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时导学
导学点一、什么是传染病
阅读教材P72第2段及P73页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和病毒性结膜炎的病因有什么不同?
2、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3、判断正误: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
导学点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阅读教材P73第1段和P73页图8-2,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播途径、和。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人活动物。
3、病原体离开达到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做传播途径。
4、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温馨提示:1、传染源是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易患病的人是易感人群,感染患病后的人或动物就变成了传染源。
病原体主要ishi 致病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2、苍蝇、蚊子不属于传染源,而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患狂犬病的狗,既属于传染源又属于传播途径。
导学点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阅读教材P76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保护。
2、判断正误: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和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
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预防;如预防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保护;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以
为重点。
尝试探究
去年冬天,某市爆发了流感,李四同学患流感后坚持上课,两天后该班又有十多位同学患上流感。
班主任发现情况后,先让患病的同学在家休息,然后在教师李烧醋,并建议未患病的同学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
想一想班主任烧醋的目的是什么?建议学生注射疫苗起到什么作用?
自主反馈
1、以下属于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
B、高血压
C、巨人症
D、癌症
2、蛔虫病的病原体是()
A、蛔虫
B、猪
C、正常的人
D、蛔虫病患者
3、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只要具有传染源
B、只要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D、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消灭的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症。
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针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6、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引起的。
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
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患者,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蔓延。
请分析回答:(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试举一例说明流行性感冒的可能传播途径:。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于;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属于。
(3)、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请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导学点一
1、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病毒性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2、病原体、人与动物之间
3、正确
导学点二
1、传染源、易感人群
2、病原体
3、传染源;
4、免疫力
导学三
1、控制,切断,易感人群
2、错,
3、综合措施,综合措施,重点措施,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尝试探究
烧醋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
自主反馈
1、A、
2、A;
3、D;
4、A;
5、D;
6、喷洒消毒液、勤洗手、通风、清洁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