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12中学 2019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90分钟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2分]-----正确答案(B)1.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A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B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C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D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2分]-----正确答案(D)2.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A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B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C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D 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2分]-----正确答案(C)3.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A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D 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
“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
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2分]-----正确答案(D)4.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A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B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C 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D 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
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2分]-----正确答案(B)5.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A 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B 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C 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D 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
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
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2分]-----正确答案(A)6.文艺复兴运动A 宗教改革运动B 启蒙运动C 工业革命D 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
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
从中可以看出( )[2分]-----正确答案(D)7.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A 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B 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C 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D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2分]-----正确答案(C)8.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A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B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C 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D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
该表可以说明(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积极报道 0 2 51消极报道 323 81 88中性报道 16 10 224[2分]-----正确答案(A)9.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A 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B 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C 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D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2分]-----正确答案(B)10.注重作物品种选择A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B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C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D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
这反映出德国( )[2分]-----正确答案(C)11.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A 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B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C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D 《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2分]-----正确答案(D)12.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A 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B “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C 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D 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
”该材料表明( )[2分]-----正确答案(B)13.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A 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 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C 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D 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2分]-----正确答案(B)14.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A 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B 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C 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D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
”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
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
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这说明( )[2分]-----正确答案(D)15.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A 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B 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C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D 下表是1795年法国作家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中的部分目录:这表明作者认为( )[2分]-----正确答案(C)16.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A 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B 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C 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D 卢梭在《爱弥儿》里写道:“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
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平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到。
”这表明卢梭( )[2分]-----正确答案(C)17.要求重订社会契约A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B 宣扬人民革命的理论C 要求实行均贫富D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2分]-----正确答案(A)18.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A 致力于社会和谐与安定B 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C 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正平等D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2分]-----正确答案(D)19.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A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B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C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D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2分]-----正确答案(A)20.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A 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B 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C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D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
”这反映出( )[2分]-----正确答案(B)21.中国教育完成了近代化A 教学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B 清末培养出了大批人才C 清王朝继续加强君主专制D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
工人人数38万人。
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
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
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
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2分]-----正确答案(C)22.近代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A 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B 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C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D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这说明( )[2分]-----正确答案(C)23.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A二、材料解析题(3个小题共52分)参考答案:(1) 初期: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形式是包租;规模大;行程短(3分)中期:消遣旅游为主要目的;商业性;行程长;规模小(3分)后期:公司制(2分) 环球性(2分)(2)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活动(2分);旧中国政府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2分);不少人民出国出卖劳动力(2分);为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留学(2分)资产阶级成立第一家旅行社(2分);旅行社体制改革(或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2分);政府支持(1分);改革开放(2分)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B 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C 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D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
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