0.09 -0.38
二、税源监控分析指标的设 立
(一)设立的总体原则
“宏观分析定方向、行业分析(管理风险)找 规律、微观分析(遵从风险)找问题”的递进 式监控分析思路
(二)税源监控指标体系包括: 1.宏观指标 2.中观指标 3.微观指标
(三)税源监控管理方向 1、组织机构专业化——建立大企业管理机构, 实施对大企业的直接监管。 2、人员专业化表现就是改革现有的税收管理员 制度——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和专业化的 纳税评估队伍。 3、按照纳税人规模——专门针对某一类税源 (如重点税源、重点行业、企业,中小企业, 零散税收等)进行分门别类的专业化团队式管 理 4、属地管理原则与专业化分类管理 登记、申报、缴纳税款、领用发票等日常管理 事项的继续属地化;高端的分析、评估专业化
2.中观分析——按经济类型、行业分析
某市按经济类型分增值税年收入(万元)
税收收入 合计 2137297 比重(%) 100
国有
集体 联营
116401
56325 2782
5.45
2.64 0.13
股份
外资 个私 其他
464597
818579 676700 1911
21.74
38.3 31.66 0.09
财务数据分析应用
三张报表是有机整体 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行为、资产负债、现 金使用等情况。
财务数据分析应用
资产负债表
货币资金 应收款项 预收款项 存 货 主营业务成本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 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收到的现金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
预付款项 应付款项
„„
„„
„„
税收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投入产出 生产工艺结构 合理库存 行业标准税负 行业工业生产增值率 行业商业经营毛利率
税 收 实 现 主 要 环 节
产(销)量
价格及利润水平
1.生产能力(例:洗煤行业) 2.运费(例:油品批发) 3.财务数据配比合理性 (例:费用高低) 4.申报收入结构 (例:发票收入比例) 5.弹性指标 6.工时及工资耗用 7.包装物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纺织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批发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 子设备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微观税源分析指标体系
行业商业经营毛利率分析
建立样板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商业经营毛利率 (加价率)指标。 在库存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税负率=商品毛利率× 适用税率。 采取抽查若干具体商品品种,测算大体行业毛利 水平,与按企业实际税负计算的毛利率相互比较, 寻找差异。
示例: 1、汽车4S店的维修收入毛利率大致为35%左右。 2、对医药销售行业可抽查主要品种,测算毛利率,寻求税 收差异。
(二)税源监控实现的路径
先构建税源监控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均 值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确定比对标准, 将监控对象的指标和标准值比对,发现 风险点,最后通过采取税收征管措施排 除风险,风险排除后应评价监控指标体 系的有效性,并改进日常的征管措施。
(三)税源监控的技术方法 税源监控的基本方法是预警分析、相关性分析、 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 预警分析包括同业税负预警、效能位差预警和 相关因素预警。 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分析对象 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方式
横向分析
纵向分析
判断是否符合一般规律
判断是否符合历史规律
弹性分析 配比分析
判断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预警值
典型户的调查一定 要数据真实,准确
预警值的产生 1、测算 典型调查—对同行业、同区域的纳税人 的同一指标,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典型调查。取得 实际数值后,按一定的会计、统计方法,进行加 权平均计算后的平均水平为标准值(包括负担率、 变动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平等)。超过或低 于标准值一定的比例范围则预警。 2、文件、政策规定。国家规定的固定的负担率、 征收率等指标不需要测算。以规定为标准值。如 营业税税率、营业税纳税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 加、各类所得税扣除标准等。高于或低于此水平 都预警。
工(商)业增加值 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
固定资产投资
物价指数:CPI
PPI
PMI
进出口贸易额
劳动者报酬
居民消费品总额等
外贸依存度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 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 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 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 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