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姹紫嫣红,揭发断壁颓垣
——《霸王别姬》影评
作者:杨木生
学号:09076019
揭发姹紫嫣红,揭发断壁颓垣
——《霸王别姬》影评“揭发姹紫嫣红,揭发断壁颓垣”,程蝶衣的一句痛斥心扉的话使整个时代的苍茫被一览无遗。
这确实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最好最感人至深的一部中国电影,一部满怀导演情结、动人之心的史诗巨作。
看完之后,我被震撼了,整个人置身于剧情之中,久久不愿出来,尤其是那最后一幕“虞姬”终究自刎成了“霸王”的虞姬。
一部将人的情感表现的深之则深的好剧。
将历史中的霸王别姬的真情感赋予两个戏子身上,历史中的霸王可以和虞姬“肆无忌惮”的专一他们的爱情。
但对于两个“霸王别姬”的戏子,因为道德,伦理和环境的逼迫,以至无法打开自己内心的大门,只得将自己的感情隐藏,封闭起来。
注定他们永远成不了各自的真爱。
整个故事以北洋军阀混战的时代为历史背景,小豆子(程蝶衣)被做妓女的母亲断指送进戏班学唱戏,师兄石头(段小楼)的格外照顾使得小豆子对其充满了好感因而节下深厚的友情,十载后,俩人分
别以程蝶衣、段小楼的艺名合演的“霸王别姬”红极一时,渐渐地,
在程蝶衣心里,她就是戏中的虞姬,而师兄段小楼就是他的真正的霸王,但后来小楼被妓女菊仙“逼婚”,蝶衣心生怨恨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
抗战时期日军进入北平后段小楼的霸王脾气与前来听戏的日本军官发生冲突被抓起来,程蝶衣为了段小楼去为日本人唱戏。
后来抗战胜利,蝶衣被抓走,小楼也四处奔波劳碌,请求营救,"文化大革命"中,俩人却互相揭发"罪行"。
菊仙因承受不了文革的打击,而上
吊自尽。
文革结束后,俩人在分离了二十二年的戏台上又重新和演了霸王别姬,蝶衣唱完最后一句,程蝶衣拔出那把送给段小楼充满沧桑
情感的剑自刎后,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了真虞姬,段小楼也成了她的真霸王。
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电影,将同性恋这个当时充满争议的话题运用到电影之中,让人观后只有惋惜、怜悯、感动之情,而把这个非常理的爱情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常理的人的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这是导演对影片处理达到了极致。
让人看后都希望“霸王”段小楼能与“虞姬”程蝶衣相依相伴,至少我也是这么希望的。
在影片的剪辑上,导演确实具有独到之处,将一部霸王别姬的戏贯穿与整个电影之中,当人物冲突达到一个高潮,相应的戏词也相应的在适当的时间场景中出现,不拘于时代的变迁,一部戏可以唱完这两个人一身走过的不同时代。
还有场景前后的对比呼应运用的也恰到好处,比如影片中儿时的程蝶衣唱错“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当面对来选戏子的老板时唱错被师兄段小楼用烟袋桶嘴后最终唱对
了“我本是女娇额,又不是男儿郎”,然而最后两人在文革结束后在戏院最后一次唱戏时程蝶衣又故意唱错。
这三个场景是随着人物性格的变迁而形成了完美的遥相呼应。
再有,刚红的时候,段小楼与程蝶衣是互相为其画眉,而当段小楼要娶菊仙时,程蝶衣与段小楼化妆时是背对背自个画自个的眉。
这两个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人物之间的感情矛盾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导演也是匠心独运。
程蝶衣,一个执着,坚持“从一而终”的人,对心中的“霸王”段小楼的感情从一而终,对由恨到爱的国粹京剧从一而终。
从被母亲剪断第六根手指送去唱戏的不愿,被嘲笑时将母亲的衣服当众师兄的面烧掉,到唱《思凡》时总是唱错被师傅通天的打也不求饶,不愿唱对,和师傅、师兄对其的评价“你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
将小豆子的倔强执着的性格表现的恰到好处。
从在选戏子的重要时刻还是唱错《思凡》,“我本是男儿郎,却不是女娇娥”,被大师兄小石头用烟袋捅的满口血。
