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站客运管理系统”推广应用(一期工程)研究报告简本西藏自治区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太原市晋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11月目录引言 (1)1.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国内同类系统研究现状 (3)3.主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5)3.1项目主要推广内容 (5)3.1.1自动检票机的推广 (5)3.1.2智能Ic卡应用推广 (5)3.1.3条码技术应用推广 (5)3.1.4“系统”应用技术推广 (6)3.2项目实施方案 (7)3.2.1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入和进一步完善 (7)3.2.2“系统“软件的推广和培训 (9)3.2.3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工作 (12)3.2.4“系统”推广和应用的规范化研究 (13)3.3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13)3.4研究工作进度 (14)4.推广系统技术性能指标 (15)4.1大幅度提高汽车站的工作效率 (15)4.2检票机技术指标 (15)4.3联网售票 (16)4.4客运运政管理子系统 (16)5.系统试验与分析 (17)6.项目的管理、经济、社会效益 (18)6.1管理效益 (18)6.2经济效益 (19)6.1.1直接经济效益 (19)6.2.2间接经济效益 (20)6.3社会效益 (20)7.结束语 (21)致谢 (22)引言“汽车站无人自动检票客运管理系统”为交通部“九·五”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项目2000年12月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为了积极地支援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确保西部汽车客运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也为了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交通部及时将《“汽车站客运管理系统”推广应用(一期工程)》作为2002年度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02 318 000 51),首先在西藏自治区大力推广。
本项目是“汽车站客运管理系统”在西部推广应用的一期工程,它的成功实施,为后期的推广应用工作在项目组织、推广措施、人员分工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将来项目在西部其它地区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推广过程中,项目组针对先进性与实用性、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问题,探索出的作业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1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针对西藏自治区汽车客运的具体特点,将“系统”的主要研究成果应用于西藏公路客运管理实践中,建立“系统”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项目研究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系统”的推广可以全面提高西藏地区的整体客运管理水平,项目以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切入点,实现了西藏客运管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西藏自治区汽车客运管理行业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西藏自治区客运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为西藏自治区客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系统”的推广可探索“系统”成果在西部推广的条件和方法,为“系统”推广应用二期工程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推广活动,使“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其适应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使其尽快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2国内同类系统研究现状我国研究公路客运微机管理工作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模式开发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微机管理系统。
归纳起来有如下二种类型:●单一功能的微机管理系统售票员结算票款售票其余人工处理这种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单用户系统,采用有独立处理数据能力的PC机,它的功能是满足售票工序需求,个别系统也扩展了结算功能,但功能之间互不相联,各自独立。
●简易封闭型的网络微机管理系统售票员结算票款调度售票检票车主结票款其余人工处理该类系统在检票工序中采用条码技术,实现了公路客运业务的闭环管理模式。
它的功能涵盖了调度、售票、检票、站务、统计营收这几个工序的主要基本功能。
以上两种微机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⑴不具备联网功能,不能实现行业联合和统一管理。
⑵无法实现开放汽车站全方位、多功能服务。
⑶硬件环境仍然不够科学,成本高、效率低⑷功能不完善,不能涵盖汽车客运站的所有业务3.主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3.1项目主要推广内容3.1.1自动检票机的推广“汽车站客运管理系统”采用了自行设计研制的自动检票机,可与“系统”联网实现自动检票。
该自动检票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检票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00 2 02801.8),它功能齐全、价格低、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并具有语言提示功能。
票面采用条码技术,准确、可靠,从而达到有效防止票款流失的目的。
3.1.2智能Ic卡应用推广系统在开发时引入智能Ic卡管理,目前系统应用的智能Ic卡主要有营运卡、结算卡、操作卡等三种。
IC卡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维护、调度、售票、检票、站务、用户查询及远程联网的全自动化,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汽车客运管理更加规范化。
3.1.3条码技术应用推广“系统”根据《汽车客票条码》等有关标准,在客票上打印39码作为客票标识。
39码是一种可表示数字、字母等信息的条码,主要用于工业、图书及票证的自动化管理,目前使用极为广泛。
在系统中,每张客票的条码是唯一的,通过检票机上的扫描枪扫描,客票的信息写入系统数据库。
“系统”在应用条码技术后,有以下优点:1)使检票更方便、快速、准确。
2)管理简单,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可靠性高。
4)自纠错和信息还原能力强。
3.1.4“系统”应用技术推广“汽车站客运管理系统”完全依据国家客运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汽车站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系统总体结构为全方位开放式结构,共包括维护、调度、售票、补票、检票、站务、营收、行包、查询、远程联网等十个独立的子系统。
这十个子系统应用技术的推广,是本项目推广的主要内容。
