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
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
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果请你参与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列子?汤问》战国 9、D10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
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
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
因为“搬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徐汇区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答案8.(2分)庞然大物/黔驴技穷9.(3分)(虎)躲在树林间偷看它,渐渐地出来靠近它10.(3分)D松江区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关键词:晦、明、间、之、朝、暮)10.山中早晚、四季景色的优美 2分滁州百姓、太守与宾客们游山的情形 2分崇明县(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 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_________(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_________背景有关。
5.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6. 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 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
C. 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
D. 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
答案4. (1). 北宋 (2). 被贬(贬谪)5.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6. D青浦区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本文选自_____家的经典着作《_________》。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恒过,然后能改6.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第①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B. 第②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C. 第③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D. 第④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答案4. (1). 儒 (2). 孟子5. 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6. D杨浦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选文作者是时期着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
(4分)答案普陀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对本文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B、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答案8、蒲松龄聊斋志异9、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10、B浦东新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岳阳楼记(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选文作者是(朝代)的。
(2分)9、选文①、②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3分)10、“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4分)答案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岳阳楼记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奉贤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本文选自,相传作者是时期的(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曹刿认为战前要做到取信于民。
B、曹刿认为选择“辙乱旗靡”之时追击是本次战争取胜的原因之一。
C、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主要表现了鲁庄公的浅陋无知。
D、本文主要运用对话形式,展现了曹刿论战的过程。
答案:8、《左传》春秋左丘明9、第一次击败(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败)(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弱了,第三次(击败)(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
(3分,关键词:作、再、竭)10、C虹口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1)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3)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