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底基层(石灰、粉煤灰)施工作业指导书

公路底基层(石灰、粉煤灰)施工作业指导书

公路底基层(石灰、粉煤灰)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范围为确保石灰、粉煤灰基层施工质量达设计、规范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提高施工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路及市政道路工程的路面基层施工。

2、依据:2.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0JJ071-982.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作业前的准备3.1 环境3.1.1 路基施工完毕,并经过标高、弯沉值、压实度等质量检验符合规范及设计单位要求方可施工本工序。

3.1.2 施工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为宜。

3.1.3 检查路床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是否完善,各项资料是否齐全。

3.2 人员3.2.1 要明确现场管理人员及对路面基层施工负责的责任人。

3.2.2 绘制二灰基层施工平面图,将现场负责人、工班长、技术负责人上图并与二灰基层施工日志一起填写,一起保存。

3.3 材料3.3.1二灰进场前应由公司试验室取样试验,确保石灰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3.2 二灰基层压实前应检查含水量,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洒水或翻开晾晒。

3.4 机具3.4.1 对平地机及压路机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能正常连续工作。

3.4.2 备齐一定的人工整型工具及洒水养生设备。

4、操作工艺4.1 在每作业段路床上恢复中线,并进行水平测量,在基层两侧边缘每隔15米左右设置标高控制桩。

4.2 二灰运输采用自卸车。

按设计底层厚度和配合比先将粉煤灰沿路摊铺在路基上,然后用人工将石灰均匀摊铺在粉煤灰上面,最后采用机械路拌法拌合均匀,平地机摊铺平整。

4.3 初平,整型,以轮胎压路机碾压一到两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并检查填料高度是否和设计吻合。

4.4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面稳定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4.5 两段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

5、质量标准5.1 二灰基层的含水量、压实度、标高均符合规范规定。

5.2 局部高出部分由人工铲平,扫出路外。

6、注意事项6.1 二灰摊铺原则为宁高勿低,;初平以后即应检查松铺厚度,调整二灰含水量,压实时头两遍慢压,后两遍快压,路基每侧应多压三到四遍。

6.2 二灰摊铺及碾压都应挂线施工。

7、成品保护7.1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

7.2 养护期间保持温润状态。

7.3 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的基层上调头和急刹车。

7.4 基层施工完毕应封闭交通至少7天。

附加说明:1、本作业指导书由中铁四局三公司生产部提出。

2、起草人:公路沥青路面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范围为确保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2、依据:2.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2.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3、作业前的准备3.1 要明确现场管理人员与操作者对沥青路面施工各工序的责任人。

3.1.2 绘制出沥青路面施工顺序流程图,将拌合、摊铺、压实、检测每项负责人,责任班长等人上图,与路面施工日志一起填写,一起保存。

3.2 材料3.2.1 道路石油沥青的材质均应符合“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粗细集料填料技术指标应符合招标文件及现行技术规范要求。

现场拌和时,要实行配合“挂牌”制度,自动控制计量要准确,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要求时不得使用。

3.3 机具3.3.1 事先对沥青拌和站和站内各种机械,设备及仪器进行清理、维修、保证各种机械、设备、仪器能正常连续工作。

3.3.2 摊铺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机械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只有在所有施工机械设备均处于完好的状态下才开拌和机。

3.4 施工环境3.4.1 浇洒透层前,基层路面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3.4.2 检查基层验收工作是否完善,各项手续是否齐全。

3.4.3 检查基层上中线桩,路侧标高控制桩及为摊铺机走行时控制标高的基准线。

4 施工工艺4.1 透层: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

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使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应按设计的沥青用量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

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气温低于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有人通过。

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沥青层,此段时间不宜少于24h。

4.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⑴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

⑵集料和沥青按配合比规定的用量送进拌和机,其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50~170℃,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高10~20℃,并在不超过165℃的温度下拌和,充分拌匀,直至集料的颗粒完全被沥青裹覆。

拌好的混合料不应即摊铺时,可先贮存于有保温设施的贮料罐内。

贮料时间超过6小时或温度低于120℃的沥青混和料禁止出厂。

4.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⑴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至摊地点,车箱应清扫干净,无有机物,并在车箱底板及侧板内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混合液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⑵运至摊铺地点的混合料温度保持在120~140℃,混合料在出厂(站)和到达工地设专人检测温度并详细作好记录。

不符合规范温度要求或已经结块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4.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⑴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系数,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摊铺机械摊铺,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

相邻两台摊铺机应相距为10~30cm。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也可采用全宽度摊铺机一幅摊铺。

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

⑵摊铺前将摊铺机横坡自动控制器调整到设计坡度,将电传感动找平器的接触杆置于拉紧的钢丝线上,当混合料进入槽内至少熨平箱2/3的混合料时即可进行摊铺作业。

⑶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宽度确定。

⑷摊铺温度控制在110~130℃,不超过165℃,低温施工不低于120~14℃,不超过140℃。

雨天或表面有积水或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停止施工。

⑸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及路拱,横坡,如不符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⑹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保温。

4.5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⑴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效果,压路机的型号、数量根据公路等级,生产率决定。

⑵沥青混合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严禁“调头和急刹车”。

⑶初压实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

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⑷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

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

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

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⑸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每次施工完毕,摊铺机向前移,压路机向后返至前一天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放。

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

4.6 接缝⑴纵缝: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⑵横向接缝:将前一摊铺段端部压实部位切成垂直面,在接缝上刷一层热沥青,然后紧贴着先前压好的混合料加铺混合料。

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压实的混合粘层上,伸入所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所铺混合料移动15~20cm。

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为止。

再改为纵向碾压。

当相邻摊铺层已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缝向碾压。

4.7 交通管制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要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初期通车时尽量使车辆在路面全幅范围内均匀行驶。

5、质量标准5.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要按试验配合比拌和均匀,控制好温度。

5.2 沥青混合料试件、取样、制作和试验要符合规范要求。

5.3 混合料铺筑现场必须对混合料质量及施工温度进行观测,随时检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并逐个断面测定成型尺寸,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5.4 路线中线位移、标高、断面尺寸、厚度、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均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

6 注意事项6.1 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6.2 沥青混合料在拌制、运输和摊铺时要严格控制好混合料的温度。

6.3 混合料在摊铺时要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坡度和平整度。

6.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严格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确保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7 成品保护7.1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旗交通。

未正式开放交通禁止其它车辆和机械通行(施工车辆除外)。

7.2 做好路肩的排水措施。

先张法予应力砼空心板梁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范围:为确保生产质量,先张法予应力砼空心板(箱) 梁生产质量,使产品达到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