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国内纸面石膏板行业需求分析

2012年国内纸面石膏板行业需求分析

2012年国内纸面石膏板行业需求分析卫建 王筱凤(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摘要] 本文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国内纸面石膏板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我省相关企业分析了解市场情况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纸面石膏板;市场;分析[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1324(2012)-01-0080-061 行业概述纸面石膏板是以熟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添加剂与纤维作为芯材,表面粘贴覆盖专用的板纸而制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护面板纸主要起到提高板材抗弯和抗冲击的作用。

整个纸面石膏板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即将拌好的石膏浆体浇注在行进中的下护纸面板上,在铺浆成型后再铺上上护面纸,经凝结、切断、烘干、修边等工艺而成。

常用的纸面石膏板有:普通纸面石膏板、防潮纸面石膏板、防水纸面石膏板、耐火纸面石膏板。

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主要有龙牌、泰山、拉法基、可耐福、兔宝宝(新产品)、莫干山等(图1)。

纸面石膏板与轻钢龙骨、岩棉板等产品配套使用,具有轻质、防火、隔声、抗震、占地面积少,装饰效果好、综合造价低等特点。

除应用于非承重的隔墙吊顶外,还可以用于工程中的外墙保温、墙面装饰、旧房改造、吸声、降噪等。

而且从性价比来看,石膏是其他任何材料也不能替代的。

石膏板特点:(1)能耗低、效率高。

生产同等单位的纸面石膏板的能耗比水泥节省78%。

且投资少生产能力大,便于大规模生产;(2)轻质、造价低。

用纸面石膏板作隔墙,重量仅为同等厚度砖墙1/15,砌块墙体1/10,有利于结构抗震,并可有效减少基础及结构主体造价;(3)保温隔热。

石膏板具多孔结构,其导热系数为0.16W/(m・K),与灰砂砖砌块(1.1W(m.K))相比,其隔热性能具有显著的优势;(4)防火性能好。

石膏遇火在释放化合水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延迟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具良好防火阻燃性能,耐火极限达4h;(5)隔音性能好。

具有独特的空腔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隔声性能;(6)装饰功能好。

表面平整,板之间通过接缝处理形成无缝表面,可直接装饰;(7)施工性好。

仅需裁制刀便可随意对纸面石膏板进行裁切,施工非常方便;(8)居住功能舒适。

具有独特的“呼吸”性能,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室内湿度;(9)节省空间。

采用纸面石膏板作墙体,墙体厚度最小可达74mm,且可保证墙体的隔音、防火性能;(10)区域特征明显。

价格较低、运费占成本比例较大。

(11)资源先发优势明显。

运输费用占成本比例约7%~8%,靠近市场是发展必然。

天然石膏或脱硫石膏的供应先进入者具有资源先发优势和供应排他性(图2)。

国家2011年本《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将1000万m2/年以下的纸面石收稿日期:2011-12-23图1 国内纸面石膏板市场占有率建筑材料与应用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膏板生产线认定为淘汰类,将3000万m2/年以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认定为限制类,从而使行业的进入壁垒得以提升。

目前3000万m2 /年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约需1.5亿元的资金投入(北新已经降至1亿元以下)。

2 宏观经济增速下降,行业发展结构性机会犹存2.1 经济整体需求增速下滑趋势确立按照中投宏观小组的研究,2011、2012年预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分别为29.7和35.6万亿。

增速分别为24.3%和20%,如果按照这个预测,2012年将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速从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图3)。

更为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可能具有对未来的指向性意义,它标志着我国近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以上时代的结束,未来的增速可能长期低于20%。

如果观察自2008年底以来的投资结构,会发现我国房地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之间的互补关系十分显著。

2009年,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是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较低的时间段,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仅为15%,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仅为25%,这些数据都远低于2008年和2010、2011年35%左右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速高达60%以上,对冲了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

但在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企的那三年里基本建设投资增速均低于20%。

2011年1—10月份基本建设投资与去年相比甚至没有增长。

目前市场普通预期明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出现明显的下滑,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在明年将下滑到18-20%的水平,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度仍要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则基建投资要保持至少20%以上的增速,这一增速将明显高于今年。

2.2 行业发展的结构性机会在宏观经济整体需求有可能较长时间内增速逐渐下滑的背景下,仍然认为石膏板行业可能存在结构性机会。

这是由于产品差异性和区域性两个特性决定的。

2.2.1产品差异化发展的结构性机会就产品的差异性而言,随着消费升级,石膏板的使用呈现高端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公共设施装饰装修中,高端产品的使用比例会大幅度增加。

石膏板属于装饰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吊顶和隔墙装修工程中,其中,国外主要运用于隔墙中,占比为80%,用于吊顶不到20%;而国内石膏板吊顶用占比在70%以上,只有不到30%用于隔墙。

另外,石膏板用于公装和家装的比例也有比较大的差别,图2 行业竞争力分析图3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公装占比达80%,家装只有20%左右。

