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2016/11/8
病历特点
1、病史较长,病因疑似为医源性动脉损伤、破裂出血引起 的假性动脉瘤。 2、术前影像诊断均不明确,部分检查结果不一致,给手术 方案的制定带来一定难度。
2016/11/8
术前方案制定
影像诊断不明确的前提下,术前需做多手准备: ① 、如果 术中造影为髂外动脉出血,为了保证下肢动脉的正常供血 ,需用覆膜支架封闭破裂口。 ② 、如果为髂内动脉主干破 裂出血,为了保证栓塞效果,破裂口、其远端及近端血管 均需栓塞。
成假性动脉瘤。
2016/11/8
动脉穿刺所致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
5、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 禁动期间内,不遵从医嘱,私 自下床活动,又因为自身凝血机制稍差,穿刺点出血所致 假性动脉瘤。 6、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 因刚修复过的皮肤及动脉鹫血痂 不牢同,抗凝剂溶解血痂,使血管壁得不到修复而出血。 特别是对血管病人,介入术后很多都必须长期抗凝治疗, 最容易形成假性动脉瘤。
2016/11/8
动脉穿刺所致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
2、压迫因素术后压迫止血不彻底,如拔针后压迫时间短, 压迫过程用力不匀,频繁的松手观察压迫效果,绷带过松 及位置不正确等均会导致假性动脉瘤。一般情况下,沙袋 压迫时间为6一12小时。若大量使用抗凝剂,高龄患者、糖 尿病,高血压患者,伤口处愈合慢,沙袋压迫时间可延长 至12-24小时。如果沙袋压迫时间过短,由于重力作用可导 致穿刺口出血,从而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2016/11/8
2016/11/8
动脉穿刺所致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
3、高龄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当患者下床活动时 ,由于重力作用使结痂部位皮肤下垂,造成局部出血,从 而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2016/11/8
动脉穿刺所致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
4、基础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未控制理想时,血管张力高,针眼处愈合 不好,下床活动时就有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糖尿病由于高血糖可损害血管内皮,损害中层动脉,使血 管硬化。当血管损伤时,伤口处愈合较慢,由于过早下床 活动,重力作用,使伤口结痂处脱落,从而导致假性动脉 瘤的形成。 肥胖体形肥胖者多为中老年人,皮下脂肪层厚,动脉粥样 硬化者多,穿刺时动脉搏动不明显,给穿刺带来困难,压 迫时又较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穿刺口闭合不 完容易形。
2016/11/8
经验总结
1、患侧髂内动脉盆腔分支一直未见显影,而对侧显示良好 ;这种情况下不能确定盆腔分支血管有无参与供血。虽然 栓塞前造影两侧盆腔分支血管无明确的沟通支,但是患测 髂内动脉栓塞后,对侧压力会有所增加,有些潜在的侧枝 可能会出现。 2、假性动脉瘤引起的压迫症状,包括输尿管受压、髂静脉 受压等并发症的处理。 3、瘤腔内是否可以注入一些凝血酶?
2016/11/8
动脉穿刺所致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
1、穿刺技术欠规范穿刺点过低,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等均 容易形成假性动脉瘤。因为由于解剖关系,股浅动脉缺乏 骨性支持,术后压迫止血困难。再就是股浅动脉管径小于 股动脉,误穿后其穿刺孔与血管周长之比率大,故损伤较 大。反复穿刺致动脉壁损伤,血管愈合慢,容易出现血液 外渗,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所以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和进针点尤为重要,一般选择部位表浅,搏动明显的血管 进行穿刺,若患者因紧张引起血管痉挛,可静脉推注山莨 菪碱缓解。穿刺时注意穿刺的深度和角度,一般与皮肤45 度角度刺入皮下,不可用力过猛,防止穿透血管并避免在 弯曲部位穿刺,进针原则上宁浅勿深,见鲜红色血液呈喷 射状涌出即可。。
病历分析
2016/11/8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史
2016/11/8
CT 7-5
2016/11/8
超声 7-6
2016/11/8
治 疗
2016/11/8
5
复查 超声 7-11
2016/11/8
假性动脉瘤形成过程
假性动脉瘤多由创伤引起, 包括各种原因的外伤与 医原性损伤。血管损伤后破裂出血引起血肿, 其中小动脉 出血常不引起假性动脉瘤, 较大的血管破裂动脉内压力较 高, 如果外压不够, 血肿的血液未凝固或出现腔隙, 动 脉的持续性搏动性冲击, 使血管破裂口与血肿腔相通, 动脉血注入血肿腔内, 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一旦 形成不会自然愈合, 常继续增大、 破裂。瘤体压迫周围 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症状, 瘤内血栓脱落也会引起栓塞症状 。
2016/11/8
影像诊断
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表现是较具有特征性的。在超声波 、CT、MRI上其共同特征是内部含有流动血液的包块,具体表 现为包块内多普勒超声探及动脉性血流回块、增强CT上的造 影剂外溢进入和MRI上的“流空”征象,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破 损及造影剂外益则是确立诊断的最直接征象。需作鉴别诊断 主要有真性动脉瘤及各种囊实性肿瘤,前者在上述各种影像学 检查上均表现为动脉内腔的梭形膨大,内可见附壁血栓,好发于 大血管;后者其囊变部分在上述各种影像学检查上均应显示为 无流动特征的液态本质而易与假性动脉瘤鉴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