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案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置
1.课程依据—依据会计专业要求开设该课程
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能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和理论;能掌握企业筹资、投资的渠道和方式;会运用金融工具计算财务管理的相关指标.
2.课程定位
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

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公司法》等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法规;
2.能合理筹集资金,正确投资决策,有效营运资产,规范收益分配等财务主要业务。

能力目标:
1.能理清并协调企业财务活动所产生的财务关系;
2.能比较敏锐地判断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变化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
3.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变化对财务产生的影响;
4.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财务决策分析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4.课程对象:三年制开放大专会计电算化专业.
(二)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路,邀请行业企业财务专家对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遵循本课程特点和学生认识规律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财务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施职业技能训练。

本课程设计的思维路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依据什么进行管理、其管理与其他管理有何不同引导思考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什么引导思考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
企业财务怎样管理引导思考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

2.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3.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能合理筹集资金,正确投资决策,有效营运资产,规范收益分配等财务主要业务。

难点:(1)能理清并协调企业财务活动所产生的财务关系;
(2)能比较敏锐地判断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变化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
(3)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变化对财务产生的影响;
(4)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财务决策分析能力。

4.重难点解决办法
理论知识:由浅入深、联系实际、启发思考,让学生逐渐领悟。

业务核算:讲练结合,从一般到具体,让学生触类傍通。

操作技能:利用资源库的资源,进行仿真模拟实训。

(三)教学实施
1.学情及对策
学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对会计岗位有初步认识;理论知识学习缺少主动性、对动手操作、实务有浓厚兴趣;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社会实践锻炼、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缺乏感性认识、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够。

对策: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善于总结适合的学习经验,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化“教、学、做”的结合,让学生多做、多练;通过认知实习、顶岗实训,增强学生实务操作技能。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六步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1)六步教学法,将教学组织分为明确任务、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六步。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准备等信息搜集,制定课程教学方案,并准备各项教学资料。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和财务管理流程实施模拟工作过程,并以“过程+结果”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六步教学法为本课程主要的课程教学组织方法,每个完整的学习子情境的教学均要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课堂组织,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教学。

(2)直观教学法
通过教师演示、观看实际操作录像等直观的方法演示工作过程,进行操作示范。

建立资金筹集流程演示、项目投资流程演示、证券投资流程演示、营运资金管理演示、收益分配流程演示、预算编制流程演示等。

(3)案例教学法
以企业实际案例讲解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的操作和应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指导性。

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并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分工配合,寻找企业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更直观的了解案例.
3.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子课件、投影、视频、音频、多媒体教学软件。

其中,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知识讲解可采用电子课件投影进行教学;有关企业资金筹集业务、项目投资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营运资金业务、收益分配业务的操作可采用视频教学直观演示;有关案例及相关法规宣传等可采用音频教学;师生互动、课堂展示等教学环节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4.考核方法
课程学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其中,理论知识和个人训练项目由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核,得出学习成绩分值,该部分成绩占30%。

期末卷面考核成绩占70%。

5.教学创新与特点
教学内容情境化——由行业专家、职教专家、骨干教师鼎力合作,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体现职业岗位分析和工作流程的理念设计课程,形成情境化教材体系,突出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情境实施团队化——知识与技能联动,突出适用;个人与团队联动,培养协作;学校与企业联动,彰显合作。

行业与专家联动,重在创新。

二、一次课教学设计范例
1.明确教学目标与工作任务:
知识目标:
●熟悉资金筹集的含义;
●理解资金筹集管理的原则;
●会运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
●会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

能力目标:
●会通过现代媒体等手段收集企业筹资决策所需资料;
●会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加工整理选取资料;
●能系统清晰又重点突出地撰写筹资决策分析报告。

职业素养:
●会与企业内外相关部门沟通筹资决策方面的信息;
●能比较敏锐地判断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对筹资活动产生的影响;
●培养勤奋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本次学习的工作任务
(1)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等,分析资金需求情况;
(2)运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
(3)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

2.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架构:
教学重点:筹资规模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岗位任务对照,销售百分比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程序与步骤;回归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程序与步骤。

教学难点: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项目的确定,运用销售百分比法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确定对外筹资需要量;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资金需要量a、b值的确定。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拟练习法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电子课件、投影、视频等,课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学
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到课程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能力测试及本次课设计的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系统。

3.确定教学环节安排:(40分钟)
(1)导入(5分钟),引导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工作任务。

(2)知识准备(10分钟)讲解筹集资金的概念、筹集资金的原则、筹集资金规模预测的方法。

(4)典型任务举例(20分钟),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销售百分比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程序与步骤;回归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程序与步骤。

(7)课堂总结及课后任务(5分钟)。

4.教学检查与评价
第一,学生自行对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查
第二,教师进行过程的监督与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需要量计算是否正确;
(2)销售百分比法操作是否正确;
(3)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操作是否正确;
(4)资金需要量预测流程的模拟是否正确。

第三,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1)不足;
(2)收获。

第四,教师评估
(1)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总结比较。

第五,学生互评
(1)学生互相学习;
(2)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六,综合评价
(1)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取得的成绩等综合评定;
(2)对学生所做的每个步骤进行量化,得出一个总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