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5吨履带吊安拆方案

75吨履带吊安拆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说明 (1)三、工程概况 (1)四、工程特点分析 (2)五、总体施工安排 (2)六、施工方法 (3)6.1、安装 (4)6.2、负荷试验 (5)6.3、拆卸 (6)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7.1、安全保证体系 (7)7.2、一般规定 (7)7.3、本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 (7)7.4、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要求 (8)八、应急预案 (8)九、危险源辨识及预控 (12)十、工程环境因素辨识及预控 (13)十一、附表 (14)10.1、负荷试验记录表 (14)10.2、整体检查验收记录表 (15)10.3.、履带吊自检记录表 (16)一、编制依据1.1、履带式起重机随机资料1.2、《75T履带吊使用说明书》1.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1.4、《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20061.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 DL5009.1-20141.12《集团公司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指导手册》二、编制说明为了指导75t履带式吊机安装及拆卸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三、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75t履带式吊机主要可分为主机、配重、吊杆、吊钩等部分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项目参数厂牌/型号三一牌/SCC750E名称履带起重机最大额定起重量(t)75起重臂长度(m)12-57起重臂变幅30°-80°吊钩组额定起重量(t)45吊钩重量(kg)545安装采用施工现场现有25T汽车吊配合安装。

安装场地在xxxxxxxxx。

主机主臂上节臂主臂中间臂额定起重45t吊钩四、工程特点分析4.1、履带吊自重较大,需要地基承载力较高,本工程地基均采用三七灰土回填,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8t/㎡)。

计算方法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此处不再赘述。

4.2、各部件自重较大,安装需要吊机进行配合,操作难度较大。

五、总体施工安排根据我部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履带吊的安装工作将于2017年05月07日进行,拆卸工作将于2017年08月31日进行。

人员列表序号工种数量(人)备注1 执行经理 12 总工 13 安全监察 1 持证上岗4 现场负责人 15 起重工 1 持证上岗6 信号工 1 持证上岗7 司索工 1 持证上岗8 指挥工 1 持证上岗9 安装人员 2本工程投入的特殊工种共4名,均已按照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的要求进行上报,其中包括起重工1名,信号工1名,司索工1名,指挥工1名,其余2名安装人员。

投入的工器具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1 汽车吊25t 1辆2 吊带5t 2套六、施工方法6.1、安装6.1.1、施工工艺流程6.1.2、安装方法(1)安装前需先将配合安装用25t 汽车吊进场,并完成进场检验工作,安拆过程设置安全警示区域,设置警戒线。

(2)履带吊运输前先行查看运输沿线道路情况,道路必须坚实,平整,无大型坑洼。

道路各弯道必须保证运输车辆能够顺利进行转弯行驶。

道路上空有无障碍物,净空是否满足通行等。

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可安全顺利通行。

(3)查看事先拟定安装场地。

由于履带吊组装完成后自重约为54t ,要求地基承载力较高,安装场地不得有不稳定土质,下层不得有淤泥夹层等,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8T/㎡。

安装场地范围内不得存在有管线、暗沟、空洞等。

场地必须开阔,上空不得有架空电缆。

(4)履带吊用运输车运至现场后,主机自行从板车上行驶下来,从板车上驶下是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保证两条履带均匀行驶在板车后方的活动搭板上。

主吊臂、配重块、吊钩等采用25t 吊车进行卸车,各种部件分类进行堆放。

(5)主臂安装:主臂安装前将主臂下节臂向前放平,端头支垫托架,将主臂中间臂用25T 吊车采用双点起吊,平稳与下节臂对接,采用人工进行微调,将两节主臂的销孔对齐,涂抹润滑油,由外向内插入销子,并用别针固定,完成第一节主臂安装。

办理进厂手续勘察场地安装场地准备方案审批编制安装方案安装配重吊起固定A 型架组合安装主臂安装变幅拉索移交使用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和重量传感器安装钩绳臂架扳起负荷试验散件检查启动主机将吊臂轻微上抬,移动托架至安装好第一节主臂的端头,采用上述方法继续安装下节主臂及上节臂。

完成吊臂安装。

主臂安装示意图(6)安装吊钩:吊钩采用45T吊钩,选用2×2滑轮组。

将托架支撑至主臂下,把吊钩放置在主臂端头处。

将履带吊主机熄火,停止运转,将卷扬机制动放开,人工将钢丝绳按照要求将吊钩与主机连接起来。

并有卡环将钢丝绳端头固定。

吊钩安装完成后,用汽车吊配合安装配重块。

方可启动履带吊主机,指挥起杆,起杆时必须抬升到30°仰角后方可带吊钩滑轮组和吊杆一起上升。

(7)调试及检测:完成安装后检查每个销子安装是否到位,别针是否牢固,检查吊杆变幅、升降吊钩、吊钩保险卡、防后倾覆装置、吊部回转、U型绳卡设置等机构动作是否正确、平稳,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力矩显示是否灵敏。

