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和免疫ppt

传染病和免疫ppt


患病前他曾与患病的亲属接触过。据此,请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 空气(飞沫)。 (1)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 (2)为防止该病在我国暴发流行,有关部门采取
紧急措施,将该患者以及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强
控制传染源 。 制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
第二节
知识网络
(4)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____________ 非特异性免疫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 免疫。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图中a表示______ 溶菌酶 ,它具有杀菌作用是因为它
C.①③
D.③④
6.(2015东营)冬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教 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 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及 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 A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
计划 免疫 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 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疫苗
免疫生物制品 菌苗
类毒素
免疫的意义: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
课前预习
1.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______ 生来 就有,不针
对某一特定的______ 病原体 都有防御 病原体 ,而是对多种______ 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生来没有,后天获得,
D.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14.现在医院中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 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B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使用方便
17.禽流感疫区病禽采取深埋或焚烧措施。从预防 传染病角度看这是为了( A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察并完成下列填空。
皮肤 和________ 黏膜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 (1)________ 线,图中表示保卫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图是________ B、D 。
(填大写字母) 杀菌物质 和________ 吞噬细胞 是保卫人体的 (2)体液中的________ 第二道防线。 (3)在健康人清洁皮肤上的病菌很快死亡,是 D ________ 图所起的作用。(填大写字母)
传 染 病 及 其 预 防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
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人类的 传染病 呼吸道 传染病 消化道 传染病 病原体寄生在呼吸道黏膜和肺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 病原体寄生在消化道黏膜 传播途径:饮水和食物
血液传 染病 人类的 传染病 传 染 病 及 其 预 防 体表传 染病
病原体寄生在血液和淋巴
C.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D.患病初期的人群
12.云南鲁甸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 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 B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1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
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 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等,下列措施中 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D )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洗手 B.经常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易感人群 )和 ______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三个环节。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_________ 传染源 、切断 _________ 传播途径 和保护_________ 易感人群 。 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2015广东)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 )
A.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传播 C.红眼病、白血病是传染病 D.灭蚊属于控制登革热的传染源
11.(2015广西)中东呼吸综合征(简称MERS )
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在
我国已发现首例病例,患者是从香港入境的韩国人,

4.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 皮肤 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 ______和______ ;第二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保卫作用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
脾脏)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
人体的免 疫类型
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3.(2015珠海)对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患者, 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和态度是( C )
①不与他们有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
讨厌他们
②厌恶、
③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可以在一起
锻炼身体,但切忌碰破皮肤
不能接触他们 A.①② B.②④
④对他们进行隔离,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
13.乙肝疫苗是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给健康人
注射乙肝疫苗目的是( C ) A.注入抗体,控制传染源
B.注入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注入抗原,特异性免疫并清除肿瘤细胞, 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具有( A )
同步训练
1.以下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 )
A.近视
B.艾滋病
C.非典型肺炎 D.禽流感
5.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B )
A.患“非典”的病人
B.携带有肝病病毒的碗筷
C.得了流感的儿童 D.得了口蹄疫的牛
8.易感人群主要指( C ) A.身体瘦弱,体质较差的人
B.接受医生、护士治疗的人群
同步训练
1.下列对免疫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B.免疫使人体对任何疾病都能抵抗
C.免疫是后天得到的
D.计划免疫是获得免疫力的唯一途径
4.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C ) 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
10.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A )
(2)以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控制传染源的是 ______ C (填序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______ A、B
(填序号)。
A.服务行业修脚所用的器具严格按规定消毒 B.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C.乙型肝炎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不能献血
(3)用杀死的或减毒的乙型肝炎病原体制成的生物 疫苗 ,将它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 制品称为________ 抗体 ,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相应的________ (4)据报道:2010年4月11日下午,在苏州闹市区街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24.2011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爱肝你我同行, 构建健康长城。”专家介绍:乙型肝炎是严重损害肝脏
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只能在活细胞(或肝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内繁殖。

抗体
抗原 5.病原体入侵到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6.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
能______“ 识别 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 抗原 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______ 损伤 细胞 体内的______ 和肿瘤 ______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7.抗体、抗原的概念以及关系:______ 抗原 刺激淋巴
传播途径:节肢动物
病原体寄生在皮肤和体表黏膜 传播途径:接触 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等
传染病的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课前预习
1.传染病是指由________ 病原体 引起的,能够在人群 细菌 、 中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________ ________ 病毒 、________ 寄生虫 等。
真题演练
1.(2015广东)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 是( A ) 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 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 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
2.(2015梅州)我国规定对12岁以下儿童实施 “四苗”常规接种,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B ) A.控制传染源
使病菌溶解 。 能够____________
(6)图中b表示分布在呼吸道黏膜上的______ 纤毛 ,它 清扫异物 作用。 具有_________ 吞噬细胞 ,它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7)图中d是________
细胞产生______ _______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8.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______ 传染病 的发生规律,将各
种安全有效的______ 疫苗 ,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 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
目的。
9.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______ 结核病 ,接种百白破疫苗 可以预防______ 百日咳 、______ 白喉 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