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11 ~2012学年第2学期课程号:课程名称:家具与木制品创新体系论文题目: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学科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二O一二年四月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家具设计中,一方面,设计心理学利用传统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家具功能设计中结构、材料、工艺和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作用,同时它也为家具功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用户心理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家具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设计心理学为家具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提供了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参考形式和参考色系,使产品的造型和色彩能对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而使设计心理学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家具设计。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家具设计应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从人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意向过程)和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

由于心理学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地走向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逐步成为应用性学科。

而设计心理学是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将心理学的规律和研究成果运用于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设计中各构成要素的心理学特点和规律,指导设计师设计出能满足市场和用户心理需要的产品[1]。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设计心理学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这一设计中的难题,进而使家具的创新设计成为具有科学依据的行为。

1 概述1.1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设计心理学英文名Design Psychology ,源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Do nald.A.Norman )所做的被称为“物质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其研究内容接近于设计心理学,所以其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被译成了“设计心理学”。

作为一名认知心理学家,他在该书中写到:“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2]。

”中国学者李彬彬在其专著《设计心理学》中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是:“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3]。

”湖南大学赵江洪教授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是:“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4]。

”由此看来,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科与心理学学科交叉发展所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边缘学科,它将心理学的规律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家具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和研究家具各构成要素的心理学特点和规律,指导设计师设计出能满足市场和用户心理需要的家具产品。

1.2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家具设计是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的设计,强调设计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人使用的目的。

在人与家具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在自然方面,人性化设计要研究诸如人体形态特征、人的感知特性和人的反应特性,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等等。

在社会方面包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人文环境等,目的是解决产品如何适应人的各方面特征,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5]。

人性化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包括特定的人或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不同的消费水平等等,这就要求设计师以适当的设计表现手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设计心理学解决的恰恰是设计过程中一系列“人”的问题。

家具设计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的设计活动,这就决定了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是设计之初必做的课题。

当代的设计无不利用心理策略,在当今家具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诸如德国、北欧、日本都把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作为高品质设计的前提。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要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人性化家具设计更是如此。

设计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家具设计具有指导和约束的意义,设计心理学作为人性化家具设计的理论依据,很好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一系列关键问题,诸如人性化设计的目的、如何进行人性化设计、怎样的设计才称得上是人性化设计等等,可以说离开设计心学的支撑,所谓的人性化设计会成为一纸空谈。

随着人们对家具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人们不仅要求获得商品的物质效能,而且更加需要满足心理需求。

家具设计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设计心理学的支撑。

2 家具人性化设计的心理学因素分析一个好的家具设计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满足家具的功能结构要求,保证使用安全;造型美观,符合使用者的审美需求,与同类产品有显不同;家具造型与家具使用环境协调一致;无论档次定位如何都应令使用者感到物有所值。

这就要求家具设计师通过分析和研究家具各构成要素的心理学特点和规律,设计出能满足市场和用户心理需要的家具产品。

2.1 功能心理家具是具有物质(实用)功能、并由人赋予一定形态的制成品。

家具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一定的功能。

人们购买家具时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生活、办公等需要,不为人所需要的家具就是废物。

这就是人们往往说“功能第一性”的缘由。

家具实用功能的价值是以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为主要标志的[6]。

(如图1功能性沙发)图1 功能性沙发2.2 使用心理家具是供人使用的,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工具,是人的功能的一种强化和延伸[6]。

家具的物质功能只有通过人的使用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家具的功能与人的功能间具有直接的相互联系。

现代生活要求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使用家具应感到方便、温馨、舒适。

这些均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家具设计时,应从使用性出发,使人和家具达到高度的协调。

2.2.1 尺寸的协调家具的几何尺寸必须符合人体各部的生理特点及人体的尺寸。

例如,工作台、坐椅等的设计如不符合人体尺寸,就会感到不适、易于疲劳、久之就会引起相关肌肉的损伤,导致腰酸背痛等。

2.2.2 心理的协调上述各因素均会由生理上的不协调而影响到心理上的不适应。

另外,家具整体的空间布局、给人的安全感、以及使用的方便、舒适等的心理因素都对家具的形象产生影响。

2.3 审美心理家具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它还通过外在形式唤起人的审美感受,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家具与人的这种关系就是家具的审美功能。

这是一种精神功能或心理功能。

家具的审美感是建立在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基础上,审美感受是直接来自对家具外观的形态色彩、肌理的感性知觉和表象,是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结果。

