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3.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开始用什么思想作 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
答:儒家思想。
下一步
第三课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上)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1 秦汉时期 §2 盛唐气象
§1 秦汉时期
1、秦 1.1、秦的统一 1.2、秦始皇主要活动
2、西汉 2.1、汉武帝 2.2、疆域 2.3、东汉 2.4、三国两晋南北朝
D. 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 A)
A.形成不同的组织 B.形成不同的器官
C.形成不同的系统 D.形成不同的个体
3.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 D )
A. 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B. 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4. 分化的细胞能再恢复到原来分化前的状态的是
汉武帝时期,他为了巩固中央政 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削弱国王势力 实行察举制度 削弱丞相权力 加强中央军力 任酷吏和严刑法 统一货币 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等 返回
西汉疆域图
2.3 东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趁社会 矛盾激化夺权建立新朝,但未能 使社会稳定下来。经过战乱,西 汉宗室刘秀恢复汉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
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 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 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 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 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 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 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 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 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3 全能性大小: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4、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过程:
离体的组织 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胚状体
发育
新植株
离体的组织或细胞
胚状体
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愈伤组织
试管苗
离体的组织 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单核 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淋巴细胞
一、细胞分化
1. 概念:
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 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 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
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是否意味着细胞中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为什么?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同组织 的细胞共同来源于受精卵,经有丝 分裂产生。
有丝分裂 细 胞
继续分裂 增加体细胞数量 高
等
各 细胞分化 种
形成 组 织
系动
统物
器
体
官
绿色开花
植物体
上皮 细胞
上皮组织
有丝 分裂
受精卵
细胞
肌肉 细胞
分化
肌肉组织
神经
细胞
神经组织
器 系人 官 统体
骨细胞
结缔组织
一、细胞分化
1. 概念: 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 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C的形成是B细胞(分化 )的结果 3).A能够形成D说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 )
公元前230年,秦俘虏韩王, 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克 邯郸,擒赵王。
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都 蓟(jì),燕王逃。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 (bì)破魏都大梁,杀魏王, 灭魏。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60 万破楚都郢(yǐng),俘虏 楚王,灭楚。
公元前222年,王贲攻辽东, 灭燕、赵残余。
2. 实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特点: 持久性
不可逆性
稳定性 4.对多细胞生物体的意义 能增加细胞的类型,使细胞趋于专门
化,由不同的细胞类群构成多种组织,
再进一步形成结构完整和功能统一的 多细胞生物体。
植物器官切片图
保卫细胞
筛管 导管
成熟区 (根毛区)
气
孔
这些形态结构和
功能不同的细胞
根尖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大一统”思想:在西汉时期也存在着分封制的
残余,地方势力强大,有出现分裂割据的危险。 如何从思想上巩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当 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对儒家儒家经典进 行阐发,主张“屈民而申君,屈君而申天”,即 人民服从皇帝,皇帝服从上天。因此要反对诸侯 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思想统一于孔 子儒学。概括起来,大一统思想包括领土完整、 政令统一、思想统一。大一统思想受到汉武帝的 赞赏,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对后 代社会的政治思想有深远影响。
第五章 第二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形成多细胞胚
多细胞胚发育为人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
示意图:
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仅有细胞的增殖,受精卵能形成 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而发育 成多细胞生物体吗?
一、细胞分化
骨髓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还有可能发育成 完整个体吗? 天竺葵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二、细胞的全能性
1958,美国,斯图尔德:植物组织培养
营养物质 和激素
无菌操作
离体
结论: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二、细胞的全能性
1 概念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2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生物体的细胞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3. 特点:持久性,不可逆性,稳定性
4. 对多细胞生物体的意义
二、细胞的全能性
1. 定义: 2、原因: 3、大小: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 原理: (2) 过程:
(3)优点,应用
1.细胞分化不同于细胞增殖的主要特点( D )
A. 细胞的数量增多
B. 细胞的体积增大
C. 细胞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3、唐朝的对外交往
唐朝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 盛,是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富有的国家 之一,因而对其他国家各国发生了吸引力, 亚、非很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商人和 学文僧潮涌而来。唐朝生产的空前发展也 促使国家国际贸易大为增加,中国人到国 外聘问,经商的络绎不绝。中国地处亚洲 中心,不但与各国频繁交往。而且成为亚、 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转枢纽。
B、文化方面:仿照唐朝学校制度,在京都设立大学, 各学科学习内容与唐朝相仿。
C、科技方面:唐朝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建筑、 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到日本。
D、生活习俗:唐朝流行的马球、围棋等体育活动传 入日本,喝茶之风、过九九重阳节等都是唐朝时传 入而被日本所接受的。
思考问题
盛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唐朝的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 教训,完善规章制度,重用人才, 采取措施恢复发展经济,缓和社会 矛盾 ,及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各国 先进文化。
公元前221年,王贲攻齐, 齐不战而降。
秦 灭 六 国 , 统 一 天 下
1.2、秦始皇主要活动
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 行郡县制
秦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其他
1.2 秦始皇主要活动
2.1 汉武帝
汉武到帝了(汉前武15帝6 时 年期—,前他87为年了)巩,固名 刘政彻治,统小一名,彘开,始是 汉用朝儒的家第思七想个作皇为帝。 汉统武治帝国是家汉的景指帝导的 第时岁思期统十被登想形”个立基,成的儿为。汉了政子 太武“治, 子帝大格七 ,时一局岁16。
(D)
A. 神经细胞 B. 人体表皮细胞 C. 肌肉细胞 D. A、B、C三项都不是
5. 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
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A )
A.具有全能性 B. 分化后恢复原状态
C.畸形分化
D. 具有再生能力
C
6.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
是( B)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武则天(624-725年):中华帝 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 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 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 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 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开元盛世
唐玄宗时期,为了巩固政 权,采取了善于用人、重视吏 治、发展农业、戒奢从简等措 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晚 年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 乱”,唐朝由盛转衰。
而不会变成其他类型的细胞。这说明细胞分化
具有
稳定性
一、细胞分化
1. 概念: 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 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实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特点: 持久性
不可逆性
稳定性
细胞分化对多细胞生物体有何意义?
许 受精卵 多次 多
§2 盛唐气象 1. 隋朝 2. 唐朝前期的政治 3. 唐朝的对外交往 4. 唐朝的世界影响
1、隋朝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实现大统一。
隋朝(581-618年)前期社会繁荣。隋 炀帝时期,滥用民力,社会矛盾激化。隋朝 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灭亡。
返回
2、唐朝前期的政治
唐朝的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 教训,完善规章制度,重用人才, 采取措施恢复发展经济,缓和社会 矛盾,出现了:
新植株
胚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