如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吊具钢丝绳的断丝、吊钩磨损、U型吊环磨损的检查。

由于本机械为2017年04月12日新购买的履带吊已进行安全检验合格,特检报告在有效期内,经各项自检运行正常后,进行负荷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负荷试验6.2.1、负荷试验参数负载工况额定负荷(t) 试验负荷 (t) 备注静负荷最大幅度16m,臂长19m 8t 10t 1.25倍额定负荷动态负荷最大幅度16m,臂长19m 7t 7.7t 1.1倍额定负荷6.2.2、作业准备(1)吊车组装完成后,按规程要求做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两个工况下的额定静负荷和动态负荷试验。

本工程吊车为75吨三一牌履带式吊车,主臂57米。

后配重24吨。

(2)准备好试验重物,试验重物的的重量=负荷试验荷重;试验重物重量10吨。

6.2.3、作业程序6.2.3.1静负荷试验目的是检验起重机构架的强度和刚度。

在做静负荷试验前,应先做额定负荷试验,吊机先对试验重物缓慢试吊几次,检查人员要仔细观察,确认无问题后再吊起离开地面100mm,静止悬挂10min,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即可进行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 1.25倍的静负荷试验,试验方法同前,当悬空10min卸去荷载后,起重机构架不应有永久变形即为静负荷试验合格。

6.2.3.2动负荷试验动负荷试验是在静负荷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检验起重机各转动部分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试验荷重为该工况下额定起重量的 1.1倍,起重机吊起试验重物反复提升、下降、旋转,此过程中各部的运行情况正常良好,则确认合格。

6.2.4、合格标准:(1)所吊荷重的重量应准确。

(2)动静负荷的时间要保证,均不小于10min。

(3)起重机构架不应有永久变形。

(4)起重机行走平稳,提升、下降、旋转,无振动、卡涩现象。

(5)各轴承温度正常。

(6)各变速部分、转动部分声音正常,机构传动灵活可靠。

(7)起重钩制动器灵活可靠,各制动器制动温度不应过高。

6.2.5、试验记录负荷试验记录表和整体检查验收记录表详见附表。

6.3、拆卸(1)施工完成后拆卸履带吊分别装车运出施工现场。

拆卸时与安装方式相同,顺序相反,先拆卸吊钩,再逐节拆除吊臂及配重块。

分别用汽车吊装到平板车上。

(2)拆除吊钩:吊钩采用的是45T吊钩,选用2×2滑轮组。

将托架支撑至主臂下,把吊钩放置在主臂端头处。

将履带吊主机熄火,停止运转,将卷扬机制动卡死,人工将钢丝绳按照要求将吊钩固定牢固,缓缓放下。

再用汽车吊拆除配重块。

(3)主臂拆除:主臂拆除前将主臂下节臂向前放平,将两节主臂的销孔对齐,涂抹润滑油,由内向外拆除销子,取下别针,将主臂中间臂用25T吊车采用双点起吊,平稳缓缓放下,完成第一节主臂拆除,其余同第一节主臂拆除方法完成吊臂拆除。

(4)主机自行开到板车上,行驶至板车上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保证两条履带均匀行驶在板车后方的活动搭板上。

主吊臂、配重块、吊钩等采用25T吊车进行卸车,各种部件分类进行堆放。

(5)拆卸时应注意报销子、别针等分别收集集中装箱。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安全保证体系7.2、一般规定履带吊的安装工作应在风力小于四级的晴朗天气进行,严禁夜间安装施工;用于安装的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要与履带吊吊装部件重量相适应;履带吊安装时要统一指挥,吊装时要按起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酒后上班;施工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非安装人员不得进入安装区域;安装时必须注意吊物的重心位置,必须按安装顺序进行安装,钢丝绳要栓牢,卸扣要拧紧,作业工具要抓牢,摆放要平稳,防止跌落伤人,吊物上面或下面都不准站人;基本高度安装完成后,应注意周围建筑物,严禁回转或进行吊重作业,下班后用配重卡卡牢。

7.3、本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7.3.1、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特点和性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本工程的安全风险及控制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安全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起重安装作业:构件吊运安装过程中的风险,涉及构件本身、人员、起重设备及运输设备的安全。

——机械设备操作: 对操作者及附近人员的伤害风险及对设备的损害风险。

——用电安全风险7.3.2、安全风险的防范以预防为主,保障为辅。

通过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通过保险、防护措施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减至最小。

7.4、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要求项目部安全计划及程序应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查,接受计划外提出的附加要求。

现场施工必须执行下述强制性要求:1)没有穿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鞋等)的职工(包括来访者、供方代表、材料运送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高空作业系安全带,无论何时在 1.8m以上的降落范围内应有保护。

3)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

4)起重指挥要由专业起重工指挥,严禁多人指挥。

5)施工区域内严禁无关人员通过或逗留。

6)臂杆扳起过程中做好各部位分工,每次动作前应确定各部位均准备就绪后方可指挥司机操作,且起重臂下方严禁站人。

7)臂杆吊装要用尼龙带,防止蹭掉油漆,在地面摆放组合时应垫道木8)臂杆穿销子时,大锤甩动方向严禁站人。

9) 主机吊装时,吊车站位要准确,防止过负荷,负责定位的作业人员应防止挤压手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