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公开课教案

物理公开课教案


四、小结:
1、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回顾,掌握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理解解题技巧,培养综合能力。
五、练习:(见课件)
归纳总结
分析思考
效果反馈
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板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概念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基本规律:
推导规律:
两个特例:
三、V-t图象
四、解题方法与技巧
例题: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自主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引入新课
作为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习为认识其他复杂运动创造了条件,为解决曲线运动的分解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下面对本章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三、新课教学
(一)基本概念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1)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
(2)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
2、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3、重力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都相同,通常用g表示。这个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
(2)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XN=1:3:5:…:(2n-1)
(3)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
X1:X2:X3:…:Xn=12:22:32:…:n2
(4)通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1:t2:t3:…:tn=
两个特例: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加深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掌握基本规律,利用函数关系式求解未知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推导规律:1、平均速度
2、中间时刻瞬时速度:
3、位移中点瞬时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1)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研习、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渗透中提高能力,领悟科学精神、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物理公开课教案
授课题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课型
习题课
授课时间
2008年10月31日
授课教师
于成红
学校
呼兰九中
班级
高一二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3、在掌握规律的同时,体验物理规律“条件”的意义和重要性。
4、竖直上抛运动: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2、位移与时间关系式:X=V0t+ at2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02=2ax
倾听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竖直上抛运动:V0≠0,方向竖直向上,a=-g
(三)V-t图象
1、理解图象表示的物理意义
2、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四)解题方法与技巧
1、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图或V-t图象的习惯,便于分析研究
2、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过程,搞清各个阶段间存在的联系
3、解题时要思想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
例题(见课件)
练习:见课件
加深对基本公式理解的同时推导掌握导出公式并熟记使用范围
理解不同比例式的应用范围
理解分析V-t图象的物理意义
分析思考,一题多解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手段推导物理问题的能力
应用比例式处理问题方便简捷
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
掌握规律的应用,活跃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