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13.认识储蓄、证券、商业保险。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特殊,从普遍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是学生树立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
2.培养学生树立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1.掌握商品的概念。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
教学重点
难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教 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 法
案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
第1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4课时
第2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2课时
第3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4课时
课时序号:12016年 月 日
教师姓名
专业部
任教班级
学科单元
第 一 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周课时数
2
课 题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3、关系
教后反思
D.你从商店买来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
E.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是不是商品?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需要,商品经济存在的基础。);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交换,不能无偿获得)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 商品的概念;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3.价值规律的作用;4.科学的消费观;5.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6. 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
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值规律的作用;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结合典型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问题讲好、讲活。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设疑: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天然清纯,味道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农夫山泉天然千岛湖水、采集来的千岛湖水、经过加工后的农夫山泉三种水有何不同?分别以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来命名。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知识目标: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3.商品的价格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4.价值规律的作用;
5.消费方式及常见的消费心理; 6. 科学的消费观;
7.企业的含义和类型; 8.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 10.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1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2.个人收入所得税;确立纳税人意识;
2、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3、关系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学生讨论并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小结
小节本节内容,指明重难点
作业
1.什么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一)多种多样的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学科单元
第 一 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周课时数
2
课题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第三课 个人收入与理财
教学内容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三、消费和消费观
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中的劳动者
第三课 个人收入与理财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二、依法纳税三、投资理财
学生讨论、回答
讲授新课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一)多种多样的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学生分析
A.自然状态下的阳光,空气?
B.商店里卖的农夫山泉,乐百氏是不是商品?
C.声音不是商品,美国加州某青年游历全世界,录下了各种鸟鸣,松林喧哗,瀑布奔泻,小溪潺潺的声音,经过剪辑,开办了“自然之声”豪华商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成为很多失眠者的催眠曲,生意兴隆,这种声音是不是商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