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研活动方案
——基于大班探究特点的探究情景创设
教研目标:基于大班的探究特点,探讨并梳理大班探究情景创设的思考要点
教研准备:小鲤鱼跳龙门,汽车总动员科探区创设,观察表6张,记录纸2张,笔记本电脑
一、活动导入
观看动画短片:《鹬》幼儿教育当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其大胆探索
讨论:小鹬鸟最后为什么会成功?
1
如何挖洞躲避浪花)
2
3
4
5
泡泡下面是食物)
小结: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会有很多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孩子的好奇心、外界的吸引力是他们的探索的推动力,成人要懂得放手,给孩子探索的机会,鼓励孩子勇于尝试,要做孩子背后的支持者,帮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探究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理论回顾——大班探究特点
如何创设一个能够推动幼儿自主探究的科探区呢?
本学期,基于大教研的专题之下,我们大班的研究专题是“推动大班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科探区活动创设与跟进”,前期,我们大班
老师进行了关于“大班幼儿探究能力关键经验”的一些理论学习,也在本班进行了科探区创设的实践研究,共同梳理了大班的探究特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大班的科学探究特点有哪些呢?
了更深入的理解,知道了只有基于大班探究特点创设的科探区,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获得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自我研修——探究情景的概念与价值
如何创设出一个符合大班幼儿探究特点的个别化科探区活动呢?
通过上次的大教研,我们对创设探究情景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知道了探究情景包括探究问题和探究材料,但是发现老师们对探究情景还是有点概念模糊的,上一次也布置给大家了,我们老师都去查阅
了探究情景下的探究问题和探究材料的概念,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提问:怎样理解探究问题、探究材料?
引发幼儿探索的,是幼儿探究的出发点,促进幼儿思考的,促使幼儿自主活动,可让幼儿探索的疑问,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思考路径
与问题(想要幼儿获得关键经验)相关联的,有目的性的,幼儿可操作的,
1、探究问题的概念界定:教师有目的的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可引发幼儿探索或研究的思考路径。
2、探究材料的概念界定:与探究问题相联系的,幼儿进行探索研究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价值:探究情景的创设能够引领幼儿的探究方向,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发幼儿的思考(持续性探究),支持幼儿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起到激思引路的作用。
四、观察分析——探究特点与探究情景的关系
经过讨论,我们明确了到底什么是探究问题和探究材料,再次明确了探究情景在个别化科探区活动中的价值,那么我们所创设的探究情景是否能够体现我们刚刚所讨论的价值呢?探究情景是否符合大班幼儿探究特点?怎样的探究情景才能有效的推动大班幼儿的探究行为呢?(什么是有效推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了吗?)接下来,我们通过现场的观摩,看看老师在科探区中所创设的探究问题是否适宜、探究材料是否适切?探究情景是否符合大班幼儿探究特点?基于小朋友的现场我们来进行分析。
我们进入现场观察板块,等一下请老师们拿好观察表,分组进行观察记录,音乐响起活动结束,给老师们10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
1、活动内容:
小鲤鱼跳龙门,汽车总动员
2、通过观摩大班科探活动,以观察幼儿行为为基础,观察分析探究问题是否适宜,探究材料是否适切。
3、对照观察表,分组观察幼儿探究行为,教师反思交流
观察提示点:
幼儿看懂了吗?能引发兴趣吗?幼儿是如何玩的?能否引发探究问题?幼儿探索的水平如何?探究问题的挑战性?
材料的呈现方式是否便于幼儿操作使用?选择的材料是否与探究内容匹配?幼儿使用材料的经验如何?
五、经验梳理——大班探究情景创设的思考要点:
音乐响起,幼儿结束活动,教师进行分组汇总讨论。
1、关键话题讨论:基于幼儿的活动现场进行分析,创设的探究问题是否适宜、探究材料是否适切?(亮点:根据观察要点,幼儿表现出什么好的探究行为?说明创设的活动体现了什么大班探究特点?不足:为什么?)要创设适宜的探究问题、适切的探究材料,教师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如何创设符合大班探究特点的探究情景?
①、适宜的探究问题思考要点:与大班科学探究关键经验相符、基于已有经验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关注细节变化呈递进性问题、多种呈现方式
②、适切的探究材料思考要点:基于已有经验跟进调整,可变化易组合的低结构材料,多元化的记录表(多种形式,开放式),种类多数量少
小结:教师要围绕关键经验,基于对幼儿探究行为的观察,创设与跟进符合大班探究特点的探究情景,从而推动幼儿探究能力的发
展。
2、今天我们大班组教研对大班探究问题和探究材料的思考要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思考进行我们下一轮的创设与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