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交通建设工程交通疏解施工指引(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丁茂瑞518040)为加强我市交通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减少施工对工程周边居民的影响,使交通疏解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我中心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引。
一、现场交通疏解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占道施工项目必须对交通疏解方案进行专项设计,监理单位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并审查。
2、交通疏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包括临时设施、现场道路、现场作业区、施工设备及机具的布置、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堆放等;(2)、现场围档的设计;(3)、现场工程标志牌的设计;(4)、临时建、构筑物,硬地化,道路等单体设计;(5)、现场交通管理措施;(6)、现场交通疏解管理组织机构及责任人。
二、施工围挡1、各类占有现状道路或在城区施工的交通建设工程(包括与其配套的房建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现场均应按照交通运输委《关于规范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围挡的通知》要求,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档。
在我市主要路段(城市主干道、高快速路)和景观道路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广场等区域设置围档,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在其他路段设置的围档,其高度不得低于1.8米,因特殊情况或者因安全需要,围挡确需低于规定高度的,应当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
2、施工围挡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档稳固、整齐、美观,围挡的材料宜采用压型聚苯板或者符合我市要求的砌块墙体等。
施工围挡不得用于挡土、承重,或者利用围挡内侧设置临时工棚。
3、围挡的设置必须沿施工现场周边连续进行,不得随意留有缺口,一个施工现场一般只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
围挡应按设计要求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加强垛,以保证围挡安全。
4、围挡墙体颜色为蓝色或白色,围挡墙体上可书写反映企业文化或安全生产的标语。
围挡标语应主要包括:工程名称、各参建单位名称、投诉电话公告、安全文明施工用语、企业文化用语等,标语文字为黑体,标语栏之间的间距应小于40米。
(详见附件1)。
5、围挡墙体除统一的宣传文字外,不得张贴其他广告(除公益广告外)、不得乱拉电线、乱挂物品、乱涂乱画。
6、现状道路上的施工围挡应严格按照经交警部门批复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布置施工警示标志、反光诱导标志、警示灯等安全措施;围挡前应做好交通导向标志,施工时应指派专门人员维护交通秩序,确保沿线交通安全。
7、有特殊要求的工地,围挡底部应采取砖砌抹面封闭措施,以防止渣土、泥浆外溢;在深基坑周边、堤岸边、陡坡边、湖溏边围挡,必须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
8、施工围挡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和验收、巡查档案。
遇台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必须进行重点检查并及时做好加固工作。
9、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围挡的维护和施工周边的清洁工作,及时修复和更换破损部位,及时清除乱张贴的广告,确保施工围挡在施工期间内的完好和整洁。
施工围挡影响交通的应设置警示灯和警示标志。
三、现场管理1、封闭管理的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对开铁门或者推拉铁门,门头设置企业标识,门侧醒目处应悬挂“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组织机构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及有关公示牌(如监督、投诉电话牌)。
“五牌一图”规格不小于1.2米×0.8米,架体直径不小于6厘米。
2、施工机具设备和建筑材料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分类存(堆)放,稳定牢固、整齐有序。
散料要设栏,块料要叠放,叠放高度不宜超过1.6米。
存(堆)放处设置机械、材料状态标识牌,标识产地、名称、规格、责任人等。
水泥等粉尘材料存放应设专用库房,砂石料、渣土等按规定堆放,并有遮盖、控制扬尘措施。
机械摆放地面要硬化,有条件的可划出标线,搭简易机蓬。
大型机械前要立标识牌,标识设备名称、制造厂家、规格型号、用途、操作员。
标识牌尺寸按60厘米×40厘米制作。
不得侵占道路及公用设施。
确需临时占用的,应取得相关部门批准许可,并将批准许可悬挂在现场。
3、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区应进行封闭作业。
堆放、装卸、运输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措施。
建筑垃圾和其他散体物料装运应实行车辆密闭式运输,冲洗干净后方可出场,严禁车辆带泥驶出工地,运输过程中严禁沿途抛、洒、滴、漏。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池(冲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洗车池应设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处,深度不低于30cm,冲洗槽两端向内倾斜,冲洗槽与大门一致,宽50cm,深30cm。
沉淀池规格80×80×100cm,经沉淀达标后排入相应部门批准的管网中。
四、交通保障措施1、施工便道。
根据施工便道的用途、使用时间确定便道的宽度和路面结构。
