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课程代码:0446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设计心理学》主要陈述知觉与艺术及个体的行为、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现象、设计艺术中的心理研究和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从心理视角理解设计,从审美、功能与消费的关系认知中解决社会要求。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以心理学为主要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关注设计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学生以设计心理学指导设计实践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部分。

本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其他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设计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导性价值。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次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研究对象:设计主体(设计师)与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和目标用户),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心理变化规律。

从设计主体的角度看,包括了以创造为核心的一系列设计行为,从设计目标主体的角度看,包括用户选择,购买,持有,使用及鉴赏这一系列消费过程中的全部心理行为。

第二节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次重点)
研究背景:科技日益发达,人类造物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为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其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消费社会的设计。

2、信息社会的设计。

3、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研究意义:
1、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化设计活动中的设计师、使用者心理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研究设计艺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等的各种规律与特征。

2、帮助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帮助消费者与设计建立感情,更多的关注消费者心理需求。

3、能帮助主体加深对设计评论、理解、鉴赏的能力,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的本质和意义。

4、通过对用户心理的研究,设计师能更好的迎接跨文化、多样化市场的需要的挑战,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或者制定更加适当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
1、观察法
2、实验法
3、问卷法
4、焦点小组法
5、深度访谈法
6、投射法
第二章设计与感觉、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感觉及其特点和意义;了解艺术学的色觉理论和色彩的心理效应;了解知觉及其特征和主要分类;了解错觉及其种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感觉(一般)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思维的起点。

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生理机制
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第二步是转化,第三步是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质,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第二节视觉(一般)
第三节色觉(一般)
第四节其他感觉(一般)
第五节知觉(一般)
第三章设计与需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解消费者需要的多层次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需要(次重点)
第二节消费者需要分析(一般)
第四章设计与动机、兴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动机以及有关动机的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种类;了解消费动机及其类型;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主要因素;了解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产品设计属性;掌握兴趣及其分类;了解设计的兴趣呼应。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动机(次重点)
第二节设计受众的动机分析(重点)
第三节设计与兴趣(次重点)
第五章设计与创造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和主要过程;掌握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了解能力以及能力的种类;了解设计人格与创造能力的关系;掌握创造能力的概念;掌握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创造性思维(重点)
第二节创造能力(重点)
第三节创造力测验(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第六章设计与情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设计与情感的关系;掌握情感体验在产品设计、传统图形设计、室内环境与建筑空间设计、商品广告设计以及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方式和特征;掌握影响情感设计的主要因素;掌握情感定位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情感(一般)
第二节设计物的情感体验(重点)
第三节情感设计的法则(次重点)
第七章审美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审美心理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和主要观点;了解审美反应的主要构成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审美心理流派(重点)
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无意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三大特点:①整体性②独立性③主客体的统一性
完形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②完形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

视觉的完形两大原则:①简化②张力
简化的核心是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的基础在于张力。

第二节审美反应(一般)
第三节审美反应的测量(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第八章社会文化心理现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化心理的特征以及设计文化的特征;掌握群体效应的主要类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文化心理(一般)
第二节社会动力机制(本节不做考核要求)
第三节群体效应与设计(次重点)
社会助长效应、社会致弱效应、社会惰化效应、社会趋同效应、从众效应。

第九章设计师个体心理特征(本章不做考核要求)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指定教材
《设计心理学》,张鑫、郭媛媛主编,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

其中第九章不做考试要求(各章中不做要求的节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25%、一般10%。

3、本课程较适合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四、题型示例
1、填空题:
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被称作是感觉。

2、单项选择题: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
B 格式塔
C 托兰斯
D 包豪斯
3、多项选择题: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有
A准备期 B 酝酿期 C 豁朗期
D 验证期
E 灵感期
4、名词解释:
设计心理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现状,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

5、简答题: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投射法、仪器测量法
6、论述题:
如何培养设计师的创造能力?
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
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培养求异和求同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组织方式的培养:头脑风暴法、检查单法、类别模拟发明法、综合移植法、希望点列举法。

培养设计师适于促进设计创造能力的性格特征:勤奋、客观性、意志力、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