如果家具的外在形式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审美愉悦,它便有了一种“效用或“价值”,即具有了“审美功能”。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性需要,是家具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具产品的形态、色彩、肌理能使人产生各种感受这些感受大致可分为两类:功能性的与情感性的。

2.3.1 功能性的感受功能性的感受,即是人的生理反应。

形态的力感与柔和感、动感与稳定感是通过家具的形体及线条体现出来的。

力感是家具所显示的气势,例如直线所显示的刚直、严谨、意志,高层建筑、的垂直线主调,引导人的视线垂直方向延伸,从而取得挺拔向上、高大雄伟、刚劲庄重的视觉效果,体现为“力”的美(如图2米兰家具展椅子)。

斜线主调的造型则给人以活泼、生动、变化的“动”感。

曲线主调的柔和、活泼感,以及流线型的运动(如图3 Sparklingchair)、柔和感;而对称形结构及上小下大结构的则呈现出稳定感。

图2 米兰家具展椅子图3 最轻座椅Sparkling chair 2.3.2 情感性的感受情感性的感受主要源于联想。

上述色彩与肌理的冷暖感、软硬感,以及兴奋与沉静感、华丽与朴素感、愉快与忧郁感等的感受中也包含着联想的因素,其往往是与自然物联系而产生的情感。

然而,与功能性的感受不同,情感性的感受要复杂得多,它因人而异,又受情感起伏、年龄增长、生活遭遇等变化的影响。

例如,就色彩心理而言,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因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物质财富、生活方式而造就的社会心理,决定人的色彩心理;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信仰的人,其气质、性格、兴趣等常反映在对色彩的喜恶不同;生活在不同地区和环境的人,色彩心理不同,农村受大自然平静色调和室内采光环境影响,偏爱鲜艳色调,城市则因人口密集、噪声和快节奏生活环境,而讲究雅致、文静、舒适的色调;性别不同对色彩爱好不同,并且随年龄增而变化;人还受经历、修养、情绪及场合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色彩联想。

联想使色彩物化、情感化。

再如,利用特有材料的自然特性(如质感、纹理和色彩)可以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增添乡土情趣;金属的台面涂以桔纹漆或覆以皮纹的人造革,就会形成温暖感、柔软感和乐于抚摸的亲切感。

(如图4米兰家具展沙发)图4 米兰家具展沙发图5 写意空间Facett沙发2.4 消费心理家具设计师应善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

消费者对家具的要求无非是三个方面:实用、美观、经济。

实用不仅是要求家具具有先进和完善的诸种功能,而且还要求安全、可靠和耐用。

美观不仅是要求产品具有形式美,结构美,而且要求具有制作精致的工艺美;要求家具具有“时尚”的特征,即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使之具有较为持久的魅力,以免产品并未失去先进的物质功能,却由于“式样落后”、“不时髦”,因失去欣赏价值而遭到淘汰。

家具的零件设计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组装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装配工艺性,并选用适当的材料,以降低成本,使之具有良好的效能费用比。

(如图5写意空间Facett沙发)3 设计心理学在家具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设计心理学与产品功能设计通常来说,功能是家具的第一属性,是家具存在的根本原因。

家具的功能是靠物质来实现的,而物质又受到结构、材料、工艺和经济性的制约。

因此,家具功能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应用主要是从结构、材料、工艺和经济性四方面来体现的。

3.1 在家具功能设计中的应用家具的结构方式是体现其功能的具体手段,是实现家具功能的核心因素[10]。

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家具的技术性能,能使家具具有优良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结构所体现的形式也对家具有很大的影响,会直接给消费者一种直观的印象。

因此,在现代家具设计中,设计者往往会通过粗壮高大的结构来体现宏伟气派的感觉,通过稀疏纤细流畅的结构来体现优美典雅的感觉。

例如:一些公共场所的座椅设计很好地体现了针对不同使用环境和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的分析,例如考虑到学生就餐的时间短,小群体方式进餐的心理需求,学校餐厅的座椅被设计成无靠背造型,四人或六人座一组;火车站候车厅的座椅则设计成独立式和敞开式两种,以满足不同旅客对不同休息方式的心理需求,公交车的座椅一般面积较小且紧凑,尽量满足乘客的寻求舒适的心理。

材料是造型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表现功能、体现结构的基本条件[10]。

材料的选用与家具设计有密切的关系,除了技术上的原因,还要能反映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要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