到被张公公强暴,各种暴力在这一个少年身上出现,使得小豆子因此而屈服,促使其向程蝶衣这个美丽的女性人物性格发展,成就了一个真虞姬。
倔强,在程蝶衣的身上永远能看见,但成为“虞姬”后,她更多的是从一而终。
在经历了几个时代沧桑的变迁之中,不管是遇到了懂戏的袁四爷、日本军官青木,还是与自己的“情敌”菊仙、养虎为患的义子小四之间的冲突,他依然坚持从一而终,坚持着对京剧艺术、对段小楼的深爱情感。
蝶衣给新婚的小楼送宝剑,叫小楼认认这剑,而小楼已完全不识,只说这是好剑。
令蝶衣大感失望,他已完全忘记当日所说"正宫娘娘"之事,伤心之下,蝶衣说了"小楼,以后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决裂之词。
在日本人进城的铁骑声中,蝶衣离开了段家的宅门。
那扇门被菊仙关上,从而表现出菊仙是蝶衣与小楼决裂的一道紧闭的门,预示着后来蝶衣与小楼遭遇的人生沧桑都有菊仙的参与着。
但当小楼得罪了日本人被关起来后,蝶衣立刻去不顾一切的救他。
从而表现出蝶衣对小楼的从一而终,根本不愿离开小楼,也无法
离开。
在经历文革对艺术的践踏之后,分离了二十二年的两人又在戏台上重新和演了霸王别姬,蝶衣唱完最后一句“大王,汉军他...他...杀进来了”,程蝶衣拔出那把送给段小楼充满沧桑情感的剑自刎后,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从一而终,成了真虞姬。
到这时我想起了开始他们师傅说的那句“讲这出戏,是里边有个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是的,蝶衣终究成了她想要当的虞姬,她与虞姬已经合为一人了,她成全了自个儿,也成全了“从一而终”的梦想,“从一而终”爱。
在我看来程蝶衣对段小楼爱,不同于一般的断背。
戏中的程蝶衣本身就是个如虞姬般的痴情戏子,正如段小楼所说的"不疯魔不成活",他对段小楼的感情更多的来自于患难与共的亲情,那是对段小楼的一种眷恋,一种依赖,一种信任,一份渴求永恒不变的期盼,正如在段小楼被菊仙“骗婚”后,蝶衣与小楼在化妆间发生冲突时,蝶衣哀求着小楼“就让我跟你好好的唱一辈子戏,不行吗?”那是一种奢望,也是一种习惯,完全基于精神,那是不现实的,却也是最纯洁的。
最后蝶衣用自刎的方式实现了人生的信条:从一而终!可歌可泣的一个人物性格,他的人生走过的,就是他唱的《霸王别姬》。
段小楼,一个假霸王,在种种抉择中显得全无立场的人。
他同时被两个“虞姬”爱着,他是个纠结的人物。
在一个男虞姬蝶衣和一个女虞姬菊仙面前,他自己也不能定位自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人物。
正如剧中的一个片段:懂戏的袁四爷见蝶衣和小楼时,说小楼的走的
步子不是霸王的步子,成了黄天霸的步子,而小楼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依然要去喝花酒。
他的人生信条和蝶衣完全不同,他为了自个儿能享乐就好,不顾及太多,所以他对蝶衣说过”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他不愿做蝶衣那样执着的人,也不远被菊仙束缚。
但他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这种有情有意也只能在成全自己的情况下出现。
正如蝶衣被当做汉奸被判入狱时,他放低自己的姿态去求袁四爷。
他是否对蝶衣有爱,由于模糊的人物性格,我也猜不透到底有没有。
但那份患难与共的情谊还是有的。
从两人最后一场和演的戏不难看出。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是一种倾诉,是一种透彻入骨的美!看了这部电影,不应该去挑剔电影的不足,只要去慢慢品味剧中人物性格就好,那种虞姬的霸王式的性格纯洁的震撼人的心灵。
蝶衣终究成了他梦寐以求的虞姬,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是真正的霸王,一个不疯魔不成话的霸王。
一部看了之后洗礼一遍心灵的片子,了解人生中的无奈、知道什么才是执着的追求、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杨木生
学号:0907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