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 PPT
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讲座 PPT
2、观赏功能.在一个小区内每栋楼的色彩不一与环境 相称,点缀整个小区观赏性。由小区组成的城区,更是 因为各个建筑之间的差异,形成我们城市的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的景观。
(二)企业的功能(开发、施工、监理企业)
一个要树百年品牌的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功能, 企业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必须有盈利的功能 企业的盈利是国家税收的保障,一个企业不盈利,
四、建筑物按其项目管理的要求分类
在项目管理中,将一般的建筑物按工种工程进行 分解。如一栋楼为一个单位工程,并可以分为若干分 部工程: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一般建筑+-0.000以下的 部分);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 给排水工程、电梯工程、弱电工程、等分部或子分部 工程。一个分布工程又可分为若干分项工程,如挖土 分项、填土分项、砌石分项、砖石分项、钢筋分项、 魔板分项、混凝土分项、抹灰分项、涂料分项、玻璃 分项等等。分项工程则是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也就 是说检验批是基层的组成单元。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3.企业必须有自我发展的功能 企业发展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需要,是职工的
需要。企业只有发展才能进步和壮大,才能把企业作 强,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4.企业必须有用自己企业文化创造社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只有用企业文化武装起来
的职工团队,才能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而 只有这种前进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财富无不渗 透着企业文化的氛香,社会积累无不表现出企业的能 力,这种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会慢慢的成为历史文 化的象征。
二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今天企业面临着迅速变化 的市场环境,需要根据外界的变化不断的对自身进行 调整,重新组织企业资源、工作流程等,加强风险管 理、变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适应变化而生存的基本出 路(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项 目管理方式已被实践证明能够适应变化的市场,能够 实现重组资源,迅速变革的需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 理方法。能力支持策略,策略支持目标,目标适应市 场变化,管理为三项(能力策略目标)提供保障。企 业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四点(管理、目标、策略、 能力)的匹配就能发挥最高效率。
4810 4820 4900
类别名称 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房屋建筑业 矿山建筑业
铁路、公路、道路、桥梁建筑业 堤坝、电站、码头建筑业 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 线路、管道安装业 设备安装业 装修装饰业
二、功能
(一)一个建筑工程其功能一般具有实用功能和观赏 功能。
1、使用功能.应该满足用户(人们)在实用房屋时的 要求,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人流路线合理,各种设施 使用安全,并满足人们对色彩的要求。功能齐全,相、 电包括照明用量、空调用电、家用锅炉用电等;同时 包括弱电,如有线电视、对讲门铃、电话、宽带上网 等;饮用水的供应,燃起的供用等;公共部位要有上 下方便的楼梯,小高层建筑九层及其以上应设电梯等。
涉及施工单位管理工作很多,现就工程质量方面做一 下简单介绍: 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
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 技术交底有措施、图纸会审有记录、配置材料有试验、 隐蔽工程有验收、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 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 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三、分类
(一)从建筑物的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因高度的不同分为: 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1-6层) 、小高层建 筑(12层以下)、高层建筑(100米以内)、超高层建 筑(100米以上)
(二)从建筑的形式分类(使用材料): 砖混结构、混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 结构
三、分类
(三)按承重方式分为: 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内骨架承重结构、空间 结构承重结构 (四)按耐火等级(极限)分为: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建筑(我们开发的项目一般 为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
对层高和室内净高、阳台、过道空间和套内楼 梯、门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 隔声、给排水、采暖、燃气、通风和空调、电气及综 合设计均有具体技术参数;对公用部分的楼梯和电梯、 走廊和入口、垃圾收集设施、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附 建公共用房也有详细要求和规定。
2、建筑施工 工程开工前应对承包商进行招标投标, 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然后进行设计图纸回身,将图纸 的不足和异议均消灭在施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意图交底,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审图的基础上对其 书面提出,由设计方答复做好记录,各方签证。施工 单位应进行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 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在此同时,甲乙双 方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甲方与监理公司签订委托监理 合同等。施工单位按照“四控、三管、一协调”的原 则,在合同条件的约束下进行施工。
