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新一线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3第9单元第2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3第9单元第2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含答案

第2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最新考纲]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考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①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②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③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④思维方式。

点拨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要注意这些影响指向性的区别。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⑤有形的、强制的。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⑥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⑦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⑧核心和标志。

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易错分析]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但这一影响不是支配性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无形性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即具有无形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

3.人们往往在被动中、无形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不能将主动理解为被动。

4.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科学素养不居于核心地位。

5.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而固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但这一长久性是相对不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1.正确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考法1 结合当前的各种文化活动,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1.(2019·承德模拟)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

只要有空地,就会有广场舞的身影;读书、看戏、听讲座,人们乐于用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

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

这折射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④追求“雅生活”有利于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C [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这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深远持久,排除;④中的“消除”说法错误,排除。

]考法2结合中外、古今的事例,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2019·常德质检)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

但私藏、破坏等“虐”车行为时有发生。

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

这是基于()①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④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C[题干强调优秀文化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影响,而不是认识世界,故①不符合题意;④强调的是科学文化素养,而题干中的“共享精神”等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故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解法指导: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的表现,从影响的方向或效果看,包括四个方面:交往活动、考法3结合名言、典例等素材,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2019·大连模拟)“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

”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①②表述与题意无关。

题目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歌词这个载体体现出来的,表明精神活动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故③入选。

再者,歌词中作者做梦时又梦到了自己儿时的黄土地,绿田畴,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考法4依托文化领域的相关素材,全面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与特点4.(2019·九江模拟)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D[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故①符合题意;②与题干主旨不符;题干强调中国思想的形成深受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的影响,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文化有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个关键字、词删减掉,从而造成原来的理论观点由正确转为错误。

如本题中的第四个选肢1.丰富精神世界(1)作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①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要求: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②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精神力量(1)作用: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原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④感染力和⑤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⑥相互结合、⑦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⑧思想道德素质、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点拨把握影响和塑造的区别(1)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文化塑造人生,强调的是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的积极塑造作用。

消极的文化也会影响人的成长。

[易错分析]1.公民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来健全自身的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并非各种文化活动都有利于公民发展,只有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才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只有优秀文化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这种提升不是决定性的。

3.社会发展必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社会越发展就越能提供充分的物质文化条件,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这一促进作用不是必然的,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自我选择、学会接受、践行等。

1.对比理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1)从性质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考法1 结合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考查优秀文化如何塑造人生1.(2019·济宁模拟)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后,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大众喜欢的文化起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大众喜欢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起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故排除②。

只有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众喜欢的文化不一定是优秀文化,故排除④。

]考法2以各种优秀文化活动为背景,多角度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2.(2019·洛阳模拟)近年来,经典诗歌渐回公众视野,它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这表明经典诗歌()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②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③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④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客观的,而不是诗歌等主观因素,故②错误。

经典诗歌不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是社会实践决定,故③错误。

经典诗歌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是因为经典诗歌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人们获得思想启示,故①④符合题意。

]考法3依托典型文化事例,结合其他知识,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3.(2017·全国卷Ⅱ·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相关主题