3.2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系统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结合西藏自治区汽车客运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二次开发,使系统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西藏各汽车站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人员、技术现状,制定出相应的推广技术培训措施和培训、应用方案。
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3.2.1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入和进一步完善“汽车站客运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汽车站客运管理业务中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为进一步做好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我们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许多措施,对“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下是改进的主要内容:3.2.1.1检票机改进完善针对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项目组对系统运行中可能受到影响的自动检票机做了大量的抗震实验和温度适应实验,项目组有关人员深入到检票机生产第一线,与生产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初步设计了多套方案,并在实验室模拟西藏地区的地理及气候特征,经过数十次的试验,最终决定采用军工元器件特制性能优良的检票机,同时在检票机外部增加防尘装置,提高检票机的防尘性能。
3.2.1.2“系统”软件优化“系统”软件经过优化改进,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参数设置更加灵活,功能更加强大,运行更为稳定,完全满足西藏各汽车站业务管理的不同需求。
系统软件界面进一步优化,增加弹出式菜单和提示性菜单,工作人员只需按照菜单提示进行选择操作,便可完成各种任务,减少了工作人员误操作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3.2.1.3客运运政管理子系统的开发根据西藏自治区运输管理部门的要求,项目组在“系统”原有的十个子系统上新开发了客运运政管理子系统,汽车站可将各类客运管理需求信息及时上报,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有利条件。
3.2.2“系统“软件的推广和培训要使“系统”成果在西藏自治区的汽车站得到很好的应用,必须在对各汽车站的人员构成、技术力量、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和应用方案。
项目组根据推广计划和工作安排,将“系统”的推广和培训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进行:3.2.2.1技术调研技术调研主要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考察两种方式进行,通过调研发现,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人文环境状况等有着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性。
从总体上看,西藏地处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无常,人口密度低,但交通主要以汽车客运为主,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汽车站整体管理水平落后,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技术水平差,绝大多数汽车站没有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汽车站工作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
项目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西藏汽车客运管理水平提高的各种因素,探索了在西藏推广应用系统的可行性,确立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根据各汽车站的人员和客运现状,项目组制定了整个推广过程按“推广单位总体培训学习”、“汽车站现场培训”、“应用维护”、“技术支持”几个周期的培训方式,同时明确了“工作人员全员培训、重点培训维护人员”的指导思想。
3.2.2.2项目施工单位总部培训根据汽车站的实际需要,在“系统”安装以前,西藏选派了10名客运管理人员及系统维护人员在太原参加培训。
在公司总部培训期间,技术人员首先向他们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情况,通过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系统”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式、应用规程等,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当用户对“系统”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项目组利用模拟网络系统平台进行培训,每个系统逐一讲解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最终保证参加培训的用户能进行实际操作。
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项目组又安排用户在太原汽车总站、太原西客站等汽车站进行了现场参观“系统”的应用情况,确保为各汽车站培养出合格的技术骨干。
3.2.2.3安装调试过程培训“系统”的安装调试是“系统”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安装调试期间,可以发现和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为此在施工期间,项目组邀请用户单位的维护人员一同参加安装调试工作,以达到熟悉系统的目的。
安装调试过程中培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各汽车站参加安装调试的维护人员操作和维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均能解决和处理“系统”运行时出现的一些常见故障,为“系统”在各汽车站正常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3.2.2.3软、硬件使用培训“系统”运行的稳定离不开操作人员的配合,要想使“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使所有的操作人员全面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为此我们在各汽车站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硬件的使用维护⏹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应用软件系统的安装使用⏹日常注意事项试运行阶段培训3.2.2.4培训质量考核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同时为“系统”今后的运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项目组对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要求其掌握不同的内容,项目组编写了培训考试试题库,在培训工作结束前,从试题库中随即抽取试题对汽车站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达标人员再次进行培训,直至最终能掌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