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原理应用之水火箭
设施102 武长飞1040440231
水火箭概述
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玩具,
同时是物理教学中著名的案例之一,其中蕴含的物
理原理是了解物理中力学的重要的基础。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
灌入三分之一的水(水是水火箭的燃料),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
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后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以急快的速度快速上升,靠惯性在空中滑翔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水火箭起源于日本夷山的划艇俱乐部成员,他们乐于进行野外活动。
于某日,他们看见用宝特瓶向翻覆的加拿大游挺发射救生索的场面,逐而诞生了用水喷射宝特瓶的构想。
原理
加水:水火箭加入水量的多少直接决定水火箭的射程。
动量P=mv,在释放空气时,火箭中的水在气体放尽时也刚好放完是最佳情况。
这时,火箭获得的的动量最大(速度也最大)。
发射:水火箭发射时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火箭中
的气体释放压力,作用在水上,水在瞬间喷出,火箭获得一个极大的反冲力,瞬间“飞出”。
利用压强P=F\S,喷水口的面积S一定,要想使箭获得更大的反冲力(速度),就要使火箭中的压力足够大,即要充入更多的空气,这就利用了PV=nRT,n越大,p 越大。
飞行:火箭飞出后利用自身的惯性飞行(牛顿第一定律);火箭飞出时的速度是斜向上的,在重力的作用下,火箭的飞行轨迹是抛物线(斜抛运动),这就是“弹道飞行”。
(运动学原理)同时,由于摩擦,火箭还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火箭的速度不断减小。
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火箭的竖直方向速度减小至0,火箭开始降落,依然呈“抛物线”型。
总之,水火箭利用的物理学原理有:动量P=mv及动量守恒定律,PV=nRT,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学公式等,是经典力学非常典型的应用。
火箭的优化
●火箭中水和空气的比例要适当;
●发射时火箭要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最好是45度(原理见后面);
●由于惯性与质量有关,在保证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火箭的质量,这样还可以减小飞行中的阻力;
●火箭头要做成尖的,同时火箭身要做成流线型,这样不但能减小空气阻力,还能提高火箭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条件外,火箭还要有发射架和尾翼,这样可以控制飞行轨迹,提高稳定性;
45度角的原理:如图所示,水火箭的动轨迹为曲线,在物理中曲线运动的射程:S=V x * t (①式),我们假设初速度V 不变的情况下,什么时候水平射程S 最大。
首先把图中的V 分解为V x (即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和V y (即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以上可知:
θcos *=V V x θs i n *=V V y
又根据物理学中落体运动规律可知水火箭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 g V g t V y θ
sin 22*== , 代入①式得:
g g V V S V θ
θθθcos sin 2sin 2
cos 2*=***=
由数学三函数关系:θθθ2sin cos sin 2=* 可把上式化简为:g S V θ
2sin 2*=
正弦函数最大值为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了水火箭的最大射程,即: 当12sin =θ时
g V S 2max = , 此时902 =θ 得到:45 =
θ 也就是在理想状态下,射角度为45 时,水火箭的射程最远。
水火箭制作
1. 材料准备:3~6个
2.25L 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
2.制作过程(如上图所示):拿出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
切成三等份。
剪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3.制作重点:在制作过程中,喷口是最为重要的,密封一定要好,
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
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