作为施工使用的临时便道,可根据现场条件、气候因素等采用土路面或石渣路面;交通疏解便道,使用期半年以内的,路面基层采用20cm厚的5%水泥稳定石粉渣,面层为5cm厚AC—13沥青混凝土;使用期在半年以上,且交通流量大的,路面基层采用30cm厚的5%的水泥稳定石粉渣,面层采用2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AC—13,下面层6cm厚AC—20;也可采用20cm厚5%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20cm 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
招标文件中列出几种施工便道路面结构形式,供现场施工选用。
2、施工排水。
施工排水包括:施工便道两侧排水,基坑、管沟、泥浆池排水,工地宿舍区生活污水排放,周边居民区排向路边的雨污水等。
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地面无积水。
施工排水主要采用明沟排放,过路段可设临时管道。
泥浆、污水必须经硬底硬壁沉淀池沉淀或经其他必要的处理后方可排出,未经处理禁止排入下水道。
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防止路面积水,造成路面损坏,影响交通安全。
3、施工交通疏导标牌、标线。
施工路段的两头、各路口都要安设交通指示、警示标志牌、限速牌,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交通改道路面一定要做到标志标牌、标线齐全。
保留路口原有交通信号灯设施,根据施工进展可临时移动,安排专业人员管理、维护。
4、过路管涵施工交通组织。
对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在过路管涵施工时,如需大开挖施工,可采用半边通车半边施工方案,适当增加交通疏解车道,以维持正常交通。
过路管线埋置较浅、管径小的可采用牵引法施工;埋置较深、管径大的,可采用顶管法施工。
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5、路基、路面施工。
路基、路面施工交通组织,尽量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方案。
相向车道中间用活动栏隔开,活动栏上安装反光标志,视情况增设交通疏解车道。
如展开若干个作业面,可将作业面连在一起,流水作业,便于交通组织。
6、桥梁施工。
(1)通车孔搭设。
如桥梁上跨现状道路,上部构造采用现浇施工,需在现状路面上搭设通车孔,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桥下净空有富余的可设多车道通车孔。
多车道通车孔采用钢管柱加贝雷梁方案搭设;桥下净空受限时,采用单车道通车孔。
单车道通车孔采用钢管柱加工字钢方案搭设。
单车道通车孔净宽不小于4.5m,净高不小于4.5m。
上挂限高、限宽反光标志和夜警灯。
(2)限高架、限宽架。
为防止超高、超宽车辆撞击通车孔,在通车孔前必须设置限高架、限宽架。
限高架在通车孔前50--100米范围设置,限宽架在通车孔前20--30米范围设置。
限高架、限宽架均采用型钢加工制作。
限高架、限宽架上安装限高牌、限宽牌反光标志和夜警灯。
(3)导流设施。
通车孔前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设置交通导流设施。
导流长度:高快速道路500米;城市主干道300米;其他道路200米。
导流设施组成:导流线、导流反光桶、夜警灯、标志牌。
反光桶、夜警灯、标志牌应牢牢固定在地面上。
7、施工便桥。
施工便桥分人行桥和车行桥,由设计单位设计。
复杂的施工便桥方案必须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审定。
8、照明、交通工程施工。
照明、交通工程在管沟、基坑开挖、基础浇筑时,不得占用行车道,施工作业区要用活动隔离栏封闭。
作业区四周设反光标志和夜警灯;占用车道安装作业时,尽量选择在夜间或交通流量小的时段施工,要在前方300米开始用反光桶、标志牌、夜警灯封闭车道。
9、绿化工程施工。
绿化工程一般在整个工程后期进行。
尽量选择交通流量小的时段或夜间施工。
需占用车道时,要在前方300--500米开始用反光桶、标志牌、夜警灯封闭车道。
绿化填土、进苗应选择在夜晚进行。
为防止对路面造成污染,在占用的车道上垫1--2层彩条布。
导流设施的设置形式详见附件2。
五、交通组织1、科学合理组织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因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压力和居民出行的不便。
交通疏解组织坚持“交通大于施工,公交优先,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的原则。
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交通疏解方案报交警部门审批,待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交通疏解方案实施交通组织。
3、施工期间依据具体路段交通现状决定封闭车道数量,一般采用分边作业或分段作业,不得随意封路及随意多占行车道。
同时通过广告宣传和交通管制做到科学合理地分流车辆。
施工路段前后的交叉路口要设置明显的交通指示牌,引导车辆行驶,调节各线路交通量;施工路段应设置定点落客临时站,禁止随意停车,以保证车辆畅通行驶。
4、加强与沿线社区、居民的沟通。
对于封路、改道、公交站点改迁等重大事项,首先要先关注和聆听沿线周边社区、居民的诉求和声音,与沿线居民保持良好畅顺的沟通,以增进相互谅解。
同时要在报纸、广播等公共媒体上刊登公告,提醒市民,以引导车辆向周边疏导,减少交通压力。
5、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置施工区域的温馨提示、施工围拦、施工警示标志,改道提示标志、改道导向标志等交通设施。
施工区域设置交通维护岗位,按需要配置交通协管员,专人协助交警部门疏导及指挥交通,维护交通安全,定期巡视交通设施的摆放情况。
施工单位要与交警部门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确保交通疏导工作的高效率运作。
6、封闭道路应优先采用封闭式围挡与行车道隔离,临时封闭道路施工时,也可采用连续的水马或反光锥,夜间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安全警示灯。
7、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注意施工便道以及疏解道路的养护工作,避免临时道路出现坑槽、积水等现象,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顺畅。
附件1:文明施工用语(示意图)附件2:交通导流设施设置形式注:本图为示例图,具体布设应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实施。
双车道路面局部施工时设施布设图注:本图为示例图,具体布设应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实施。
四车道以上道路一侧路面施工时设施布设图注:本图为示例图,具体布设应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实施。
同向车道中有一条车道路面施工时设施布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