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汇总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汇总

是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也一 定是商品,这 种说法对吗?
劳动产 品
商 品
物品物品
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
商品
试一试: 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
自然界 的空气
母亲为你 织的毛衣
雪山上待 售的氧气
你刚买 来的笔
朋友送的 生日礼物
回收的 啤酒瓶
1、某菜农有400千克大白菜,其中200千克 卖掉了,100千克烂掉了,100千克留自家食 用。请说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为 什么?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 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看:时涨时落
从一段较长时间看: 价格与价值相吻合
从变化曲线看: 涨跌幅度基本抵消,而且 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需求量)
(1)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比)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不同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加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 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C、纸币的含义
由国家法定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疑难问题辨析
国家发行的 货币越多越 好。
VS
国家发行的 货币少比多 好。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但发行的数量不是任意的,货 币的发行量是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的。 货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符会导致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
决定
价格
反映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 --是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
时间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
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
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 --个别生产者在自己企业的生产条件、劳 动时间 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
货币
研习新课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交 换
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2把斧子
一丈布
40千克大米
一只羊(一般等价物)
2分黄金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经过两步 就 可实现
自己的商品→一般等价物→需要的商 品
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羊、贝壳 等。
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万能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电子货币出现的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 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
学习小结
今天,我们从多种多样的商品买卖现象出发, 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和商品交换产生的基本条件,重 点理解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懂得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我们通过 了解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重点理解了货币是固 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决定了价值尺度和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这些都有助于我 们自觉树立质量意识和正确的金钱观。
过中秋了,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奶奶 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爸妈从饭店买 来了月饼。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商品:
1、饭堂买的矿泉水 2、校卡 3、家里种的给自己吃的青

4、空气 5、网上买的衣服 6、同学送的生日礼物
(是)
(不一定) (不是)
(不是) (是) (不是)
你为什么要购买食品、衣服、饮料呢?
食品充饥 衣服御寒 饮料解渴
都能满
足人们
某种需 要
手机上网 电视观看 买商品房住
重点掌握 (二)、商品的基本 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 用价值。
疑难问题
想一想:有使用价值的都是商品 吗?
空气 阳光 雨水 石头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有使 用价值 ——但不是商品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 换。
思考:价格和供求间是相互影响的,试从P7 的养鸡图中体会两者的关系。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1、多变的价格:
价格
价值
货币产生之前 商品——商品
基础 价值=====交换价值
表现形式
二把斧子 = 一只羊
货币产生之后
基础
商品——货币——商品 价值=====价格
思考:两种不同的商品如何进行等价交换 呢?
比如一把斧头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 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交换式等价的呢?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 一把斧头能够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交换,说 明它们所包含的人类的劳动量相同,也就是价 值量相同。
3、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劳动(体力和脑力)。
曾用“两”作为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 而“两”又分为“钱”、“分”等。这种 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单位及其等份,就 叫价格标准。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
反过来则越低。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气候、时间、地域、文化产生的供求差)
2价、值价规值律规定律义:
纸币的发行量
纸币虽然是由国家发行的,但发行的数量不能是 任意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公式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所需要的货币量
= 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 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
课后作业
1、上网收集资料介绍什么是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了解怎 样通过这一指数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2、调查电子货币的种类及功能。
1、商品的价格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注:当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
是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不需 要现实的货币。
价格标准就是货币的计量单位体系。 如中国历史上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时就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1课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一、商品与货币
金职政治教师:黄孟华
认知
了解商品的内涵 和货币的一般职 能,理解商品的 基本属性和货币 的本质,掌握货 币的基本职能
能力
能辨别商品, 结合经济现象 识别货币行使 的职能
情感 正确对待货币
《赶不上趟》
导入新课
哈哈,又赚钱了! 鸡宝贝,多吃点!
信 用 卡
(2)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 商品的价值。
像这种货币所起的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的作用,就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品——货币——商品藏起来。

此时的货币应是 足值的货币(如 金银条块等)

的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 一 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 般 它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这种上涨 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的、普遍的上涨过程。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
不同点
实质不 同:
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大于 社会总供给
表现 不同
经济过热,需求 膨胀,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
社会总需求小于 社会总供给
物价指数出现较长时间 持续下降,经济乏力
危害性
解决措 施不同
社会经济生活秩序 混乱,抢购严重
医院提供的氧气瓶——有使 用价值 ——是商品
妈妈织的毛衣 有使用价值
----------不是商品
商店卖的毛衣 有使用价值
---------是商品
想一想: 这些表
面上各不相同的商 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2)商品的价值
想一想:不同的 商品为什么能够 按照一定的比例 相交换呢? 比如: 1把斧子=20千克 大米。
思考:列举几个与商品交换有关的用“贝” 字作偏旁的汉字。
说一说:用“贝壳”“羊”充当一般等价物 有什么不足之处?
一般等价物 固定 在金银上
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 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最适宜充 当一般等价物。
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是货币。货 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
2、议一议 河水是商品吗?
1、商品的定义: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P2
2、商品的特点:
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 动产生的。
思考:水里的雨花石很漂亮,是天 然产生的,那么雨花石是商品吗?
不是,因为雨花石不是劳动产品
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不以交换为目的生产 出来的产品不是商品。 注意:商品既包括物品也包括各种服务
须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 动生产率。
结论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 量无关,与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 总量成正比
结论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产 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
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情况 生产成本 竞争地位 竞争结果
个别时>社 必时
个别时< 社 必时
消耗大 成本高
消耗少 成本低
不利 有利
亏本甚至 破产
胜出,额 外盈利
个别时=社 在竞争中基本保持稳定,如果不改
必时
进,最终的结果将是淘汰出局
结论1: 商品生产者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必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两者缺一不可。
辨析: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