这一点可以从国内石膏板产量增速与建筑施工面积增速的历史对比中得以验证。

石膏板产量增速与住宅建筑施工面积增速相关度较低,趋势并不一致。

而与办公楼和商用房的建筑施工面积增速相比,则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波动,说明国内石膏板更多的用于公装而非家装。

公装主要采用高端产品,其用量占高端用量的80%以上。

预计今后随着消费偏好的升级和钢结构的推广,中高端产品的比例将适度提升。

石膏板消费对象的不同也决定了产品需要差异化发展。

如北新建材,高端产品龙牌用在公装和家装的比例为8:2,而泰山则正相反,比例在3:7,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定位的不同和销售策略的不同。

石膏板的购买人群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分包或装修公司采购,由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价格比较敏感,相对会采取物美价廉的产品;而另一部分为个人用户,由于对产品熟悉度不高,一般选购具有品牌或口碑良好的产品。

而泰山牌由于性价比较高,更容易被第一类用户所选用;同时,市场口碑较好,也容易被第二类用户所接受。

2.2.2企业区域化发展的结构性机会建材产品产生区域化结构性机会主要是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建材产品受到运输半径的限制两个特性。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建材产品需求增长差异较大。

由于纸面石膏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价格低,运费占比大)和资源属性(天然石膏或脱硫石膏、煤炭),且资源企业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因此,快速占领市场,抢占资源成为石膏板生产企业自始至终的发展策略。

纸面石膏板与水泥类似,都具有同质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但就同质性而言,纸面石膏板的品牌特征更加明显,高端主要为北新建材的龙牌、拉法基、可耐福等;而中端则为泰山牌一只独大,其他的如平邑中兴、南乐津华以及兔宝宝等,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低端则为众多规模小、技术落后的小企业。

在行业竞争方面,北新建材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已达35%,而且布局层次明确,从北京逐步向外扩张,目前已经扩张到了内蒙古、新疆以及云南、贵州等地。

而外资公司拉法基、可耐福等则因为远离决策中心,反映相对迟缓,且受制于北新等内资企业的竞争,扩张脚步相对缓慢。

如北新建材公司,该公司纸面石膏板的布局相对合理(表1)。

从其内生和外延增长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扩张始于1996年,在其后的15年里,北新公司产能通过内生扩张和外延并购,目前产能已经扩大了近50倍。

该公司依托于北京,先通过整合泰山石膏布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需求旺盛区域,然后进一步向两端扩张,在华中和东北等地区建设新的生产线。

在将主要市场覆盖后,公司又在2011年规划了1.3亿m2的生产线,主要布局于未来将获得政策支持和需求快速增长的中西部地区,如四川、重庆、贵州等。

预计未来5年该公司纸面石膏板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市场占有率达46%。

3 石膏板行业将呈现消费升级、成本下降和领军企业快速发展的局面3.1消费升级推动石膏板需求,五年内市场将增长80%3.1.1 我国人均石膏板用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图4)目前我国纸面石膏板产能在25亿m2左右。

虽然我国石膏板消费总量已达18亿m2左右,但人均消费量不足1.4m2,与发达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长期看,石膏板作为新型建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人均用量将逐步提升。

在美国,在过去100年中,石膏板消费量增长了27倍,其在90年代石膏板表观消费量就超20亿 m2,对应人均用量从上世纪初的2.7 m2/人稳步上升,并于2006年达到使用高峰,人均13.97m2。

虽然近两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人均用量有所下滑,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全球平均水平看,人均用量也在2.5 m2左右。

我国石膏板应用历史较短,2002年人均用量0.13 m2,近十年石膏板产量增长超过10倍,带动人均用量增至2009提底的1.15 m2。

虽然我国市场快速增长,但相对于成熟的美国市场,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建筑材料与应用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差距,长期需求空间仍然广阔。

3.1.2 石膏板应用于新建与改造住房,需求增速快于房地产投资增速从近十年来我国水泥与石膏板需求的增速来看,石膏板都远远超于水泥(图5)。

从2002年至2010年间,水泥需求年均增速14%,石膏板为40%,而同期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速约13.5%。

由于水泥多用于新建建筑,从其与我国商品房竣工面积的走势来看,两者增速非常接近。

石膏板的需求增速波动也受到竣工面积影响,但是增长率远高于同期竣工面积及水泥需求,这说明:一方面,石膏板不仅用于新建房屋,其在旧房改造中也同样应用广泛。

另一方面,石膏板在不断替代硅酸钙等传统的建材。

3.1.3五年内石膏板需求将增至40亿m 2,较目前增长80%(图6)石膏板应用于新建商用与民用住宅中,但石膏板也大量应用于存量住房的改造中,因而其需求增速往往高于房地产投资,且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石膏板作为一种新型建材,替代优势明显,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近几年我国人均使用石膏板面积增长快速,但较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还差之甚远。

估算未来石膏板行业的增长空间。

按人均消费量计算,仅使国内人均消费量达3 m 2,同时结合国内建筑结构不同和认识不同所带来的需求差异,未来的市场容量也将达到40.2亿m 2(不考虑人口增长),增长空间在116%。

对应年均增速为13%。

如果10年内达到峰值的话,未来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