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斜拉桥总体布置与结构体系

第八讲 斜拉桥总体布置与结构体系


乌江大桥(1997,288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斜拉—悬索体系
第2节 孔跨布置
布鲁克林桥(1883年,l=487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斜拉—悬索体系
第2节 孔跨布置

Khor Al Bath(2010年, 主跨138m,阿曼)
Livron(1891年,法)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2节 孔跨布置 斜拉—刚构体系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概况、构造、设计、计算、施工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作为辅助受力体系出现
美国Wheeling悬索桥(1849年,308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1节 设计概述 桥面系受压,支承体系受拉的桥梁
第一代: 稀索体系
马拉开波大桥(1962年)
青岛胶州湾大桥(2008)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1节 设计概述
密索优点:
(1)
索间距较短,主梁中的弯矩小。
(2)
每索的拉力较小,锚固点的构造简单。
(3)
锚固点附近的应力流变化较小,补强范围也小。
(4)
伸臂施工时所需辅助支撑较少,甚至可不要。
(5)
每根斜索的截面较小,有可能每索只用一根在工厂制造外套PE保护管
的钢索。
(6)
斜索更换较容易。
缺点:刚度小、风振问题突出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多塔斜拉桥
第2节 孔跨布置
台北光复大桥
马拉开波大桥(委内瑞拉,1962 ) 夷陵长江大桥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2节 孔跨布置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2节 孔跨布置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爪哇—巴厘岛大桥
方案桥(主跨1100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斜拉—悬索体系
第2节 孔跨布置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独塔斜拉桥
第2节 孔跨布置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独塔斜拉桥
第2节 孔跨布置
单跨无背索 最早出现在1992年,巴塞罗那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2节 孔跨布置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多塔斜拉桥
第2节 孔跨布置
嘉绍大桥(2013,桥面宽55.6m)
越南日新大桥(河内,2012,300m)
洞庭湖大桥(1996,310m)
第二代 密索体系
德国Mein河二桥
苏通大桥(2008,1088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1节 设计概述
第三代 柔薄主梁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1节 设计概述 斜拉桥发展趋势: 桥面纤细——矮塔——多塔 混凝土塔 倒Y型桥塔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1节 设计概述 第四代—大跨及超大跨
Rossky大桥(2012,1104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6节 锚固、支承体系 2、桥塔支承体系 1)塔墩固结,塔梁分离 2)塔梁固结,梁墩分离 3)铰支桥塔 4)塔、梁、墩固结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6节 锚固、支承体系 2、梁体支承体系 1)竖向的支承体系 2)横向支承 3)纵向支承
竖向支承
竖向支承
纵向支承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设计考虑的因素 静力分析——施工阶段
考虑拉索垂度、结构 非线性 抗风、抗震 砼收缩徐变 稳定 疲劳 局部受力分析——锚固区等 施工控制分析
插入剪切铰
西班牙卢纳桥
郧阳汉江桥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非连续体系
第4节 梁体布置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5桥塔形式和布置
桥塔的纵向形式 (a)单柱形;(b)倒V形;(c)倒Y形
桥塔的横向形式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5桥塔形式和布置
桥塔高度
从桥面以上算起
桥塔的形式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6节 锚固、支承体系 1、斜拉索锚固体系 1)自锚式——大多数斜拉桥 2)地锚式——单跨斜拉桥 3)部分地锚式——卢纳桥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3节 斜拉索布置 斜索截面布置
单股 双股,前后、左右排量 四股,对称排列 六股,三排,每排两股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连续体系
第4节 梁体布置
(a)塔梁固结,梁墩分离;(b)塔墩固结,塔梁分离;(c)塔梁墩固结
梁体连续的延伸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非连续体系
第4节 梁体布置
上海泖港桥
三台涪江桥
广珠城际轨道西江特大桥(2009年,210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2节 孔跨布置 斜拉—拱协作体系
湖南湘潭湘江四桥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3节 斜拉索布置 空间布置形式:单索面、竖向双索面、斜向双索面
索面内布置:放射形、扇形、竖琴形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3节 斜拉索布置 索面内布置:星形、分叉形
索距布置——稀索、密索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 (2012,1092m)
苏通大桥(2008,1088m)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第1节 设计概述
国内外发展历程表明:计算分析技术、施工方法、材料、防 腐技术等的进步是斜拉桥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第六章 斜拉桥概述
双塔三跨
第2节 孔跨布置
诺曼底大桥(1994,856m)
多多罗大桥(1999,89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