4、关于项目的四个阶段 ①萌芽期/概念阶段:主要工作位,创新和可行性研究。 其管理的内容:项目定义、范围和功能设计、经营目 标、可行性研究、初步估算(要求在+-30%范围内) ②生长期/开发阶段:主要工作为计划和设计。其管理 内容为,方案设计、资源安排、初步设计 (要求在 +-10%以内)控制计划、批准实施。
不是一个企业领导和个人行为,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是对社会对职工不负责任。为此,企业必须有盈利的 功能。
2.企业必须有担风险的功能 市场经济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对来自各方面的
风险,一是从容面对风险,二是充分认识风险,采取 回避、分担、转让等手段。才能达到担风险的功能。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节选)
GB/T4754-94(代替GB4754-84)
代码
门类名称
第一产业
A
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
第二产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见附表1)
第一层次 G H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F
地质勘探业
第二层次 I
三是信息、经验、教训积累的需要:项目信息与经验 教训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一个项目完成,除了实现预 定的目标外,还应包括从该项目获得的经验教训和项 目信息档案,以积累相关知识,备未来项目所用。经 验教训,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并对 经验教训信息进行不断地总结,我们将很难实现企业 范围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立,也不可能实现教育员 工的目的,不得不屡次面对财富的流失和居高不下的 项目成本。信息档案,项目已经存在上千年,仅就近 几十年来看,各行各业的项目信息沉淀又如何呢?由 于缺乏信息的积累,造成了大量项目管理方面的重复 性工作和屡次出现的错误无形中又提高了项目开发成 本。
1.“四控”:即安全生产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2、“三管”:信息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 3.“一协调”:组织协调。
介绍各主体的侧重点
建设项目管理目前已列为一门学科,国家已颁布《建 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建设工 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同时我们已有法律、 法规、标准和规定总计约千余册,供建设项目参建各 方使用和执行。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
J
第三产业
K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L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第三层次 M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N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第四层次 O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P
其他行业
附表1 门类 大类 中类
47
471
472
473
E
474
479
48
481
482
49 490
小类
4710 4720 4730 4740 4790
七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管理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管理? 一是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企业内部必然存 在两种类型工作:1.项目2.运行。这两种工作的共同 点是①由人来完成②都受到资源限制③都需要按计划 执行并受到控制。二两种工作的不同点是:①“运行” 是一种持续的重复的工作,必须是稳定的完全的。② “项目”则具有临时性、独特性的特征,必然是一个 不断优化的过程。
范围有关的过程:顾客要求的确认、活动的确定、活 动的控制。 事件有关的过程:周期估算、进度确认、进度控制。
成本有关的过程:成本估算预算、成本控制、工程决 算。 资源有关的过程:资源策划、资源控制。 人员有关的过程:组织结构、人员分配、团队发展。 沟通有关的过程:沟通策划、信息管理、沟通控制。 风险有关的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采购有关的过程:采购策划、承包方评价、合同评价。
六.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学科和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为此涉及的学科特别的 多。如,建筑结构、房屋构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 建筑统计、建筑材料、项目管理等等。 作为房地产开发单位除以上学科的专业人员外,还应 有企业管理、营销管理、物业管理等学科。企业管理 中有涉及经营管理、资源管理、人才管理、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计划管理、土地开发管理、财务管理、行 政管理等方面。
3、下面介绍一些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 项目管理等于科学加艺术。 项目是过程,不是项
目产品本身 项目的独特性 任何项目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项目是一次性和非重复性的 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和开始结束时间
项目是有系统性、渐进地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同 时管理又是指挥(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项目管理过程具体有:
五、建设项目管理的分类依据
一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可分为:建设单位(投资者、业 主、甲方等称谓)项目管理;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管理; 监理单位建设项目管理;施工单位(承包商、以方) 建设项目管理;设计单位项目管理、供应商建设项目 管理等。不同的单位管理的重点不同,但总的来看都 是“四控”、“三管”、“一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