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与班级管理

德育与班级管理

离线作业考核
《德育与班级管理》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则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2、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5、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有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要回答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答: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因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