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急性喉炎护理查房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
护理措施
给予雾化吸入 ,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减轻 喉头水肿,缓解症状
集中进行操作,减少刺激,保持患儿安静
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喉头水肿及梗 阻的情况 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护理措施
对患儿家长进行急性喉炎护理知识教育
相关知识
喉梗阻分为以下4度
Ⅰ度:安静时如
Ⅱ度:安静时也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 听诊可闻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较快。
相关知识
喉梗阻分为以下4度
Ⅲ度:除有Ⅱ度喉梗阻的症状外,患者因缺氧而 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发绀,恐惧及出汗,肺部听 诊呼吸音明显减低,心音低快。 Ⅳ度:经过呼吸困难的挣扎后,渐呈衰竭,昏睡 状态,由于无力呼吸,表现暂时安静,三凹征也 不明显,但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全 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音钝弱,心率或快或 慢,不规则。
病史介绍
患儿,23床肖晨光、男,2岁10月,因“咳嗽、声嘶、喉 鸣小时”入院。
患儿于2015-12-11 04:40入院,患儿半小时前无明显诱因 出现声音嘶哑,偶有咳嗽,呈犬吠样,可闻及吸气性啰音, 可见明显呼吸困难,无口周发绀。精神尚可,饮食稍差,大 小便未见异常。否认发病前异物吸入及剧烈呛咳史。
病史介绍
查体:体温36.8℃ 脉搏 130次/分 呼吸 34次/分 神志清楚,
精神尚可,呼吸急促。颈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未 见分泌物
相关知识
定义:是小儿以声门区为主的喉粘膜的急性炎
症,常累及声门下区的粘膜及粘膜下组织。 冬春季发病 婴幼儿多见
易于发生呼吸困难
相关知识
解剖
相关知识
辅助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可见 喉粘膜弥漫性充血, 尤其是声带充血,声 带由白色变为粉红色 或红色。有时可见声 带粘膜下充血,声带 因肿胀而变厚,但两 侧声带运动正常。
相关知识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急性喉炎:患儿,男,2岁10月,因“咳嗽、 声嘶、喉鸣半小时”入院,否认异物吸入及剧烈 呛咳史。查体:神志清楚,咽部充血,双肺听诊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 异常,故初步诊断“急性喉炎”。
相关知识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异物: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家长常能 说出症状的开始或剧烈呛咳的时间,有持久性哮 喘样呼吸困难。 2.支气管肺炎: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的 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该 患儿有发热、咳嗽,但肺部听诊未闻及细湿啰音。 该诊断暂不能成立,必要时完善胸片检查协诊。
诱因: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变应性体质, 牙齿拥挤重叠,上呼吸道慢性病
相关知识
病理
声门下腔 粘膜水肿 粘膜下蜂窝织炎、化脓性或坏死 性变 粘膜溃疡→大面积坏死→假膜
相关知识
临床表现
起病急,白天症状轻,夜间加剧 声嘶 犬吠样咳嗽
吸气性喉喘鸣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严重时出现三凹征,如治疗不及时则病儿面色苍白、紫 绀、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全身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无力等。
相关知识
治疗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抗感染治疗: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喜炎平。
3、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地塞米松 4mg 雾化吸入。
护理问题
有窒息的危险 与扁桃体肿胀阻塞呼吸道 有关 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护理患儿的知识
护理措施
鼓励多饮水或选择患儿喜欢喝得饮料。给予清淡、易 消化 、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擦洗身体,并注意保暖
小儿急性喉炎
儿科 王晓乐
主要内容
病情介绍 护理诊断 护理评价 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目
1、定义 3、病因及发病机制 5、临床表现 7、辅助检查
2、解剖 4、病理 6、喉梗阻分度 8、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治疗要点 录 10 12、护理措施
11、护理问题 13、效果评价 14、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谢谢观看
估计患儿家长接受知识的能力 根据患儿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 教育计划 根据患儿家长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教育
效果评价
患儿呼吸通畅,无窒息的危险 患儿家长能了解疾病的知识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住处要经常开窗通风。 2.加强营养,适当锻炼身体,保持口腔卫生,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 3.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公共场合,以防传 染。 4.在天气变化时,家长应注意小儿的防寒保暖,及 时增减衣物。 5.让小儿多到户外活动,多见阳光,以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体质较弱的儿童,选用增加机体免 疫的药物如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小儿喉腔较小,喉粘膜松弛,易致声门 阻塞 喉软骨柔软,粘膜与粘膜下层附着疏 松 喉粘膜下淋巴组织及腺体组织丰富 咳嗽反射较差,气管及喉分泌物不易 排出 抵抗力及免疫力低 神经系统较不稳定,易受激惹发生喉 痉挛 喉痉挛加剧充血及喉阻塞,使喉腔更 加狭小
相关知识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继发于急性鼻炎、咽炎 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 大多由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占2/3);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