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学生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学生版)

虹口区:三.综合运用(11分)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班班有书声”的读书活动,班委会建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识竞赛题,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请你来完成。

24.《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名称八俊,威震九州: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B.刘表C.袁绍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

(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A.施耐庵B.吴敬梓C.郑燮D.蒲松龄(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A.《煮酒论英雄》B.《范进中举》C.《明湖居听书》D.《白洋潮》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4分)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1)(2)嘉定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材料一:上海地铁“11号”线将联通于上海迪斯尼乐园与江苏花桥,是上海目前运营里程最长、站点最多,速度最快的单一地铁线路,也是一条独具特色旅游观光线,仅嘉定段就精彩纷呈。

材料二:上海地铁“11号”线采用英语、普通话报站,也许将来还要用上海话报站呢,班里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慧慧: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国际友人频繁光顾,用英语报站确很有必要。

林林:我觉得没有必要。

许多国际大都市都只有自己国家的母语报站哦。

莺莺:上海话蛮土的,外地人又听不懂。

与其用上海话报站,不如用普通话报两遍。

23、栏目一 选择适合的导游词(4分)根据“材料一”,最适合地铁11号线作“导游词”的开场白的两项是:( )A 、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4G 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 、乘客们,欢迎乘坐11号地铁线!本车采用的是低噪声、低振动的车型,绿色环保。

C 、乘客们,欢迎乘坐11号地铁线!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江南风情,感受上海城市精神。

D 、乘客们,地铁11号线是大陆最长的单一地铁线路,也是国内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

E 、乘客们,地铁11号线从浦东出发,沿途经过南翔镇、嘉定新城,直达江苏花桥镇。

F 、乘客们,欢迎乘坐11号地铁线!这是一条行车时间最长,沿途风光最好的地铁线。

24、栏目二 发表你自己的见解(3分)请你针对“材料二”中同学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静安青浦区:三、综合运用(11分)2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6分)(1) 根据材料判断并写出以下图片对应的果名(4分)(写出一个2分,两个3分,三个4分)⑴图A :()图B ( ) 图C :( )(2)11月的一天晚上,李大爷赴宴时没忍住多吃了几口,回家后就感到胃胀难受。

之后连续几天胃里不舒服,甚至连晚上的休息也受到影响,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他的孩子得知后立刻赶回家探望。

请问:材料中哪种水果最适合买给李大爷?为什么?(4分)(3)李大爷的孩子在水果店转了一圈,发现这家店没有那种最适合的水果。

于是他向店主请教,请根据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3分)小李:店主:那你就买山楂吧,刚上市的。

要是老人怕酸,那就买苹果。

小李:好的,来上两斤苹果。

浦东新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材料一】从2006年“中英诗歌进地铁”,到2010年“当诗歌遇上地铁”,再到2015年“中外诗歌进地铁”,上海地铁已经举办了三次诗歌进地铁活动。

今年,“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以“穿越时空激荡心灵”为主题,在上海地铁全网14条线各打造一列“文化列车”,用“车、墙、屏”全方位展示近200首中外经典诗歌,营造优雅美好的地铁文化氛围。

【材料二】2012年,上海充分利用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积极实施“文化地铁”工程,制订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化展览、展演、展示等“进地铁”系列活动,使乘客在不经意间便能惬意地享受文化艺术。

【材料三】据《青年报》2014年2月18日报道,记者在徐家汇地铁站近百米的“上海地铁文化艺术长廊”,看到了商业广告占据了艺术长廊的所有30个灯箱。

评论家金哲认为,在商业浪潮中,坚守文化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24、由材料可知,上海地铁“坚守文化”的具体举措有,遇到的困难是。

(4分)25、假如2016年举办第四次诗歌进地铁活动,请按照下列提示设计相关内容(不得与前三次雷同)。

(4分)活动名称:主题:唐宋风韵,风雅地铁青春诗歌,活力地铁26、为上海“文化地铁”工程献计献策,下列活动策划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利用地铁公共空间,适时举行音乐表演活动。

B、用雕塑、绘画、摄影艺术打造老上海风情展。

C、在地铁上播放沪剧、独角戏等上海地方戏曲视频。

D、去除地铁站点的所有广告,用来传播高雅艺术。

宝山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5--26题(11分)材料一: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

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

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这是一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

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这花脸是依脸形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

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儿,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粗,却有大将威武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摘自冯骥才《花脸》)材料二:京剧花脸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

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犷、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如"曹操"。

各种特定的脸谱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

勾脸脸谱时要用画笔蘸色,对镜勾勒,首先勾画眉,次勾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及全部,然后勾画脸纹。

(摘自好搜百科“京剧花脸”词条,有删改)25.某校拟组织“京剧花脸与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请完成以下相关任务。

(8分)(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知,“花脸”趣味我来说——。

(4分)(2)“花脸”故事我来讲——“材料二”中列举了三位历史人物,他们各有故事。

下列故事中与三位历史人物没有丝毫关系的一项是(3分)A.败走华容道B.温酒斩华雄 C.醉打蒋门神 D.桃园三结义(3)“花脸”宣传我来写——结合系列活动的主题,为本次系列活动设计一条简洁、生动的宣传标语。

(字数不超过15个,必须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26.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京剧花脸”的活动策略。

其中目前不适合学校开展的两项是(2分)A. 学校组织学唱京剧的演唱比赛。

B.开展“中国文化”主题征文活动。

C.穿着印有花脸图案的T恤衫。

D. 校园网上上传名角名段作品。

E.美术课程增设学画花脸的内容。

F.组团赴京参观北京戏曲博物馆。

崇明县:三、综合运用(11分)生活处处皆语文,街上的名店,电视里的广告,细细品味,它语言简洁,含义丰富。

24.请说出下列店名的含义。

(4分)A.怡文书店含义:B.好又多超市含义:25.联想电脑广告语堪称经典,请分析其妙处。

(2分)联想电脑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妙处:2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材料:箭牌口香糖广告——箭牌口香糖,一箭钟情(1)广告中“一箭钟情”这个词是仿自成语:。

(1分)(2)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奉贤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1分)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

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其目录与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样。

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24.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4分)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25.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

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

要求2-6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书”字。

如:“翰墨扬贤风”。

(3分)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_等”师生书法作品展26.4分)(1)楷书(2)隶书(3)行书我最欣赏的字体是:理由:(要求50字左右,从结构形态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说理由,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黄浦区:三、综合运用(11分)24.某校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决定重新布置环境,购置新书,并且还设计了“重温经典,分享阅读”为主题的读写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多地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积累名言佳句,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连一连----图书馆准备将一些名言佳句贴到墙上,增添文化气氛,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有一部分名言佳句和对应的作者被搞混了。

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找到以下三句名言佳句的作者,并在句后的括号里填上相应作者的序号。

(3分)①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②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③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A.胡适B.鲁迅C.雨果D.伏尔泰E.冯骥才(2)理一理----由于图书馆较长时间没有购置过新书,因此想趁此机会合理添置学生喜欢的书籍,吸引学生进图书馆阅读。

为此图书馆对各年级学生代表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阅读的喜好。

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对馆内现有20000册藏书进行了整理。

调查与整理的情况汇总如下表:请你根据上述表格的数据,对图书馆添置新书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3分)(3)想一想----在这次读写活动中,全体同学从二十篇推荐书目中选择一篇进行阅读,撰写读后感,老师将同学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并取了漂亮的书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