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议论文怎样在在观点和材料(例子)之间架起分析的桥梁议论文写作:在观点和材料(例子)之间架起分析的桥梁议论文引用充分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挖掘论据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走了罗列论据摆花架子的误区。
只有对论据作恰当的分析,才能将“材料”和“观点”“粘”起来,使论据真正发挥出支撑论点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一、阐释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
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文言文或经典著作中艰深难懂的语句时,运用阐释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论述“环境与成才”的关系时,引用了“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刘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
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楚国大夫要他儿子学齐国方言,而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楚国人都在干扰他。
这样,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的方言,还是办不到。
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很大,要他说齐的方言,还是办不到。
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只有经过阐释分析,论据的含义才会更加明晰,才能将“材料”和“观点”“粘”起来,使论据真正发挥出支撑论点的作用。
二、揭示本质法(意义分析法)举例后,对所举事例多侧面多角度地条分缕析或作纵深式的剖析挖掘,使事例的本质意义得以突出强调,使论点更为透彻明晰。
如:我想到了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
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挡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对于上流社会,他始终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他只是那样固执地画他笔下的农民,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宁静安详底下,我突然读懂了他的灵魂,那是一种精神的亢奋和难言的内心的悸动。
对于米勒来说,任何财富都阻挡不了他对完美的追寻,他只是勇敢地追寻灵魂的高洁,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
(《问灵魂》)也就是说,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等。
例如: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
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他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
高尔基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
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
(《舍得》片段)二、抠联法抠联法,就是抠出名言中的关键字眼儿,把它与观点联系起来分析。
例如,要论证“执法必严”的观点,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我们不能把法律当作吓鸟用的稻草人,让它安然不动地矗立在那边,鸟儿们见惯以后,会在它顶上栖息,而不再对它害怕。
”之后,运用“抠联法”,就可以这样议论:的确,吓鸟用的稻草人之所以吓不走鸟,是因为它永远“安然不动地矗立在那边”,执法人员如果有法不依,不动真格,就会使那些法制观念淡薄的“鸟儿”钻法律的空子,违法乱纪,危害人民。
三、因果分析法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
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
例如: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努力与成功》)作者在叙述事例之后,先用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引向深处,接着用“这是由于”透彻地揭示了费尔马资质的优劣,最后用“由此看来”得出结论。
这样的分析使论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显示出了论证的力度。
又如: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四、反向假设法(假设分析法)反向假设法即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如:某同学在论证“信念”的重要性时,引用司马迁的例子并分析:司马迁受了腐刑之后,但他没有去死,是完成《史记》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这个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最终完成了《史记》。
如果司马迁没有一定要完成《史记》的信念,那么他绝没有那么顽如果司马迁没有一定要完成史记》的信念,强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马迁其人也不会为后人所知,强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马迁其人也不会为后人所知,今天还会有这么完整而珍贵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资料《史记》吗?正是信念,支撑着司马迁,使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
上面文字在举例后,接着用“如果……那么……”从反面假设分析,从……那么……”“如果……那么……而论证信念的重要性。
五、归纳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 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914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
六、引申类比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突出观点的现实意义。
如: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
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
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
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学习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高考优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个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这样才不会犯错”的道理。
把事例引申类比,从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七、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如: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论“从谏如流”》)作者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齐威王四个人物的事例,一反一正,进行比较,在鲜明的对比中充分阐明了对待“从谏”的不同态度及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性。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
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轻松起跑》)八、条件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例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心忧天下,十五六岁就树立了改造中国的志愿;周恩来少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明确目标;最终他们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不断进取,自强不息,为国争光,为人类作出贡献。
九、辩证分析法即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也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事物的内部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与转换。
如某同学谈到凌霄花的生存方式时写道: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这就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时,既要看清自己的优势,顽强自立,又要象凌霄花一样,善于利用外界有利的条件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材料分析的方法有许多。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而且,有时常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补充:从手法的角度,议论可以结合比喻、排比、引用名言等进行。
1、比喻议论(话题:爱与信任)……(省略号为事例)林清玄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就是对他人莫大的信任。
正如给游荡的船鼓起风帆,奋勇前进;又如给跋涉者一把利剑,披荆斩棘。
这,不就是一种爱吗?林清玄身上体现的就是一种对社会迷途人士的人文关怀、博爱之情,所以说:信任,其实就是人间一种大爱!2、引用名言议论(话题:爱与信任)“憨豆先生”艾金森的母亲……一位名人说:“只要你的母亲健在,你就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孩子。
”对于母亲来说,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完美的,她会毫无条件、毫无理由地去爱她的孩子。
母亲的爱与信任是最博大、最伟大的!3、排比议论(话题:爱与信任)菲尔普斯……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信任,菲尔普斯也许会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信任,菲尔普斯也许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信任,菲尔普斯也许不是飞鱼不是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